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mafuren 坐标: 143109 目录:/niu/

牛顿公式: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精选的牛顿公式: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一、韦达定理:


一元n次方程:( 31.5px;">a 0≠0)
31.5px;"> a 0x 31.5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26.25px;">n 31.5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22.75px;">+ 31.5px;">a 1 31.5px;">x 31.5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26.25px;">n- 22.75px;">1 22.75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31.5px;">a n-1 31.5px;">x 22.75px;">+ 31.5px;">a n=0
31.5px;">
n个根的k次组合多项式(从n个根中任选k个根组合相乘,再将所有的“组合积”相加,即得“组合多项式”),用 31.5px;">P(k)表示,k=
1、
2、···、n.
韦达定理: 31.5px;">P(k) 31.5px;">=(-1)26.25px;"> 26.25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ka k /a 0[规定:P
(0)=1]


二、牛顿公式:
代数方程n个根的k次和,用 31.5px;">Q(k)表示,k为整数。
牛顿公式:

(1) 31.5px;">k=1…n. (a 0≠0)
31.5px;">
31.5px;">a 0Q(k)+a 1Q(k-1)+······+a k-1Q
(1)+ka k=0
31.5px;">

(2)k>n. (a 0≠0)
a 0Q(k)+a 1Q(k-1)+······+a n-1Q(k-n+1)+a nQ(k-n)=0

(3)k=
0. (a 0a n≠0)
Q
(0)=n

(4)k=(-1)…(-n). (a n≠0)
a nQ(k)+a n-1Q(k+1)+······+a n+k+1Q(-1)=ka n+k

(5)k<(-n). (a n≠0)
a nQ(k)+a n-1Q(k+1)+······+a 1Q(n+k-1)+a 0Q(n+k)=0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三、牛顿公式的证明:



(1)只需证明:当k=1~n时,
Q(k)-P
(1)×Q(k-1)+······+(-1)23.3333px;"> 22.75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k-1P(k-1)×Q
(1)+k(-1)23.3333px;"> 22.75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kP(k)=0……………………①

(2)P(k)×Q(m)的展开式,由两种形式的对称多项式组成,分别用W(k-1,m+1)和W(k,m)表示,m、k为正整数.
P(k)×Q(m)=W(k-1,m+1)+W(k,m)

(3)W(0,m)=Q(m)
W(k,1)=(k+1)P(k+1)

(4)P
(1)×Q(k-1)=W(0,k)+W(1,k-1)
P
(2)×Q(k-2)=W(1,k-1)+W(2,k-2)
············
P(k-2)×Q
(2)=W(k-3,3)+W(k-2,2)
P(k-1)×Q
(1)=W(k-2,2)+W(k-1,1)
代入①中即得证明成立。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牛顿公式_代数方程的韦达定理与牛顿公式

莱布尼茨单子论

我们找到第1篇与莱布尼茨——单子论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莱布尼茨——单子论 按照莱布尼茨,宇宙万物的实体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或者三个,而是无限多个。因为实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质,一方面必须是不可分的单纯性的,必须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必须在其自身之内就具有能动性的原则。这样的实体就是“单子”。

所谓“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它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隐德来希”(内在目的)。单子具有如下的特性:

莱布尼茨单子论

莱布尼茨单子论

1.单纯性。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单子”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monas,意即“一个”或“单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复合的,因而一定有单纯的实体,因为复合物无非是一群或一堆单纯的东西,所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既然没有部分,也就没有广延或形状,因而是不可分的。所以,单子一定是精神实体,莱布尼茨有时也称之为“灵魂”或“活的零”。单纯性是单子的基本规定,莱布尼茨由此而推演出了单子的一系列特性。


2.复多性。单子是无限多的。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复合的和无限的,因而组成这些事物的单纯实体就不是两个或三个(笛卡尔),也不是一个(斯宾诺莎),而是无数个。
3.永恒性。单子是单纯的实体,因而没有广延、形状或部分,所以是不可分的。这就是说,单子不会像自然事物那样通过各个部分的组合而产生,通过各个部分的分解而消灭。单子的产生与消灭只能出于上帝的创造和毁灭,这无异于说单子是永恒存在的。


4.单子之间相互独立。既然单子是单纯的,没有广延或部分,就不可能有什么东西可以进入其内部而造成变化,单子的“偶性”也不可能离开实体而进入其他的单子。所以,单子之间没有“物理的影响”,不存在任何真正的相互作用。莱布尼茨形象地说:“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注3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77页。)

莱布尼茨单子论

莱布尼茨单子论
5.质的区别。单子是单纯的,没有广延,因而相互之间不存在量的差别而存在着质的差别。因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如果组成事物的实体即单子没有量的差别,就必然具有质的差别。于是,莱布尼茨提出了一种“普遍差别原则”或“个体性原则”:“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自然界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一样,不可能在其中找出一种内在的、基于固有本质的差别来”。(注3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78页。)由于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其本性在于表象或知觉,所以单子知觉的清晰程度不同就造成了它们在质上的区别。

6.单子是自因。单子是单纯的,没有部分,因而它的变化和发展不可能来自外部,只能出于它的内部原因,这也符合实体独立自存而能动的原则。所以,单子一定是自身完满的“自因”:“我们可以把一切单纯实体或创造出来的单子命名为隐德来希,因为它们自身之内具有一定的完满性,有一种自足性,使它们成为它们的内在运动的源泉,也可以说,使它们成为无形体的自动机”。(注3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79页。)既然如此,每个单子就都是“携带着过去”又“孕育着未来”,出于自身目的而活动的实体。

莱布尼茨将单子的这种内在的原则和能动的本性称之为“力”,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力的中心”,它表现为“欲求”或“欲望”,单子就是在“欲求”的推动下自己实现自己的本性的。由此可见,莱布尼茨所说的“力”不同于机械论的外力,而是事物的内在目的。 单子作为单纯的精神实体具有“知觉”和“表象”的能力,由于单子“知觉”的清晰程度有所不同,在单子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因而整个宇宙可以看做是一个单子的等级系列。布鲁诺曾经将个体意识比做打碎了的大镜子的碎片,在无数个碎片中出现了无数个太阳。莱布尼茨也提出了类似的比喻。单子有“知觉”,能够凭这种能力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整个宇宙。因此,自然是“大宇宙”,单子是“小宇宙”,它们是“宇宙活生生的镜子”。由于每个单子知觉的清晰程度不同,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宇宙,因而就构成了相互之间的质的区别。如此说来,单子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单子之中,整个宇宙就表现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5.
莱布尼茨单子论

莱布尼茨单子论
单子之间可以划分为无限多的等级,主要的等级有:无意识的无机物以至植物,它们的单子只有最不清晰的一些“微知觉”,莱布尼茨也称之为“原始的隐德来希”;动物的灵魂具有较清晰的知觉和记忆,可称之为真正的灵魂,当然还只是感性灵魂;人的灵魂具有更清晰的知觉和自我意识,即理性灵魂,有了“统觉”和“理性”;在人之上还有无数更高级的生物或单子,例如“天使”;最高的单子就是上帝,他是惟一的创造一切单子的单子,全知、全能、全善,因而是“单子的单子”或“太上单子”。

上帝是最完满的单子,其他一切单子为上帝所创造。“创造物有它们由于受上帝影响而得来的完满性,但是它们也有由于它们自己的本性而来的不完满性,所以不能没有限制,因此创造物与上帝的区别就在于这一点上”。(注36:《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83页。) 莱布尼茨根据单子的“知觉”和“欲求”以及相互之间的等级,提出了“连续性原则”。从“单子的单子”上帝到最低级的单子,其间存在着无限多的等级,这些等级之间没有分离的间隔,因而整体是连续的。不仅如此,每个单子从一种知觉到另一种知觉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所以他提出了一条准则,“自然从来不飞跃”,这就是“连续律”。“这条规律是说,我们永远要经过程度上以及部分上的中间阶段,才能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注37: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335、12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这就是说,在单子与单子之间存在着无数等级的单子,因而在相邻的两个单子之间,一方面有差别,另一方面其差别又是无限小的。因而所有的单子就构成了一个从上帝这个最高的单子到最低级的“原始的隐德来希”的无限的连续的序列。每个单子都是“不可分的点”,而全部单子又构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整体,莱布尼茨就是这样来解决机械论实体观的矛盾。

最新莱布尼茨——单子论可以看看这篇名叫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莱布尼茨——单子论


35、
莱布尼茨单子论
莱布尼茨单子论
莱布尼茨单子论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