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则为妻奔为妾
聘则为妻奔为妾
精选的聘则为妻奔为妾孔圣人曰:“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聘者为妻,奔者为妾。”传统的中式婚礼,必须有三书六礼。有三书六礼,才叫娶妻。没有三书六礼,就是私奔。娶回来的是正妻,奔过来的是妾室。古代的时候,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能有一个六礼而聘的正妻,其他的女人,再得宠也只能是小妾。
妻者,齐也,秦晋为匹,妾通买卖。正妻受礼法保护,没有犯大错不得随意休妻。妾是商品,等同于市场上的牛马,可以随意买卖。传统的婚礼,必须有三书和六礼。三书,就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聘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乱写。如果男方年老冒充年少,庶子冒充嫡子,已婚冒充初婚,女方就可以理直气壮悔婚,而且是“不追聘财”。男方出具了聘书之后,女方就要回书。女方要把女孩子的姓氏,名字、生辰八字、是否有过婚史等信息写出来,交给媒人带回男方家长,这道程序就是问名。

礼书,又称礼单。礼单会把聘礼的品类、数目写清楚。女方父母收下礼单,到了结婚的时候,就照单全收。按照礼法,有聘礼就应该有嫁妆。女方父母收下礼书之后,也会回一张礼单。女方的礼单,会写明嫁妆的品类和数目。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记载了一个有趣的典故。唐朝的聘礼太多了,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先后下诏,严禁天价彩礼。

由于怕被女方挑出错别字,书写迎书的时候要十分小心。我当年结婚的时候,把迎书校对了三遍,确认没有错别字,才带着迎书去接亲。

正妻与小妾相比,最大的优势,还是嫡庶有别。正妻的孩子是嫡子,小妾的孩子是庶子。只要有嫡子在,庶子就没有继承权。李治能胜过李恪,不是因为他的本事比李恪好,而是因为他是长孙皇后所出的嫡子。李恪输给李治,就因为他是小妾所出的庶子。本文史料来源:《仪礼.士昏礼》《资治通鉴》《新唐书》《唐律疏议》。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版权公司签约,委托版权公司代表本人维护原创权益。未经授权转载者,版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护原创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