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古诗词勤俭节约古诗词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 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 别林斯基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
《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关于勤俭节约的诗词或名言警句
展开全部 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感发出崇尚廉洁清正的格言警句。
这些言论,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是人生实践的深刻体验和思想积累的结晶。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 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注解: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注解: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注解: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 注解: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注解: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解: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 注解: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
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宋]邵雍《男子吟》 注解: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
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 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 注解: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
[唐]皮日休《六箴序》 注解:人虽然不得志,不能忘记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记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腾文公上》 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
[汉]刘向《说苑至公》 注解: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就不能讲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晋]傅玄 注解:主持政务关键在于去掉私心,否则就没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选择,然后再交往;小人却不同,一见如故,显得异常亲热,然后才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春秋]管仲 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了。
贤人志士之于子孙也……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 注解:贤明者与有志之士对于子孙……留给他们有教益的话,而不是留给他们财产。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汉]《礼记大学》 注解: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平定天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腾王阁序》 注解:人老了,应当更有雄心壮志,岂能因为满头白发改变过去的想法打算?境况艰难困苦,应当更加坚强,不能因此而丧失凌云壮志。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 注解: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惟独在于得到人才。
用人不当,必定难以达到治理。
现在任用人,必须以道德品行、学问见识为根本。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唐]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 注解:求得正人君子而用之,则心正行善的好人都会互相勉励继续行善;一旦误用心邪行恶的坏人,那么坏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朝堂或地方官府。
奖赏那些该奖赏的人并且所奖所赏与其功劳大小相称,那么没有功劳的人自然就会主动退后;惩罚那些该惩罚的人并且所惩所罚与其罪过轻重相当,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引以为戒,感到畏惧。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
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赵良语 注解:一千张羊皮,不如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庸人,不如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周武王因为左右有许多实话实说的直臣而兴国安邦,殷纣王因为群臣不敢吭声而亡国杀身。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汉]《淮南子兵略训》 注解:做事为群众谋利益,大家就会跟着他帮助他;做事为个人捞好处,大家就会离开他抛弃他。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
[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注解:官僚士大夫有天下为公之心,然后才能推举天下之贤。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 注解: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春秋]《论语里仁》孔子语 注解: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
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论语子路》孔...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
急用。
。
。
。
。
。
。
。
。
。
。
。
至少十首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侈。
--陆游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诸葛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整首,不要节选)
展开全部 1.悯农二首 白居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咏史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还有就是杜甫的诗,他比较忧国忧民,写民众艰苦生活和权贵奢华生活的很多,你可以再找找。
...
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有哪些?
1. 君子以俭德辟难。
——《周易否》解释: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解释: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3.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解释:节俭,是所以的品德共有的;奢侈是最大的坏习惯。
4.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解释: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
5.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解释:俭节还是淫 佚,决定事业的兴亡。
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解释:正午时分,农民还在为禾苗除草,汗水不断的滴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壤里.谁知道我们盘中的美餐,它们粒粒都凝聚着农民的辛苦。
7.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解释: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解释: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解释: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食 ,轻而易举;若是丰衣足食变成缩衣节食,那就面有难色。
10.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解释: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带名和作者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展开全部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咏史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还有就是杜甫的诗,他比较忧国忧民,写民众艰苦生活和权贵奢华生活的很多,你可以再找找。
...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要整首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咏史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还有就是杜甫的诗,他比较忧国忧民,写民众艰苦生活和权贵奢华生活的很多,你可以再找找。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李绅(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其他】: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