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求下面古诗的赏识!

wusanniang 坐标: 158318 目录:/qiu/

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 作者:贺知章 来源:不详 阅读:1 时间:2007-11-29 录入:竹叶青对女儿红 内容预览: 少小离家老大回 [1],乡音无改鬓毛衰 [2]。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与张旭、包融、张若虚齐名,称“吴中四士”。《全唐诗》存其诗二十首。 《回乡偶书》有两首,这是第一首。诗的开头即直截点题,说明抒写的是回乡的情事。而且非同寻常,是从少小时候离开家乡直到老大才回来。由“少小”到“老大”,由“离家”到“回乡”,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拉得很长,这既是诗人数十年生活的概括,文含蕴了很为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背乡离井、久客他乡的感伤。也有落叶归根、终于回来了的喜悦,真是百感交会,尽蕴心底。在这千头万绪的情思中,从何说起呢?诗人紧承上句,在第二句中抓住两个典型细节,作了自我形象的描绘。一个人从小就听惯说惯了的乡音土语,是不容易改变的,即使多年在外有所变化,但当一旦踏上家乡的土地,亲切之感自会油然而生,便也会情不自禁地操起家乡话来,那怕多少有了点变调。然而,“乡音”虽说是“无改”,“鬓毛”却无可奈何地“衰”了,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挽回。通过这两个典型细节,一个诗人的自我形象显现在我们面前,而一个“衰”宇则透露出诗人此时此刻未免感到迟暮神伤的内心世界。三、四句即从这里生发开来。 > 久客在外的游子回乡,所见所闻所感的人事,是说不胜说、写不胜写的,诗人唯独选择一个饶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拍摄了下来,既使诗篇鲜活灵动,又寄意深刻。正是由于诗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从未见过面的儿童自然“相见不相识”;不相识自然要加以问讯;而面前的陌生人已是“鬓毛衰”的风尘仆仆的老翁,儿童出于礼貌便亲切自然地“笑问客从何处来?”整首诗就在这里戛然而止。没有再写诗人的答话。乍一读来,似乎言未尽,意更未尽。然而,这正是诗的妙谛所在,引人寻味。可以推想,儿童原是寻常的一问。并无他意;可有心的诗人听来,却受到极大震动,故乡人的反亲而为疏,自己的反主而为客,使诗人于惊愕之余难免引起万千感慨与无限的哀伤,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更充分地将久客伤老之情表达出来了。 绝句诗篇幅短小,容量有限,不容易写好。这首诗之所以长久为人们传诵,就因为它来源于诗人丰富而深切的感受,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流露出真情实感,表达了许多人所共有而往往不能恰切地表现的心情,浓厚的人情味和泥土气息给读者留下深刻伪印象。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诗概》)这首绝句就有“睹影知竿”之妙。而且还须着重指出,由于诗人摄下的那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问话场景出以幽默口气,便大大冲淡了悲伤的情味,整首诗并不给人以低沉、压抑的感受。

希望采纳

07、08、09年广东语文中考出过什么文言文和古诗??

阅读:07 《马说》(韩愈)08 《愚公移山》(列子)09 《桃花源记》(陶渊明)默写: 07 《岳阳楼记》(范仲淹)《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关雎(关关雎鸠)》(《诗经》)08 《孔子语录》(《论语》)《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过零丁洋》文天祥09 《木兰诗》《春望》杜甫《黄鹤楼》崔颢《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求下面古诗的赏识!

古诗和翻译

曹操 原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李白《梁浦吟》原文是什么意思?

【梁甫吟 作者:李白】 长啸梁父吟,何日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辨,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况我辈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触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父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阢当安之。

【全部注释】 1.《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有诸葛亮《梁父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云:"亮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乐,时人未之许"。

然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

蔡邕《琴颂》:"梁甫悲吟,周公越裳"。

梁甫:又名梁父,山名,在泰山下。

" 2.长啸:吟唱。

3.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

《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4.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

经纶:喻治理国家。

5.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

风期:风度和谋略。

6.大贤:指吕尚。

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

"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7.高阳酒徒:西汉人骊食其。

《史记·骊生陆贾列传》:"骊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骊生。

骊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骊生。

骊生入,则长揖不拜。

"骊生尝自称高阳酒徒。

隆准:高鼻子。

隆准公:指刘邦。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

《史记·骊生陆贾列传》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骊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

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余城归汉。

8.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

狂客:指骊食其。

9.攀龙:《后汉书·光武帝纪》: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

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

10.雷公:传说中的雷神。

砰訇:形容声音宏大。

11.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

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

三时:早、午、晚。

倏烁:电光闪耀。

晦冥:昏暗。

这两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

12.阊阖:神话中的天门。

阍者:看守天门的人。

《离骚》?quot;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13.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

此自嘲之意。

14.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

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

竞人肉:争吃入肉。

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

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人同流合污。

15.接:搏斗。

飞揉、雕虎:比喻凶险之人。

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16.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

世俗人看不起我。

17.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内篇卷二《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却不知礼义。

相国晏婴便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

他建议景公用两只桃子赏给有功之人。

于是三勇士争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杀。

诸葛亮《梁父吟》?quot;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坟?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18.吴楚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

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

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

咍尔:讥笑。

19.张公:指西晋张华。

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掘地得双剑,即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

雷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

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

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