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求赞美万州的现代诗

jielaoer 坐标: 158880 目录:/qiu/

根据文欣演唱的《爱在万州》自己写了一些 —————————————— 《爱在万州》 “峡江号子扬起碧波荡漾,渔火照亮古镇千年华堂, 青龙银瀑日夜纵情歌唱,高峡平湖洒满鱼米飘香” 在这样一个现代与传统混杂的城市里, 在曲折幽深的青石板小巷间, 在洋房矗立的马路上, 在三峡工程的水线位上, 这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万州城, 上演了一幕幕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故事。 巴山夜雨涨秋池, 从江岸到“街市”, 空落落一大片废墟, 在暴雨的冲洗下显得有分外荒凉。 熟悉的商场不见了, 街道不见了, 在巷口卖香烟的老太婆也不见了, 一切都已面目全非了。 往日的繁华街市, 现在是断瓦残垣。 因为三峡工程,这个城市被齐腰斩去了下半身, 斩去了经历过百年风烟、记载着万州历史的老城区。 横跨苎溪的陆安桥, 万州最古老、也最美丽的桥。 赤脚走在青石板上,往日拱桥上乘凉的老人、摆龙门阵的年轻人、玩耍的孩童, 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消散了。 然而,万州人并没有退缩。 在拆迁中,一座新的万州城已经崛起。 移民新城,美轮美奂;渝东重镇,与时俱进。 按照有关部门规划,新万州将在几年内成为三峡库区一个大型城市。 就让我们以实际行动相应国家的政策和号召, 为创建和谐社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待翌日高峡平湖,长桥横空,华厦映波,草绿峰青。 若明珠之缀长江,放异彩直上青云!

关于三峡的诗或名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水调歌头作者: 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巫山高】郑世翼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

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

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

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

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

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巫山高】卢照邻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巫山高】张循之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

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

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

【巫山高】刘方平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

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巫山高】皇甫冉巫峡见巴东,迢迢半出空。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巫山高】李端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巫山高】于濆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

何山无暮雨,彼雨亦苍茫。

宋玉恃才者,凭云构高唐。

自重文赋名,荒淫归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

【巫山高二首】孟郊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

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

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

至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

【巫山高】李贺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巫山高】齐己巫山高,巫女妖,雨为暮兮云为朝,楚王憔悴魂欲销。

秋猿嗥嗥日将夕,红霞紫烟凝老壁。

千岩万壑花皆坼,但恐芳菲无正色。

不知今古行人行,几人经此无秋情。

云深庙远不可觅,十二峰头插天碧。

求赞美万州的现代诗

万州诗人柏铭久的诗歌《慢》

我曾经久久地注视,注视那本共和国宪法的封面 谷穗、齿轮、金色的五星 簇拥着国徽下法律的的圣洁 从此,法在我心中 威严而又炙热;我曾经一次次感动 感动法律阳光照耀心灵 鸟语花香,大地飞歌 文明春风洒满历城每一个角落 从此,法在我心中 神圣而又亲切 我曾经一遍遍阅读 阅读那人生的准则 路该怎样走,事该怎样做 心该怎样想,话该怎样说 从此,法在我心中 像慈母,又像严父 每一个标点都是前行的路标 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扶我一程又一程 走过岁月的坎坷 我曾经一次次笑看 和谐涌动大潮,文明滋润干涸 笑脸播撒春风,绿洲拥抱荒漠 从此,法在我心中 犹如永恒的旋律 每一个标点都是动听的音符 长伴平安踏歌来 基情澎湃,抑扬顿挫… 所以,我常常赞美 赞美法律的公正 赞美社会的和谐 所以,我常常赞美 赞美执法者的奉献 赞美守法者的品格 所以,我常常赞美 赞美廉洁奉公清风一缕 赞美邻里团结相知相携 赞美尊老爱幼夫妻和睦 赞美见义勇为扬善惩恶 所以,我常常赞美 赞美与法同行春风扑面 赞美依法执政安定祥和 赞美和风细雨家乡四季春常在 依法治区,科学发展 文明靓丽大舞台 同唱一首歌 法在心中,幸福不再搁浅 道路因此宽阔 斑马线串起平安的音符 路上不再有酒后驾车 法在心中,心空不再迷茫 眼睛因此清澈 相互间难免磕磕绊绊 相逢一笑烟消云散 握握手,恩怨从此化解 法在心中,岁月不再荒唐 生活不再苦涩 远离药品,远离赌博 远离欺诈,远离冷漠 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法在心中,责任重于泰山 爱心拥抱和谐 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尊重生命,善待弱者 一声问候三春暖啊 真情化冰雪 和谐平安 法是庄严的使者 保驾护航,法是神圣的承诺 普法学法,知法守法 创建全国法制区 历城准备好了 扬起风帆,平安起航 和风细雨大时代 一路风景啊 一路歌… 法在我心中(诗朗诵)1: 我曾经久久地注视 注视那本共和国宪法的封面 谷穗、齿轮、金色的五星 簇拥着国徽下法律的的圣洁 全体: 从此,法在我心中 威严而又炙热2: 我曾经一次次感动 感动法律阳光照耀心灵 鸟语花香,大地飞歌 文明春风洒满万州每一个角落 全体: 从此,法在我心中 神圣而又亲切1: 我曾经一遍遍阅读 阅读那人生的准则 路该怎样走,事该怎样做 心该怎样想,话该怎样说 全体: 从此,法在我心中 像慈母,又像严父 每一个标点都是前行的路标 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扶我一程又一程 走过岁月的坎坷2: 我曾经一次次笑看 和谐涌动大潮,文明滋润干涸 笑脸播撒春风,绿洲拥抱荒漠 全体:从此,法在我心中 犹如永恒的旋律 每一个标点都是动听的音符 长伴平安踏歌来 基情澎湃,抑扬顿挫…1: 所以,我常常赞美 赞美法律的公正 赞美社会的和谐2: 所以,我常常赞美 赞美执法者的奉献 赞美守法者的品格3: 所以,我常常赞美 赞美廉洁奉公清风一缕4: 赞美邻里团结相知相携5: 赞美尊老爱幼夫妻和睦6: 赞美见义勇为扬善惩恶1: 法在心中,幸福不再搁浅 道路因此宽阔2: 斑马线串起平安的音符 路上不再有酒后驾车3: 法在心中,心不再迷茫 眼睛因此清澈4: 相互间难免磕磕绊绊 相逢一笑烟消云散5: 法在心中,岁月不再荒唐 生活不再苦涩6: 远离药品 7:远离赌博8: 远离欺诈,远离冷漠 全体: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1: 法在心中,责任重于泰山 爱心拥抱和谐2: 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尊重生命,善待弱者 全体:一声问候三春暖啊 真情化冰雪3: 和谐平安 法是庄严的使者4: 保驾护航,法是神圣的承诺 全体:普法学法,知法守法 我们准备好了5: 为平安万州6: 健康万州7: 和谐万州8: 法治万州 全体:扬起风帆,破浪起航

赞美美味佳肴的诗句有哪些?

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 《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释义: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释义: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释义: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4、“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 《丽人行》 唐代: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释义: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

在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呢?珠宝镶嵌的裙腰多稳当合身。

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的亲戚,里面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车前下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

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5、“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 《戏咏馓子赠邻妪》 宋代:苏轼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释义: 芊芊细手揉搓着白面团,在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夜晚到来,人们睡得香甜,戴着缠臂金的女子还在浓睡未醒中。

美食佳肴的诗句

关于写美食的有很多比如: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寄胡饼与杨万州》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南宋陆游《蔬食戏书》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

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

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

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

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

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

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过土山寨】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2、像有些事物许多事人也都称赞过。

食竹笋 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

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食松花 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为贡品。

唐朝女皇武则天十分喜欢松花,她常喜食一种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

苏东坡也爱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饭共蒸,密封几日后得酒,并歌咏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 食白菜 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又名菘。

范成大有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喜食“东坡肉”的苏东坡,也以“白菘类羔豚”、“白菜赛糕肠”来赞美它。

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 食栗子 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常食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药王孙思邈称之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苏辙有诗赞曰:“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按李时珍介绍,“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 食梅花 梅花既是著名观赏花木,又是一味良药,药用以白梅为主,有“除烦安神、止渴生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用。

杨万里最喜欢用鲜梅花蘸蜜食用,并留下不朽的诗篇,其中《庆长叔招饮》诗云:“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水盘物物佳。

只有蔗霜分不开,老夫自要嚼梅花。

” 食百合 百合由“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自古以来被作为吉祥之物为人们所钟爱,是一种营养丰富、利脾润肺的食品。

陆游喜食百合,曾作“更气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的佳句。

食荠菜 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护生草等,叶嫩根肥,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

文人雅士对它揄扬备至,苏东坡有“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诗句。

陆游更是嗜荠成癖,咏诗赞其鲜润和香口:“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了。

食茼蒿 茼蒿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煸炒、做汤、凉拌均可。

陆游视茼蒿为天赐佳蔬之一,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采摘茼蒿仿佛置身于远离人间的仙境。

食热粥 陆游视食粥为健身养生之“平易法”,其《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苏东坡对吃粥也很有兴趣,在任徐州知州时,一次因高兴喝醉了酒,农民艾贤煮粥给他吃,饭后他感到很自在,于是赋《热粥诗》云“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既赞美了粥的可口,又颂扬了农民的情义。

清代阮葵生也有咏粥佳句:“香于酪乳腻于茶,一味和嘈润齿牙”;“居然入口融无哽,不得沾唇呷有声”,可谓深得食粥个中三味了。

食菊花 菊花在我国素有“延寿客”之称,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惯,“东篱同坐尝花筵,一片琼霜入口鲜”的诗句,正是写食菊的乐趣。

菊花入馔,备受诗人青睐。

李峤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王维诗云:“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郑所南的“道人四进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写出了宋代食菊之盛。

俗话说:“常饮菊花茶,老来眼不花。

”...

赞浑河美丽的景色诗词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宋·苏轼 南村诸杨北村卢,(谓杨梅、卢橘也。

)白花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支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

)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食荔支二首(并引)》 ——宋·苏轼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将军枝。

今风大熟,赏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料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莆阳饷荔子》 ——宋·陆游 江驿山程日夜驰,筠笼初拆露犹滋。

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

《荔枝》 ——唐·徐寅 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光。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

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

何人剌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荔枝》 ——唐·徐寅 朱弹星丸灿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

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蛮山踏晓和烟摘,拜捧金盘献越王。

《忆荔枝》 ——唐·薛涛 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唐·白居易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

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

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

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

燕脂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

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

近南光景热,向北道路长。

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

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 ——唐·白居易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荔枝楼对酒》 ——唐·白居易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荔枝》 ——唐·戴叔伦 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荔枝诗》 ——唐·薛能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荔枝》 ——唐·郑谷 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

枉教生处远,愁见摘来稀。

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

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

《廖致平送绿荔支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支绿酒亦》 ——宋·黄庭坚 王公权家荔支绿,廖致平家绿荔支。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拨醅蒲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

赞黛玉的诗词

1、《红楼梦》中,开篇几回中就有形容黛玉风流姿态的诗歌,以及人物命运判词,但是大多都是形容其外貌、命运、以及悲观、自哀自怜的诗歌。

作者赋予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特色赞美诗歌,莫过于大观园成立诗社时,各个主人公自己发挥的那些诗词了。

特别是黛玉在“菊花诗”题目中的自由发挥,则是作者赞颂她的内在高洁品质的体现,比如《咏菊》《菊梦》《问菊》,《咏白海棠》,都赞美了她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傲然于世的清幽姿态。

2、列举赏析如下:(1)出场诗篇,主要是形容她的仙子一般的姿态。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葬花词》最醒人的几句,表明她宁可死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警句(3)《咏白海棠》,赞美了她的灵魂洁白无瑕,幽怨而娇羞。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警句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4)《咏菊》,赞美了黛玉的灵气,雅致蕴藉,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警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5)《菊梦》,赞美并暗喻了她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恼恨恶势力骚扰,固守心中旧盟的立场。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6)《问菊》,鲜明的表示孤傲如己,希望与自己的相知偕老隐迹于洁净的世界,并毫不客气的发出质询,为何这个世界就不能见容呢。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警句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带有水果的诗句

葡萄》——唐·唐彦谦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赋枣》——宋·王安石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白樱桃》——唐·于邺(一作韦庄诗)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岐下)》——唐·韩偓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俱有乱离终日恨,贵将滋味片时同.霜威食檗应难近,宜在纱窗绣户中.《樱桃》——宋·陈与义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赤瑛盘里虽殊遇,何似筠笼相发挥.《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唐·杜牧新果真琼液,未应宴紫兰.圆疑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繁星历历看.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难.忍用烹騂酪,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樱桃》——唐·张祜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谢杨尚书惠樱桃》——唐·卢延让满合虚红怕动摇,尚书知重赐樱桃.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乞樱桃》——唐·齐己去年曾赋此花诗,几听南园烂熟时.嚼破红香堪换骨,摘残丹颗欲烧枝.流莺偷啄心应醉,行客潜窥眼亦痴.闻说张筵就珠树,任从攀折半离披.《吴樱桃》——唐·白居易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唐·崔兴宗未央朝谒正逶迤,天上樱桃锡此时.朱实初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未胜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自应知.《石榴》——唐·无名氏蝉啸秋云槐叶齐,石榴香老庭枝低.流霞色染紫罂粟,黄蜡纸苞红瓠犀.玉刻冰壶含露湿,斒斑似带湘娥泣.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石榴》——唐·李商隐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宴山亭·赋杨梅》——元·张雨鹤顶朱圆,丰肌粟聚,宝叶揉蓝初洗.亲翦翠柯,远赠筠笼,脉脉红泉流齿.骨换丹砂,笑尚带、儒酸风味.谁记.曾问谱西泠,绿阴青子.君家几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纤手素盘,历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珍果同时,惟醉写、来禽青李.争似.为越女、吴姬染指.《项里观杨梅》——宋·陆游山中户户作梅忙,火齐骊珠入帝乡.细织筠笼相映发,华清虚说荔枝筐.《或遗木瓜有双实者香甚戏作》——宋·陆游宣城绣瓜有奇香,偶得并蔕置枕傍.六根互用亦何常?我以鼻嗅代舌尝.《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宋·苏轼南村诸杨北村卢,(谓杨梅、卢橘也.)白花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支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食荔支二首(并引)》——宋·苏轼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将军枝.今风大熟,赏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料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莆阳饷荔子》——宋·陆游江驿山程日夜驰,筠笼初拆露犹滋.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荔枝》——唐·徐寅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光.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何人剌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荔枝》——唐·徐寅朱弹星丸灿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蛮山踏晓和烟摘,拜捧金盘献越王.《忆荔枝》——唐·薛涛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荔枝诗》——五代·梁崇露湿胭脂点眼明,红袍千颗画难成.佳人胜尽盆中味,无意偏教岭外生.桔柚远渐登贡席,盐梅应合共和羹.金台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唐·白居易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燕脂掌中颗,甘露舌头浆.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近南光景热,向北道路长.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

李清照赞月亮的诗词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秀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被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rua)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