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小夜曲(托塞里)
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2和冬2
远方的寂静-(林海)
恬静时分--爱的沉思
巴赫爱的协奏曲
G弦之歌 (巴赫)
爱的礼赞 古诺
肖邦:降E大调第二号夜曲
小提琴与钢琴的柔美对话《我是如此爱你》
上述这些可供选择,还有好多,就不列了。推荐爱的礼赞和四季中的春2,特别是春2,非常平缓,若有若无,无论主题怎么变化,总能恰到好处。追问
我想要的是比较豪迈的有没有
我需要郭沫若的《天狗》的音频朗诵,请大家告诉我如何得到?
历年央视的诗歌朗诵名录: 一、央视2005年第一届新年新诗会 主持人:陈铎、董卿 开篇:《送别》 1、《天狗》【郭沫若】罗京、刚强、康辉 2、《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朱军 3、《再别康桥》【徐志摩】杨福庆 4、《雨巷》【戴望舒】杨柳 5、《预言》【何其芳】周涛、崔永元 6、《死水》【闻一多】董浩 7、《老马》【臧克家】撒贝宁 8、《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王志 9、《我爱这土地》【艾青】任志宏 10、《赞美》【穆旦】李修平沈冰董卿刘建宏赵赫李佳明 11、《苹果树下》【闻捷】鞠萍、文清、张泉灵 12、《望星空》【郭小川】王小丫 1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肖晓琳 14、《悼念一棵枫树》【牛汉】海霞、陈铎 15、《乡愁》【余光中】王世林 16、《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李瑞英、白岩松 17、《神女峰》【舒婷】王雪纯 1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陈铎 周涛 李瑞英 白岩松 罗京 撒贝宁 王小丫 海霞 董卿 二、央视2006新年新诗会 ——我们的土地 主持人:杨柳和董卿 片头诗《给我》杨晓民朗诵:任志洪 第一章:泥土篇 1、《泥土的梦》(杜谷)杨柳欧阳夏丹 2、《我爱这土地》(艾青)任志宏 3、《和平的春里》(康白情)叶迎春 4、《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唐剑 5、《地之子》(李广田)康辉方琼 6、《金黄色的稻束》(郑敏)李修平 第二章:国土篇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李宁 2、《在寒冷腊月的夜里》(穆旦)朱军梦桐 3、《无题》(邹荻帆)海霞张泽群 4、《我用残存的手掌》(戴望舒)沙桐 5、《为祖国而歌》(陈辉)刘建宏郎永淳姚雪松 6、《给战斗者》(田间)撒贝宁王志韩乔生 7、《七子之歌·台湾》(闻一多)陈铎 第三章:热土篇 1、《悬崖上的树》(曾卓)曾湉 2、《沉默的平原》(匡满)梦桐王世林 3、《你的名字》(纪弦)朱迅杨柳 4、《埋葬了的爱情》(苏金伞)董浩 5、《错误》(郑愁予)王小丫 6、《我眷恋这块土地》(国风)崔志刚管彤 7、《我们的生活多么广阔》(何其芳)小鹿月亮 8、《青纱帐-甘蔗林》(郭小川)赵赫孙小梅 9、《祖国啊,我的祖国》(舒婷)央视主持人集体朗诵 三、2007新年新诗会《情感的花朵》 主持人:朱军和董卿 片头诗:《给我》杨晓民:任志洪 第一章:美丽之吻 1、《蕙的风》汪静之:杨柳 2、《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张泽群 3、《姑娘》陈辉:月亮 4、《蛇》冯至:朱军 5、《我是不会变心的》何达:马斌 6、《那时》杨晓民:任志宏 第二章:人间至情 1、《纸船——寄母亲》冰心:鞠萍 2、《干妈》(节选)叶延滨:敬一丹、李修平 3、《我的记忆》苏金伞:赵忠祥 4、《大堰河——我的褓姆》艾青:任志宏、海霞 第三章:望乡之路 1、《望大陆》于右任:陈铎 2、《一片槐树叶》纪弦:方琼 3、《红玉米》痖弦:董浩 第四章:家园之魂 1、《河》何其芳:徐俐 2、《无题》阿垅:康辉 3、《简历》顾城:曾湉 4、《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李佳明 5、《寄自高原》林莽:董卿 第五章:祖国之恋 1、《香山红叶》国风:欧阳夏丹、郎永淳、杨晨、长啸 2、《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郭沫若:赵赫 3、《教我如何不爱她》韩笑:撒贝宁、管彤、小鹿 4、《中国,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曹汉俊:罗京、李瑞英、王世林 四、央视2008新年新诗会诗歌全集 1、杨柳、方琼:《山雀子噪醒的江南》饶庆年 2、董卿:《南方的夜》冯至 3、康辉:《思念北方》杨晓民 4、赵赫、敬一丹:《走向北方》邹荻帆 5、朱迅、管彤:《屋顶之树》羊令野 6、董浩:《蟋蟀》李瑛 7、罗京:《星星变奏曲》江河 8、小鹿:《春水》冰心(节选) 9、鲁健:《小轿和村庄》苏金伞 10、朱军、徐俐:《雪》鲁迅(节选) 11、刘建宏:《夜客》陈敬容 12、王小丫、刘芳菲:《别》吴奔星 13、欧阳夏丹:《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国风 14、鞠萍、沙桐:《给他》林子 15、曾湉:《离家》潘漠华 16、季小军:《在英格兰》多多 17、赵忠祥:《就是那一只蟋蟀》流沙河 18、张泽群、海霞:《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节选) 19、王世林、李修平:《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杨克 20、李瑞英、任志宏:《黎明的通知》艾青 21、杨晓民:《给我》 五、央视2009新年新诗会节目单 第一章:生命之美(5首)——红色调 1、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贺红梅李小萌 2、风雨之夕(林庚):叶迎春 3、雨后(陈敬容):季小军方琼 4、太阳之歌(艾青): 赵赫海霞 5、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李佳明管彤 第二章:生命之歌(6首)——绿色调 1、春(穆旦):鞠萍 2、总有一天我变成一棵树(纪弦):撒贝宁、林浩 3、生的美:痛苦,斗争,忍受(郑敏):刚强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周涛 5、祖国啊,我要燃烧(叶文福):张宏民李修平 6、岁月(国风):赵忠祥 第三章:生命之忆(5首)——蓝色调 1、小时候(绿原:小鹿 2、我是青年(杨牧):王世林 敬一丹 3、老水手的歌(曾卓): 董浩 4、半张脸(杨晓民):任志宏 5、祖国在上(叶舟):康辉 欧阳夏丹 第四章:生命之悟(5首)——紫色调 1、...
适合七岁小孩朗诵的诗歌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很多类别。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历史起源古时候,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人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古代女英雄的故事及其简介
风光绮丽的江南水乡——浙江山阴(今绍兴),是清末爱国女杰秋瑾的 故乡。
秋瑾的家庭封建气味很浓。
她的爷爷、爸爸都做过官,张嘴闭嘴离不开 封建礼教的陈词滥调。
秋瑾长到十四五岁时,就已有志有才,很喜欢看有关梁红玉、穆桂英等 女英雄的故事书,决心像她们那样为女子争光。
有一天,秋瑾的表姐妹随大人来玩,交谈起来,姐妹们都恨自己是个女 孩子,没地位,没自由,好像笼子里的小鸟。
秋瑾越听越觉不平,愤愤地说: “女子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只是因为女子没有机会读书,缺乏独立 谋生的本领,依靠男人吃饭,才受欺侮。
我们应该立志图强。
” 这话不知怎的被秋瑾的父亲知道了。
他面带愠色,把秋瑾叫到面前:“《女 诫》看了没有?记住了吗?” “不但看了《女诫》,还看了《史记》、《汉书》。
”秋瑾从容回答。
“嗯,看这么多书?‘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句话你忘了么?” “可写《女诫》、编《汉书》的班昭就是女的啊!还有蔡文姬、谢道韫、 李清照,都是才女。
如果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汉书》就编不成了。
” 父亲没料到女儿竟敢当面顶他,正要大发脾气,一个女佣人进来说:“舅 老爷来了。
”他起身一甩袖子,就急忙迎客去了。
秋瑾看着父亲的背影,不服气地小声嘀咕着:“不对就是不对,发脾气 能让人服吗?” 隋,唐 平阳公主 南北朝统一,但是乱世还没有结束,不久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状态。
这次分裂的时间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渊只用了7年时间就击败群雄,再一次统一了天下。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统天下,历史上只有汉高祖刘邦胜过李渊。
但是汉高祖击败项羽,当上皇帝后,全国仍然动荡不休。
汉高祖直到死前不久还在亲自镇压叛乱。
而唐朝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因为唐高祖李渊有一群杰出的儿女。
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当然姓李。
可是她的芳名叫什么,正史上却没有记载。
中国的史书对待女子的态度至五代为之一变。
五代以前,不论何种女子,史书上多半会留下她们的名字。
除非像前秦的毛皇后那样由于前秦存在的时间极短,历史纪录未必完整而没有留下姓名的。
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女子的姓名就不再公开纪录在史册中了。
越是尊贵的女子越是如此。
反而是所谓的“女贼”往往在史书上被直呼其名。
纪录平阳公主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一作于后晋,一作于北宋,但无一记载平阳公主的名字和年龄。
所以弄得后世写武侠小说的如黄易者只好给她胡乱起个名字叫李秀宁。
唐高祖李渊共有19个女儿,平阳公主排行老三。
这19个女儿当然不可能都是一母所生。
平阳公主的母亲是李渊的原配窦氏。
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母亲。
说起这位窦氏,倒也是一位奇女子。
窦氏是京兆平陵(今陕西兴平)人,父亲窦毅是北周的八大元帅之一(窦毅官封上柱国。
这个官名没有对应的现代官名。
北周设八个柱国大将军统领全国官兵。
勉强翻译可译为方面军司令。
但是实际上这个官衔的荣誉性大于实际权力。
所以和本朝开国时所封的元帅相仿。
)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
窦氏从小就很聪明,深受武帝喜爱,把她留在宫中当自己的女儿抚养。
当时天下三分,北周是最弱小的一个。
为了取得外援,武帝娶了一名突厥公主当皇后。
但是武帝对这个政治婚姻很不满意,经常让突厥公主守空房。
窦氏就经常劝说舅舅多忍耐,搞好和突厥的婚姻可以消除北方的威胁,全力对付南方的陈和东面的北齐。
不久,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皇位。
窦氏恨恨地说:“我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
”吓得父亲赶紧捂住她的嘴:“不要胡说!这是灭门之罪!”不过窦毅由此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等闲之辈,当然不能随便嫁人。
于是到了女儿谈婚论嫁的年纪,就搞了个比武招亲的办法。
当然,这个比武招亲可不是象武侠小说里那样摆个擂台让大家上去和窦氏对打。
窦毅让人在大门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意招亲的必须在百步外射两箭。
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
根据现在的正史记载,李渊是相当平庸的一个人。
但是他别的好处没有,箭法倒是相当高超的。
几十人来应试,只有李渊两箭都射中了。
窦氏嫁给李渊后成了他的贤内助。
李渊的脸上皱纹多,隋炀帝便戏称李渊“阿婆”李渊回到家很不高兴。
窦氏问清原因,马上安慰他:“这是吉兆啊,你做的是唐国公,唐和堂谐音,阿婆是一家之主也就是堂主啊。
”当时,天子的金銮宝殿也叫做明堂。
窦氏指的是李渊将来要做皇帝,取代隋炀帝。
由于长在宫廷,窦氏对宫廷政治颇多心得。
李渊养了不少骏马,窦氏就劝他献给爱马的隋炀帝:“皇上喜欢鹰和马,您是知道的,现在应该把骏马献给皇上,不该自己留著,否则会招人诬陷。
”李渊开始还舍不得他的骏马,后来真的被隋炀帝责问,才赶紧献了上去。
窦氏在四十五岁时去世,李渊这才细细琢磨亡妻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经常给隋炀帝送骏马鹰犬,隋炀帝果然异常高兴,很快升李渊为将军。
李渊流著泪对儿女说:“我如果早点听你们母亲的话,早就做上这种官了。
” 扯了...
对郭沫若的评价
正面评价:在我的脑子里郭老永远是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辩家、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地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
——巴金(著名作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如果说鲁迅对革命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沫若同志是有极其广泛影响的。
……其影响远远超出国门之外。
——胡愈之(著名作家、出版家、原全国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恩格斯曾经把歌德比喻为奥林普斯之神,我面前的这位老人不也可以比作太山之神吗?两个文化巨人确有相似之处。
文思的敏捷和艺术的天才,百科全书式的渊博知识,对自然科学的高度热爱,都是相似的。
郭和歌德一样是文化巨人,是自己民族的骄傲,就这一点上也是相似的。
——周扬(文艺评论家、文艺活动家、中科院院士, 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宣部副部长) 郭沫若不仅是位天才的诗人、学者,而且是位社会活动家。
……他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夏衍(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 郭老不仅是科学文化巨人,而且他首先是一位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的革命家。
这在现代文化名人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郭沫若同志是我们中国共产的光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阳翰笙(著名作家、曾任中国文联组书记、副主席) 我和郭老认识三四十年,……郭老的每一首诗、每一部小说、每一篇散文都在我心中激起狂澜与热潮。
从那时算起,半个世纪过去了,如果说我胸中有一点浪漫主义的火星,这火星是郭老播下的。
——刘白羽(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 郭老热情坦白,待我们似亲切的父兄;他博学多才,思想纵横驰骋,他是我们尊敬的老师;而他又那样的正义凛然,挺身在前,他又是我们景仰的革命者。
……他是博大精深的学者,如科学、史学、考古……他的成就是世界瞩目的。
在科学上他是冷静的,在文学上他是热烈的。
——曹禺(著名剧作家、1988年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 郭老给我的印象是平易近人,绝对没有给我下“我是院长、我是科学家”的印象。
……中国过去讲三绝,即诗、书、画。
我对苏轼作过统计,他诗、书、画、词、文,应该是五绝。
……可我对郭老就统计不出他有多少绝,总之他超过了苏轼。
苏轼没有郭老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造诣。
——季羡林(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副校长) 郭沫若先生才华横溢、学兼中外,他是文学家、社会科学家、革命家、伟大诗人,功业巨大、影响深远。
他是我青年时代崇拜的对象,……他的新诗作品引导我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他的革命文学理论,指引了我的政治方向。
……他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亲切的朋友。
——臧克家(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郭老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他的感情是坚贞的、统一的。
——冰心(著名作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反面评价:郭沫若不仅仅是一个诗人,或者文人,他还是一个狂热的政治投机分子。
大革命爆发了,面对风云激荡的国内政局,他表现出摇摆不定的小丑行为。
1926年,他亲自参加国家主义团体,与国民右派发生过激烈论战,但他很快又加入国民,后来他曾两次要求加入共产,1927年真的被批准后,不到半年,他又宣布脱了,而且在日本流亡期间,他几乎从未发表过政治性的言论声援共产。
他不仅出卖人格,而且出卖朋友。
1927年11月,他与郁达夫复办《创造周报》,并邀请鲁迅出任主编,鲁迅欣然同意,但到了1928年1月,他又在《文化批判》和《太阳月刊》上撰文攻击鲁迅和郁达夫,说鲁迅是“封建余孽”。
当时,因创造社实际上是在他的领导之下,因此他“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后期创造社的成员如阿英(钱杏邨)等也纷纷撰文批判鲁迅。
1928年2月27日他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忘记攻击鲁迅,他一面借外国媒体非议鲁迅,一面用假名撰文对鲁迅大肆诬蔑,1928年6月11日写就署名杜荃的《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其中诬蔑鲁迅是二重的反革命,腐朽专制的法西斯帝,可见其用心何其恶毒。
如果说这些只是文人相轻的话,那么后来他的许多作为则严重超出了这个范围。
完全的暴露出了他是一个没有骨气的文人。
而事实上那许多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文人相轻,而是有着深层的政治目的的。
建国后,郭沫若已经完全成为了毛泽东个人的传声筒和御用文人,他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地迎合毛的爱好。
有一次,他陪同毛一起乘飞机去视察,在飞机上,当时太阳光正好照进机舱,他顿时诗兴大发,当即朗诵道:机舱内外顿时有两个太阳……这难道还不肉麻吗?他知道毛向来抑杜扬李,于是写论文极力贬低杜甫,根据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得出贫苦儿童拾一点吹散的茅草,杜甫竟然暴跳如雷,由此看来,杜甫必为大地主。
在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中,曾经发生过六次宗派主义斗争,其中两次的直接原是郭沫若的故意失信。
郭沫若不为人知的情史:女记者也为他怀孕自杀 郭沫若女儿郭庶英谈父亲:“他不适合从政” 在文革时期郭沫若在人格方面也存在众多非议,受到当时很多人的批判 “1982年...
天上的街市
1、释义 诗人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了街灯.既然天上有街灯,必然就有街市,所以诗人想象了天上的街市的美丽,以及街市上物品是人间没有的珍奇.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天河,看到天河,作者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怎样过着自由自在美好的生活.这样通过联想和想象,作者从人间写到天上,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之情.做着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2、原文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3、中心思想 因为作者当时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中,并且作者对美好与自由非常憧憬,所以改写了神话《牛郎织女》把原本宽广,波涛汹涌他们不可飞过的天河写成浅浅的。
写出了作者对推翻旧社会的坚定。
这是因为他希望人间也能出现自由幸福的世界。
作者是借改造后的牛郎织女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男,汉族,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客家人,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乳名文豹,号尚武。
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分别叫“沫水”和“若水”)、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中国共产优秀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