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虽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Qu Yuan things grandson, has been repeatedly excluded, because after the death of the King of Chu King Xiang listen to calumny and are exiled, and ultimately die cast Mi River. Qu Yuan is China's greatest Romantic poet, is one of China's earliest known poet, Shijiewenhua celebrities.Representative works are "Lament," "Nine Songs" and so on.
有关写屈原的诗词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吊屈原赋》--贾谊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江上吟 李 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关于屈原的诗歌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屈原)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写屈原)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
(董必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
(清·李元度) (注:上官:上官大夫;太史公:司马迁)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
(长沙“屈贾祠”楹联) (注:“亲不负楚”指屈原与楚王同姓,故曰“亲”;“疏不负梁”指贾谊与梁怀王异姓,故曰“疏”。
策:指贾谊《治安策》)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
(汨罗江屈原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 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
(清·李元度)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注:“呵壁”出自王逸的《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
”) 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汨罗江屈原祠 清·李次青) 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 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
(湖南长沙屈贾祠)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兴化三闾遗庙对联) 千古忠贞千古仰; 一生清醒一生忧。
(兴化三闾遗庙对联) 屈平辞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纪念屈原的诗词
唐·杜甫:祠南夕望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毛泽东:屈 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顷涛。
郭沫若:过汨罗江感怀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
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
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集句题屈子祠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屈原)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写屈原)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
(董必武)清·李元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
清·李元度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
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汨罗江屈原祠 清·李次青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湖南长沙屈贾祠: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
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学霸帮帮忙,写一篇关于我国古代诗人屈原的英语短文(40个单词左右...
In 278 BC, Qu yuan heard the news that Qin troops had finally conquered Chu"s capital, so he finished his last piece Huai Sha (Embracing Sand) and plunged himself into the Mi River, clasping his arms to a large stone. The day happened to be the 5th of the 5th month i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屈原最有名的诗词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卜居 》)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求有关屈原的诗词,对联是别人写屈原的,越多越好.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吊屈原赋》--贾谊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江上吟 李 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对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屈原)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写屈原)
有关屈原的诗词有哪些?
有关屈原的诗词有: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文 秀 2、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贾谊 3、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 白 4、攀屈宋宜方驾。
——杜甫 5、如太空之中,不著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
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且。
——沈德潜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
求讲述关于屈原和端午的诗词?
屈原代表作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但是每首都很长 估计你三分钟读不完,建议选一部分来读!一下是离骚! 其他写不上去了,太长了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 ,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 朕皇考曰伯庸。
我的父亲字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 惟庚寅吾以降。
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皇览揆余初度兮,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 肇锡余以嘉名: 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名余曰正则兮,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字余曰灵均。
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 又重之以修能。
我不断加强自已的修养。
扈江离与辟芷兮,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 纫秋兰以为佩。
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昔三后之纯粹兮, 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 固众芳之所在。
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杂申椒与菌桂兮,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 岂惟纫夫蕙茝! 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
汩余若将不及兮,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 恐年岁之不吾与。
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兰兮, 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兰, 夕揽洲之宿莽。
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 春与秋其代序。
四季更相代替变化有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 恐美人之迟暮。
害怕君王逐渐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 何不改乎此度也? 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 来吾道夫先路! 来呀,让我在前引导开路! 以上是第一部分: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彼尧舜之耿介兮, 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 既遵道而得路。
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 夫唯捷径以窘步。
贪图捷径落得走投无路。
惟夫人之偷乐兮, 结营私的人苟安享乐, 路幽昧以险隘。
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岂余身之惮殃兮, 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 恐皇舆之败绩! 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灭。
忽奔走以先后兮, 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 及前王之踵武。
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 反信谗以齌怒。
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 忍而不能舍也。
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指九天以为正兮, 上指苍天请他给我作证, 夫唯灵修之故也。
一切都为了社稷的缘故。
初既与余成言兮, 你以前既然和我有成约, 后悔遁而有他。
现另有打算又追悔当初。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我并不难于与你别离啊, 伤灵修之数化。
只是伤心你的反反复复。
以上是第二部分:诗人在实现自已政治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到的挫折。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 又树蕙之百亩。
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畦留夷与揭车兮, 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 杂杜衡与芳芷。
还把杜衡芳芷套种其间。
冀枝叶之峻茂兮, 我希望他们都枝繁叶茂, 愿竢时乎吾将刈。
等待着我收获的那一天。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它们枯萎死绝有何伤害, 哀众芳之芜秽。
使我痛心的是它们质变。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 大家都拼命争着向上爬, 凭不厌乎求索。
利欲熏心而又贪得无厌。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他们猜疑别人宽恕自已, 各兴心而嫉妒。
他们勾心斗角相互妒忌。
忽驰骛以追逐兮, 急于奔走钻营争权夺利, 非余心之所急。
这些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老冉冉其将至兮, 只觉得老年在渐渐来临, 恐修名之不立。
担心美好名声不能成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 夕餐秋菊之落英。
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只要我的情感坚贞不移, 长顑颔亦何伤。
形销骨立又有什么关系。
揽木根以结茝兮, 我用树木的根结成茝草, 贯薜荔之落蕊。
再把薜荔花瓣穿在一起。
矫菌桂以纫蕙兮, 我拿菌桂枝条联结惠草, 索胡绳之纚纚。
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
謇吾法夫前修兮, 我向古代的圣贤学习啊, 非世俗之所服。
不是世间俗人能够做到。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我与现在的人虽不相容, 愿依彭咸之遗则。
我却愿依照彭咸的遗教。
以上是第三部分:在诗人的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之后,不退缩不气馁,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众皆竞进以贪婪”的环境中,群芳芜秽了——这是诗人遭遇到第二次挫折,但诗人自已依旧积极自修,依照彭咸的遗教去做。
长太息以掩涕兮,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 哀民生之多艰。
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已, 謇朝谇而夕替。
早晨进谏晚上又丢官。
既替余以蕙纕兮, 他们攻击我佩戴惠草啊, 又申之以揽茝。
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 虽九死其犹未悔。
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 终不察夫民心。
他始终不体察我的心情。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那些庸人妒忌我的丰姿, 谣诼谓余以善淫。
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 庸人本来善...
形容屈原的诗词
王逸:屈原之辞,诚博远矣。
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其华藻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苏轼: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荀子: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故怀负石而投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
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后人对屈原的评价: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
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
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班固评论屈原辞赋”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
“评价屈原其人”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
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
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评价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
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话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
王逸: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
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
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
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
同姓无可去之义。
”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
因此,洪氏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么,屈原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
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
”(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朱熹对《诗经》和《楚辞》极为推崇。
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
朱熹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6]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毛泽东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
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
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中国文学史》作者龚鹏程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主编胡乔木评价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屈原的诗词及赏析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采+匚的反方向)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背景简介《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
“九”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
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起俗信鬼而好祠,起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一风谏。
”大致言之成理。
但将《九歌》完全定为屈原的自作心创,似有不妥。
现在一般认为,《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此说均可信。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
《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的情景。
至于湘君和湘夫人作为湘水神的来历,则多有争论。
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柱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见《述异记》)。
后世所湘妃、湘夫人、湘妃竹诸说,均源于此。
但传说就是传说,无所谓真假之辨。
现在我们应当知道的是:这两首诗作中,有着丰厚的上古神话时代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由此给它增添了浓郁的神秘浪漫色彩。
内容述评一、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诗中截取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
全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
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
从后文中“闻佳人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句看,湘君与湘夫人似乎有过预约,湘君就是为赴约而匆匆赶来的。
但来到期约地点一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是来了,但却降临在北面那个小岛上,两个人只能隔水相望。
这情景,就像《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可望而难即。
“目眇眇兮愁予”,写他只能在渺渺茫茫、似有实无中遥望、追寻,于是一股失落的愁情就在心中升腾起来。
而秋风??、水波荡漾、落叶飘零,则是通过写景来渲染这愁情。
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写登高远望,日夜等待。
“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是说在沅江、澧水相夫人往常出没的那些地方,本来应当有相遇表白的机会,但错过了,想来实在令人追悔、懊恼。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是说湘君放眼追寻,到处都是浩渺烟波、潺?流水,没有相夫人的半点踪影,于是他的精神陷入了恍惚之中。
“朝驰余马兮江皋,兮济兮西?”,写湘君在恍惚中仍日夜驰马沅、湘之间,颇是《蒹葭》中“溯洄”、“溯游”反复“从之”的情景。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与其说是真有这样的召约,不如说是湘君的内心想望:在神志恍惚的追寻中,他耳边仿佛时时有相夫人的声音在呼唤自己一同飞向那幸福的爱情港湾。
于是,诗意也就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幻境。
在这第三段的行文中还穿插描述了“鸟何”、“罾何”、“觅何”、“蛟何”四种反常景象,那是对湘君期约难遇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的比况和烘染。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
这是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间。
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最后六句是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
相夫人最终没能出现,湘君的心境也由梦幻回到无可奈何的现实。
于是,他将自身的衣物抛入江中,遗赠信物以及寄托真情相思。
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
二、屈原的感情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