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

Liana 坐标: 159144 目录:/rang/

简说意义,"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其实诗的好处,是终生受用的。中国这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万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够好的早就淘汰了。所以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即是在贫困卑贱的地位之中,还能够安分不乱动,不想为非作歹,不想贪赃枉法。内心有一种平静,不追求物欲,不为了追求而心惊胆战。“幽居靡闷”是说,当一个人幽静地独处,就是没有朋友,也没有烦闷,有诗作为伴侣。古人说“尚有古人”,就是说当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古人都变成了朋友,苏东坡、辛弃疾、陶渊明、杜甫……都在眼前,就不会烦闷。生活出现不幸,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悲哀忧愁可以借着作诗消解了。所以读诗词有莫大的好处。

诗言志、歌咏言,正是因为在诗词中的学习、漫游与体验中,于诗词中有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唐·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精神,感受到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也领悟了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寂,体会到了清·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

诗词的诗力、诗理、诗情、诗趣改变性格,使人能够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灵的宁静,重新认识生活,感悟人生。从诗词中,学会了一份冷静,一份忍让,一份宽容,一份坚强。

背诵心得作文

今天下课,语文老师来个突然袭击,让背书,背书?这对于我来说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啊!我不会背!明明是昨天晚上的作业,昨天只顾玩了,把背书作业忘得那是一干二净,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怎么办?怎么办?我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好了,暂时不写作业,背书要紧那!如果不会背不然我的屁股就会开花的嘞!不好,就有5分钟了!“钟表大人,您慢点走吧!”别磨蹭了,明明知道没时间,你还东拉西扯的!我一遍又一遍的背着,哈!我总总算算会背了!老师老师,你再检查我也会背哩!刚好铃声响了,语文老师快步走进了教师,很巧,让我们这一竖排背,哈!太棒了!真是天随人愿啊!我前面的同学背的不熟,疙里疙瘩,我听起来心里直发痒,恨不得站起来帮他背。

总总算算到我了,可老师却让我后面的同学背,我想,这下我看没有表现的机会了!哼、哼,早知如此,我就不拼死拼活的去背了!!呜呜呜~~~~!!

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

作文一一古诗诵读节600字

今天上语文课时,我们举行了一次古诗朗诵会,作文 一节古诗朗诵会。

老师先在屏幕上打出古诗朗诵会这几个艺术字,然后,又选出几位小评委,再宣布比赛规则:以歌咏春天为主题,要求不但会朗诵,还要朗诵的有感情。

首先上台的是李若嘉,他大方、得体、有声有色的朗诵了两首古诗,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是张雨韩,她看上去一点也不紧张,她的声音如百灵鸟在歌唱,她的姿态像跳舞,真是精彩绝伦,声情并茂,她朗诵完了,同学们还陶醉在优美的古诗里,过了几秒钟后,台下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小学三年级作文《作文 一节古诗朗诵会》。

后来是李宗林,他伴着音乐,有慢有快,有高有低,抑扬顿挫,也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老师的表扬。

然后是霄健组合,他们一人一句,绘声绘色,让我们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到我了,我走上讲台,心里咚咚地跳个不停,手心里都是汗,我自己给自己加油,才有所放松,然后我鼓足勇气,流利地朗诵了《春夜喜雨》和《绝句》两首诗,也得到了大家认可的掌声,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还有好多同学都上了台,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棒。

评委们手忙脚乱,不知道谁才是第一……这次古诗朗诵会真令我难忘!

小学五年级作文:写一篇以诵读诗文为主题的作文

生活是充满诗意的吗?所谓诗意,是不是一种一相情愿的自欺?或者说竟是对生活的残酷视而不见?生活是单调重复琐碎平庸的,这样的生活能跟诗意扯上关系吗?这是一个功利的实用的时代,一个一切都要用金钱来衡量的时代,谈论诗意,丝毫无助于GDP的增长,是不是太不合时宜了?每次当我有这样的怀疑,我一次次地翻开书本,沉浸在那些古诗词营造的美好意境中,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的生活,我总能找到希望与安慰.正如博尔赫斯说,“一场下在庭院里的雨,从前也落在迦太基”,毕竟,我们和那些生活得诗情画意的古人在同一块大地上栖居,被同样的一个月亮和太阳照耀,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他们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包括弥漫于他们生活、洋溢于他们笔端的那种诗意呢?这些千年不朽的文字,它们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感人,我不相信这些美好的东西将会远离我们的生活,我不相信一个时代会堕落到不需要诗歌的地步,我不相信人心会麻木到对这些诗意和美无动于衷.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我们穿衣,古人也穿,酒旗落日下,夕阳染春衫,平平常常的衣服,在那些古典诗词里,暗香浮动,散发出异乎寻常的韵味,甚至是动人心魄的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一袭单衣,唤起如许柔情,记忆中的青色依然鲜艳,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让人魂牵梦绕,“作个归期无计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春衫无言,但它忠实地记录了一切,那些下在逝去的时间和遥远的空间中的雨,那些岁月中的沧桑,那些穿透岁月的细针密线中的默默柔情.读着这样的诗词,你会发现,生活留给我们的遗憾总是那样的触目惊心,我们总是忽视了、错过了那些原本不应忽视、错过的东西,我们在回忆中悔不当初,黯然神伤:“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鬓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天冷了别忘了加衣服,于是纳兰容若这样体贴地问他的爱人:“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也许只是伞下递过来的一句轻声的问候,但却是那样的温存,那样的深情款款.另外我们也不应忘记《西洲曲》中着单衫的女子,“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这是怎样明媚亮丽的一抹杏子红!千年之下,历史早已老态龙钟,然而这一抹杏子红,却穿透岁月的尘埃,依然青春逼人.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于是由衣服想到了酒.我们喝酒,古人也喝,他们是怎样喝的呢?“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皆是豪英”,青梅煮酒,对酒当歌,或曲水流觞,临溪赋诗,多么让人神往的场面!他们会边喝边惋惜时光的流逝:“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即便是醉后归去,也诗意盎然:“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更不用说还有“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寂寞,以及“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的凄凉.另一种境界便是在雪意甚浓的冬日黄昏,闻到清冽的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酒香,看到屋中明灭的温暖的火光,于是乃有一句轻声低语的问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此平淡的一句话,却有无边的诗意,足以千古流韵.

初中生提高作文水平,背诵哪些诗词有所帮助?

经典诵读作文暑假,我背诵了老师交给我的《中华经典诵读》,当我翻开书时,那些书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他们可爱而不失魅力,深深的眼眸中仿佛倒映着诗人在作诗时的心情,我好像透过小精灵的身体,穿越到诗人所处的年代。

我立即被这些小精灵吸引了,每读完一首诗,我的心情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在读到《夏日》中的一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时,我仿佛回到了作者的年代,心中仿佛有万马奔腾而过,又像心中被浇了一桶油,随时可能爆发,作者借用项羽宁死不屈的气概,大大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竟忍辱偷生,短短两行字,写得非常质朴,而质朴中又带着尖锐的讽刺,我既愤怒又敬畏,复杂的情感充斥着我的心胸。

再看看,我看到了王维诗人写的《田园乐(其六)》,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带着春天早晨的活跃与轻松,使我也轻松流畅,好像也看到了早晨升起的烟雾,闻到了一口口清鲜的空气。

再瞧瞧《寒夜》,主人兴奋地接待客人,以茶代酒,火炉烧起来了。

虽然作者说窗前的梅花使得今晚的月色有些不同了。

但是正是今夜主人与客人的人情之暖,才胜过冬夜之寒呀﹗还有一首诗,它读起来顺口,也好记,可其中蕴含的道理也是需要牢记的,这首诗的名字叫《今日歌》。

他在诗中不仅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更是以顺口的押韵使我们都津津乐道。

还有许多诗:有思乡的诗,诗人远离故乡,心中思乡之情非常浓烈;也有边塞诗,讲述了战士们勇敢无谓的意念,和将军们之间的争斗;也有田园诗,我通常能在这种诗里尝到一种名为“无忧无虑”的情绪,悠然自得,仿佛它是甜的,在我吸收它后,顺带着我的心情也好了。

这些诗都有无穷的魔力,我深陷其中,文字的运用恰到好处,让我赞叹不觉。

这真是一本好书﹗密密麻麻的诗句长成繁茂的枝叶,给我乘凉,我徜徉在无尽的诗海中,奇妙的感觉流遍全身。

这本《中华经典诵读》,让我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啊﹗这真是一本有着无穷魅力的书﹗

读古诗词的好处作文

一直觉得现代人的生活早已沦为速度的牺牲品,丢失了古人的精致,也缺少了那份对生活的细腻感触和诗情画意。

古人吟诗作对、水岸修禊、竹林集会、曲水流觞,或饮酒兴之所至击节高歌,或长亭折柳送友、叮咚一曲琵琶,种种之事,今人想来,无一不是令人作羡的真性情。

读书,或者读诗,都是调剂单调生活的绝好途径。

如能幸与一类相近之人同行,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关于读书,我对杨绛的两句话一直铭感于内,一句是“人烦恼过多,是因为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一句是“读书类似串门儿,而且是‘隐身’地串门儿”。

我天生属于想得太多的那类人,所以烦恼和困惑也就比较多,于是经常鞭策自己,“多读书”,然后“多思考、多总结”,笃信勤能补拙,既然天性爱想得多,不如就多总结、多改进,这是读书的动力所在。

而读书的乐趣自己一直没能精准地表达出来,只是觉得看书可以了解更多自己无法亲历的人生。

直到看过杨绛这句“读书如串门儿”的精妙譬喻才心胸大开:我自己喜欢看书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就在于这种“了解未知世界、未知人生”的自由,看到喜欢的,可以隔着时空的距离,隔着纸面儿自己在旁边儿嘿嘿直乐。

只要你愿意,可以聆听任意一位智者、前人的教诲,随意索取自己想得到的人生经验,甚至连鸡鸭酒米之类的束修之礼都不必奉上,当然,如果你愿意交份作业,可以写篇“读某某有感”之类的文字分享与人,即使没有这样的文字,潜移默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也是一种意味。

关于诗歌,红楼梦里有“香菱苦吟诗”的动人故事。

诗歌,让人心生宁静和冷静,在浮躁的世界里,正视自己的灵魂和世界的真相,并获得一种积极的力量。

这是诗歌的美好之处。

诗歌的作用,我有时候莫名觉得类似摇滚,都是对内心体会世界的外向型表达方式。

但是,我不喜摇滚的呐喊,更喜欢诗歌般的娓娓道来。

或许是因为天生对音乐不敏感、而对文字更敏感吧。

无论如何,能够读到一本好书或一首落入内心的诗,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我们不是大观园里衣食无忧的小姐、奶奶,我们都是尘世中背负着养家糊口责任的普通人,只是希望,在这硬邦邦的大大世界里,拥有一块柔软诗意的小小自留地。

有哪些值得熟读/值得背诵的经典文章写景古文/诗词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和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前赤壁赋》以及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王安石等大文学史的一些散文。

诗词方面有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刘禹锡、李商隐、元稹、许浑、赵嘏、温庭筠、杜牧、李煜、苏轼、王安石、范仲淹、柳永、晏殊、晏几道、杨万里、林逋、陆文圭、辛弃疾、张孝祥、姜夔、吴文英、周邦彦、李清照、萨都拉、元好问、徐渭、吴伟业、纳兰性德、曹雪芹等人的诗词都值得诵读。

求一篇以古诗为话题的作文.

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中华古诗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文人墨客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国家深厚的情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海内村知己,天涯若比邻”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真诚的祝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现出诗人保卫国家的耿耿丹心……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一直以古诗词为伴。

请以“古诗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话题聚焦点】 这是一个灵活度很大的话题作文。

材料的核心应该立足“古诗词”的范畴,重在谈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少了古诗词,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光彩。

整则材料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古诗词是一朵耀眼的奇葩。

我们应该思索在古诗词学习中得到的教益和启示,并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

【思路一点通】 这个话题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近。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学过的诗歌有几十首之多。

而且,对于古诗词的考查,在中考试卷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有的同学,把学习古诗词当成兴趣:爱学、乐学、想学;也有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词,一看到古诗词就头疼,尽管老师逼着学,也总是背不下来。

把这种学习生活中的真实状况展现出来,应该是一篇成功的作品。

另外,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深刻的含义,总有一首诗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用不同的形式写出来,也应该是合适的。

【精彩构思台】 ●散点剪辑:用散文的形式,诗化的语言,开拓丰富的内容,展示自己深厚的诗词积累。

如:在文章中畅述自己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痴迷之表现。

也可以撷取古诗词中的经典语句,抒写出独特深刻的感悟。

●滴水藏海:从现实生活写起。

古诗词中有很多佳句会给人深刻的启示。

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都启示人们惜时勤学。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因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长大后懊悔不已的例子。

如果把这些名句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就是构思独到的佳作。

如:邻居一位不爱读书的哥哥每天打工回来满身尘土,每当看到我们放学归来,他总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排比展示:采用排比段的形式,用至少三个排比段揭示诗词的特点及值得中学生深刻学习把握的内容。

如: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要选择合适的诗句与这些特点配合介绍。

●日记倾诉:写一篇日记倾诉自己对古诗词的独特感悟。

如:更加了解我国古代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历史典故。

展示自己学习古诗词的个性做法:归类收集诗句,季节类、山水类、亲情类、友情类、志向类等等。

●魔幻拓展:采用跨越时空的手法,突破时空限制,采访古代诗词名家。

如:背诵古诗词时,不觉入梦,梦见邂逅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他们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书信叙说:用书信的形式,向老师、同学倾诉学习古诗词的感受,请教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寓言演绎:把“古诗词”作为一个主人公,让它开口说话,让它倾诉自己发展的历史,让它告诉人们中国古代那些著名诗词作家的生活状况,让它告诉今天的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和作用。

也可以让“古诗词”到民间去探访,了解人们对古诗词的了解程度,呼吁人们学习古诗词,关注古代文

跪求!!! 以“古诗的魅力”为话题作文 800字左右 在线等!!!谢...

1、 古诗,一般都不太长,寥寥数语,短短几句。

可古诗的魅力却是无限的。

我是古诗的迷恋者,时常会在古诗的世界里迷失自己。

在夜深人静的月光下,泡上一杯浓浓的香茗,放松一整天忙碌的心境,慢慢沉浸入古诗的世界里,你会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而忘形,因“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的婉约而惆怅,因“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的边塞而凄楚,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而舒怀。

古诗,是一种意境。

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

柔则终日魂牵梦绕,缠则难越方寸心田。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站在空旷如雪的天山之巅,眺望着那漂浮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的明月,耳边惟有剌剌作响、直刺几万里之外玉门关的长风,在这大气磅礴、雄浑辽阔的意境中,怎不叫人充满顶天立地的万丈豪情、挥洒指点江山的磅礴气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失恋之人,在落花微雨之时目睹双飞燕的相亲相爱,那种触景生情的眷恋,那种柔情似水的回味,那种黯然忧郁的无奈,那种顾影自怜的伤感,让人欲哭无泪,欲挣无力,欲罢不能,欲语还休!个中滋味,犹如手中浓浓的绿茶,苦涩甘甜,足够一生慢慢地咀嚼品味。

古诗,是一种凝固的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画。

而“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就更是中国古代画家笔下绝好的水墨大写意素材了。

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那直上九霄的孤烟和长河那头即将西沉的圆圆落日,把大漠的空旷萧条和旅人内心的寂寞悲凉表露无遗,我想只有西洋的油画技巧和丰富的色彩才能更充分地把这种意境描绘出来吧?! 古诗,不长,却蕴藏着广袤的世界、丰富的联想和无穷的意境。

在古诗的世界里,忽而气势磅礴、雄浑激荡;忽而柔和细腻、委婉缠绵;忽而萧瑟苍凉、孤独寂寞;忽而忘情阡陌,韵味悠长。

严肃与诙谐,生动与质朴,含蓄与明了,委婉与豪爽,直让人几经磐涅,荡气回肠。

古诗的魅力已深深的扎根在我的心里,我甘愿放纵自己,在古诗的世界里沉沦、迷失、不可自拔……。

2、 开学伊始,教语文的葛老师突然在课堂上为我们背诵了一首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葛老师的普通话十分标准,浑厚的男中音听起来很悦耳。

但惭愧的是,我傻傻地张着嘴,不知所云。

也许很多同学跟我有同感,大家面面相觑,似乎都有点犯傻。

直到葛老师转身在黑板上板书,教室里才有了一些轻微的、像是激动又像是醒悟般的惊叹声,如湿润的雨点在空中飞扬。

我没有出声,心里惊讶极了。

真的,那么简单明白的一些词,竟组成了一幅流动着的,浸透了苍凉之感的图画,那么忧伤,那么惆怅,然而却又是……那么美!升入初二以后,语文老师换了。

新的语文老师也姓葛。

端丽的板书和每次作文后对我的评语都让我的心里充满阳光。

他上课时声情并茂,经常给我们讲授一些课文之外的古典诗词。

甚至还有格律诗的音韵,平仄之类的诗词知识。

这些都无须考试,可我把它们背得比应考的英语单词还要滚瓜烂熟。

我以为背熟就能写了,写真正的律诗。

然而,哪晓得一提起笔来,我就晕头转向了。

根本写不出一首像样的格律诗。

见我学得认真,葛老师又开导我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至于那些格律之类,知道就可以了,不必拘泥,真正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他心底流出来的,比如李白……葛老师特别推崇李白,于是理所当然地,我也爱上了李白。

我尤其迷恋李白之死———为了捞取落在水里的月亮。

我想我将来要是当上了诗人,至少也得为摘取天上的星星而死。

为了我的李白之梦,我攒下零花钱买了一些诗词选本,如《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之类,一首一首挨着背。

就跟九十年代的少女戴着耳机学阿妹的歌似的。

所不同的是我永远也学不会。

葛老师说的“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总是到达不了。

但古典诗词由此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世界远离周围的“阶级斗争”氛围,远离我少女时代的种种烦恼。

我读着、背着,惊讶那些通晓明白的字句间,竟有如此美景、如此浓情、如此深沉的思想和哲理……我们几千字几万字讲不明白的东西,古人几十个字就讲透了,而且还押韵,还朗朗上口。

难怪它们能经受千百年的时间淘洗,而一代一代的孩子就背着这些诗长大。

我们死了,可是诗词还活着。

我想,它们要活到什么时候呢?也许要到太阳毁灭,地球不再转动为止。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多么骄傲的事啊!但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那时我已考入本校高中,喜欢李白的葛老师也不再教我们了。

因为在课堂上宣扬“封资修”,葛老师被戴着红袖章的学生揪出来,站在操场上的太阳底下弯着腰低着头接受批斗,还要唱:“我是牛鬼蛇神,我是人民的罪人……”唱得满头大汗淋漓。

我远远望着,欲哭无泪,真想冲上去救他,但是没这个勇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