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茨堡的树枝

738 坐标: 116691 目录:/sa/

奥地利萨尔茨堡

我们找到第6篇与奥地利萨尔茨堡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奥地利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Salzburg)又译萨尔斯堡,是奥地利共和国萨尔茨堡州的首府,人口约15万,是奥地利继维也纳、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第四大城市。 萨尔茨堡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据史料记载,萨尔茨堡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萨尔茨堡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暂生命中超过一半的岁月是在萨尔茨堡度过的。萨尔茨堡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要塞。建于1077年,由大主教格博哈德主持修建。后由雷翁哈德·冯·克罗查赫(1495-1519)主教进行了扩建。要塞完全继承了中欧城堡风格。15和16世纪,在匈牙利战争和农民起义的混乱状态下,萨尔茨堡也被卷进其中。大主教们都退到城堡的保护之下。在此期间,城堡的主要建筑被加高了一层,并建造了兵械库。雷奥哈德·冯·克尔查赫主教(1495-1519)又扩建了城堡,并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在萨尔茨堡要塞漫长的历史中,没有任何进攻者能攻占下它。城堡过去常年是一座防御设施,间或也作为主教官邸。同时,它还充当过兵营和狱的角色。沃尔夫·迪特里希主教被他的侄子暨继承者马库斯·希提库斯囚禁在这里五年之久,直到1617年去世。 这里目前主要是要塞博物馆。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在萨尔茨堡老城俯瞰萨尔茨堡城。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我们乘坐有轨缆车上要塞。

奥地利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大教堂。奥地利 萨尔茨堡萨尔茨堡大教堂(德语:Salzburger Dom)是奥地利萨尔茨堡规模最大的教堂,是一座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教堂的三扇大门分别代表着:忠实、宽恕、希望。四位高大的圣徒守护着这座神圣的教堂。 教堂大门栅栏上的3个罗马数年份分别代表着这座教堂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时间。774: 公元774年,萨尔茨堡的大主教 圣·鲁佩特(Saint Rupert) 动工始建这座教堂。1628: 王子主教 Wolf Dietrich Raitenau 以巴洛克式建筑风格重建了大教堂,历时近15年建成,于1628年9月24日举行了献祭仪式1959: 1944年10月16日二战期间,大教堂的中央圆顶及部分圣坛被一枚空投炸弹损毁,大教堂在战后非常困难时期的修复非常缓慢,直到1959年5月1日才完全恢复了教堂的原貌。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依山坡而建的圣彼得修道院是一栋有三重侧廊的罗马式长方形会堂,这里为了强化基督教于696年兴建的教堂。直到今天,依然是修道士们修行的修道院。这座古老的修道院是萨尔茨堡唯一的罗马式教堂,在建筑中心的天花板上,有许多描绘宗教的画像。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圣彼得墓地。该墓地是萨尔茨堡最古老,也是最知名的墓地,很多萨尔茨堡的名人生后都会以能够埋葬在此为荣。这个墓地是当年圣彼得修道院的墓地,是由修建圣彼得修道院的法兰克传教士鲁伯特(Rupert)在公元700年左右设立,也就起名叫圣彼得墓地。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圣彼得餐厅。 奥地利萨尔斯堡的Stiftskeller圣彼得餐厅,始于803年,这是世界上最老的餐厅,一直在此不曾移址。这家餐厅首先被修道士、学者Albuin记录下来,他是查理曼大帝的忠实拥护者。尽管这家餐厅的结构被翻新、扩建过无数次,有些单间还是保留了当时的巴洛克风格以及古老的树状大吊灯,曾经应结果很多著名的历史名人。除了历史渊源之外,Stiftskeller每周举行的莫扎特主题晚宴也是它的一大特色,那时会有表演者穿着莫扎特时期的衣服重演这位著名音乐家的一生。

奥地利萨尔茨堡

粮食街是萨尔茨堡老城中最热闹的街道,也是最能够反映出中古时代欧洲风貌的一条小街。每座建筑的立面上都清楚地写着建造的年代,最为醒目的是每家商号都有自己的招牌。招牌是用金属打造出来的,保留着16世纪的风格,为粮食街增添了不少风采。 粮食胡同9号是莫扎特的故居,在这里更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奥地利萨尔茨堡

这是麦当劳的招牌,据说是世界唯一的。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莫扎特出生地。1756 年1 月27 日,莫扎特诞生在萨尔茨堡盖特莱德街(粮食街)9 号的一座米黄色6 层楼房里。在三、四层楼之间的外墙上镶着很大的白色艺术字:“莫扎特出生处”,楼上还挂着一面长长的奥地利国旗,从六楼一直垂到二楼。在拱形大门旁刻有“莫扎特博物馆”几个字,顶端有莫扎特头像浮雕。从1917 年起,这座公寓楼房就作为莫扎特纪念馆对外开放。


三、
奥地利萨尔茨堡

莫扎特纪念馆入口。

奥地利萨尔茨堡

莫扎特塑像。莫扎特广场位于主教广场东北侧,广场上的莫扎特塑像由萨尔茨堡人捐款于1842年9月5日落成,莫扎特的两个儿子出席了落成典礼。1997年萨尔茨堡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塑像前面的地面上的刻字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奥地利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河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米拉贝尔宫和米拉贝尔花园。这里曾是红衣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金屋藏娇的地方,一段欧洲史和宗教史上的不伦之恋在此上演。米拉贝尔宫始建于1606年,由当时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其情人莎乐美而建造。米拉贝尔宫位于萨尔茨堡的萨尔茨河北岸与南岸的主教宫隔河相望,米拉贝尔宫原来叫阿尔特瑙宫,宫殿的名字来源于莎乐美·阿尔特和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冯·莱特瑙两个名字的组合。红衣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虽贵为红衣大主教却尘缘未了一生情人无数,莎乐美.阿尔特是主教最宠幸的一个,一生为主教生了15个孩子,阿尔特瑙宫也是莎乐美和他们的孩子生活的地方。红衣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的风流韵事曝光后被罗马教皇革职查办,沃尔夫.迪特里希的侄子马尔库斯·西提库斯继任大主教职务,并将沃尔夫.迪特里希囚禁于萨尔茨堡要塞。为掩盖这段不伦之恋,马尔库斯.西提库斯将阿尔特瑙宫改为米尔贝拉宫。

米尔贝拉宫是个4面合围带院子的封闭建筑,在今天看来非常普通但在当时却是非常奢华,米拉贝尔宫随着沃尔夫.迪特里希的入狱和莎乐美的搬离而几易其主,如今这里成了萨尔茨堡的市政厅,以前的大理石大厅,今天已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婚礼大厅之一,许多新人也是被红衣主教与其情人莎乐美的爱情故事所感染而选择在此登记结婚。 米拉贝尔花园是红衣主教为莎乐美和他们的孩子修建的私家园林,花园有欧洲皇家园林的气派,平整的草坪鲜花呈几何图形点缀其间,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副壮美的图画。花园中还有很多塑像,塑像的主角都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花园旁边的藤廊很美,米拉贝尔花园一年四季鲜花不断,这些都是普通的鲜花,米拉贝尔花园的美在于各色花卉的组合。 米拉贝尔花园正对着萨尔茨堡要塞,这里是历届大主教居住的地方,城堡与米拉贝尔宫遥遥相望可见红衣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与莎乐美感情之深。

米拉贝尔花园还是著名的音乐剧《音乐之声》的外景地,《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的经典音乐片,先后被翻译成了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上映。故事取材于奥地利修女玛利亚·奥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米拉贝尔宫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米拉贝尔花园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最新奥地利萨尔茨堡可以看看这篇名叫迪特里希:奥地利萨尔茨堡印象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奥地利萨尔茨堡我们找到第6篇与迪特里希:奥地利萨尔茨堡印象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迪特里希:奥地利萨尔茨堡印象 萨尔茨堡(Salzburg)又译萨尔斯堡,是奥地利共和国萨尔茨堡州的首府,人口约15万,是奥地利继维也纳、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第四大城市。 萨尔茨堡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据史料记载,萨尔茨堡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萨尔茨堡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暂生命中超过一半的岁月是在萨尔茨堡度过的。萨尔茨堡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要塞。建于1077年,由大主教格博哈德主持修建。后由雷翁哈德·冯·克罗查赫(1495-1519)主教进行了扩建。要塞完全继承了中欧城堡风格。15和16世纪,在匈牙利战争和农民起义的混乱状态下,萨尔茨堡也被卷进其中。大主教们都退到城堡的保护之下。在此期间,城堡的主要建筑被加高了一层,并建造了兵械库。雷奥哈德·冯·克尔查赫主教(1495-1519)又扩建了城堡,并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在萨尔茨堡要塞漫长的历史中,没有任何进攻者能攻占下它。城堡过去常年是一座防御设施,间或也作为主教官邸。同时,它还充当过兵营和狱的角色。沃尔夫·迪特里希主教被他的侄子暨继承者马库斯·希提库斯囚禁在这里五年之久,直到1617年去世。 这里目前主要是要塞博物馆。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在萨尔茨堡老城俯瞰萨尔茨堡城。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我们乘坐有轨缆车上要塞。

奥地利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大教堂。奥地利 萨尔茨堡萨尔茨堡大教堂(德语:Salzburger Dom)是奥地利萨尔茨堡规模最大的教堂,是一座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教堂的三扇大门分别代表着:忠实、宽恕、希望。四位高大的圣徒守护着这座神圣的教堂。 教堂大门栅栏上的3个罗马数年份分别代表着这座教堂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时间。774: 公元774年,萨尔茨堡的大主教 圣·鲁佩特(Saint Rupert) 动工始建这座教堂。1628: 王子主教 Wolf Dietrich Raitenau 以巴洛克式建筑风格重建了大教堂,历时近15年建成,于1628年9月24日举行了献祭仪式1959: 1944年10月16日二战期间,大教堂的中央圆顶及部分圣坛被一枚空投炸弹损毁,大教堂在战后非常困难时期的修复非常缓慢,直到1959年5月1日才完全恢复了教堂的原貌。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依山坡而建的圣彼得修道院是一栋有三重侧廊的罗马式长方形会堂,这里为了强化基督教于696年兴建的教堂。直到今天,依然是修道士们修行的修道院。这座古老的修道院是萨尔茨堡唯一的罗马式教堂,在建筑中心的天花板上,有许多描绘宗教的画像。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圣彼得墓地。该墓地是萨尔茨堡最古老,也是最知名的墓地,很多萨尔茨堡的名人生后都会以能够埋葬在此为荣。这个墓地是当年圣彼得修道院的墓地,是由修建圣彼得修道院的法兰克传教士鲁伯特(Rupert)在公元700年左右设立,也就起名叫圣彼得墓地。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圣彼得餐厅。 奥地利萨尔斯堡的Stiftskeller圣彼得餐厅,始于803年,这是世界上最老的餐厅,一直在此不曾移址。这家餐厅首先被修道士、学者Albuin记录下来,他是查理曼大帝的忠实拥护者。尽管这家餐厅的结构被翻新、扩建过无数次,有些单间还是保留了当时的巴洛克风格以及古老的树状大吊灯,曾经应结果很多著名的历史名人。除了历史渊源之外,Stiftskeller每周举行的莫扎特主题晚宴也是它的一大特色,那时会有表演者穿着莫扎特时期的衣服重演这位著名音乐家的一生。

奥地利萨尔茨堡

粮食街是萨尔茨堡老城中最热闹的街道,也是最能够反映出中古时代欧洲风貌的一条小街。每座建筑的立面上都清楚地写着建造的年代,最为醒目的是每家商号都有自己的招牌。招牌是用金属打造出来的,保留着16世纪的风格,为粮食街增添了不少风采。 粮食胡同9号是莫扎特的故居,在这里更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奥地利萨尔茨堡

这是麦当劳的招牌,据说是世界唯一的。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莫扎特出生地。1756 年1 月27 日,莫扎特诞生在萨尔茨堡盖特莱德街(粮食街)9 号的一座米黄色6 层楼房里。在三、四层楼之间的外墙上镶着很大的白色艺术字:“莫扎特出生处”,楼上还挂着一面长长的奥地利国旗,从六楼一直垂到二楼。在拱形大门旁刻有“莫扎特博物馆”几个字,顶端有莫扎特头像浮雕。从1917 年起,这座公寓楼房就作为莫扎特纪念馆对外开放。


三、
奥地利萨尔茨堡

莫扎特纪念馆入口。

奥地利萨尔茨堡

莫扎特塑像。莫扎特广场位于主教广场东北侧,广场上的莫扎特塑像由萨尔茨堡人捐款于1842年9月5日落成,莫扎特的两个儿子出席了落成典礼。1997年萨尔茨堡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塑像前面的地面上的刻字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奥地利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河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米拉贝尔宫和米拉贝尔花园。这里曾是红衣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金屋藏娇的地方,一段欧洲史和宗教史上的不伦之恋在此上演。米拉贝尔宫始建于1606年,由当时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其情人莎乐美而建造。米拉贝尔宫位于萨尔茨堡的萨尔茨河北岸与南岸的主教宫隔河相望,米拉贝尔宫原来叫阿尔特瑙宫,宫殿的名字来源于莎乐美·阿尔特和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冯·莱特瑙两个名字的组合。红衣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虽贵为红衣大主教却尘缘未了一生情人无数,莎乐美.阿尔特是主教最宠幸的一个,一生为主教生了15个孩子,阿尔特瑙宫也是莎乐美和他们的孩子生活的地方。红衣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的风流韵事曝光后被罗马教皇革职查办,沃尔夫.迪特里希的侄子马尔库斯·西提库斯继任大主教职务,并将沃尔夫.迪特里希囚禁于萨尔茨堡要塞。为掩盖这段不伦之恋,马尔库斯.西提库斯将阿尔特瑙宫改为米尔贝拉宫。

米尔贝拉宫是个4面合围带院子的封闭建筑,在今天看来非常普通但在当时却是非常奢华,米拉贝尔宫随着沃尔夫.迪特里希的入狱和莎乐美的搬离而几易其主,如今这里成了萨尔茨堡的市政厅,以前的大理石大厅,今天已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婚礼大厅之一,许多新人也是被红衣主教与其情人莎乐美的爱情故事所感染而选择在此登记结婚。 米拉贝尔花园是红衣主教为莎乐美和他们的孩子修建的私家园林,花园有欧洲皇家园林的气派,平整的草坪鲜花呈几何图形点缀其间,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副壮美的图画。花园中还有很多塑像,塑像的主角都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花园旁边的藤廊很美,米拉贝尔花园一年四季鲜花不断,这些都是普通的鲜花,米拉贝尔花园的美在于各色花卉的组合。 米拉贝尔花园正对着萨尔茨堡要塞,这里是历届大主教居住的地方,城堡与米拉贝尔宫遥遥相望可见红衣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与莎乐美感情之深。

米拉贝尔花园还是著名的音乐剧《音乐之声》的外景地,《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的经典音乐片,先后被翻译成了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上映。故事取材于奥地利修女玛利亚·奥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米拉贝尔宫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米拉贝尔花园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萨尔茨堡

莫扎特故居: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我们找到第21篇与莫扎特故居: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莫扎特故居: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如果大家看过电影《音乐之声》,一定见过萨尔茨堡的风光。 1.音乐之声 萨尔茨堡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


1.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音乐之声》的女主角,萨尔茨堡修道院里22岁的志愿修女玛丽亚,在一片山地草场上唱歌的时候,是不是像极了下面这些田园风光?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1965年,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在萨尔茨堡与其附近的山区拍摄。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故事是根据一个萨尔茨堡修女的真实经历改编的,主人公的原名为玛丽亚·冯·特拉普。她被派到一个奥地利家庭照料7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玛丽亚和孩子们组成了一个家庭合唱团在奥地利巡回演出,她与特拉普男爵相爱并结婚,二战爆发后中她们一家经历千辛万苦,凭借着唱歌,逃离了德国纳粹占领下的奥地利。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影片获得了同年10项奥斯卡提名,最后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在内的5项,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2.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Salzburg)是奥地利共和国萨尔茨堡州的首府,是奥地利继维也纳、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第四大城市。


2.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的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据史料记载,萨尔茨堡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萨尔茨堡主教座堂重建于1614年至1628年,是阿尔卑斯山北侧的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 圣伯多禄修道院是德语区内的第一座修道院。 诺恩贝尔格修女院是全世界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女修道院。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萨尔茨堡市区面积不大,教堂众多,非常适合徒步漫游。美丽的萨尔茨河把萨尔斯堡分成新城、旧城两部分。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3.萨尔茨堡城堡


3.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从广场旁,可以买上萨尔茨堡的小火车票。 小苹果内满6岁,不用买票,我买了来回的车票,8.5欧元。


8.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上到城堡里,第一层的一角是个餐厅。小苹果看到裸露的岩石,就想去攀岩。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从城堡第一层平台,可以远眺萨尔茨堡全城景致。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我们从另外一角登上楼梯,进入到城堡中。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与天鹅堡的只追求美学感官不同,萨尔茨堡在城市的最高处,方大厚重,是个具有防御功能的堡垒。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从外面看到的小小窗户里面,都是一门门大炮,便于向下开火,防御敌人进攻。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就是这样,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浑然一体,使萨尔茨堡被誉为全世界美丽的城市之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明保护区。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简单游览一下,我们坐上小火车下山。 小火车速度很快,在超过60度的坡度上行驶,一分钟就回到地面。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3.莫扎特故居 粮食胡同是萨尔茨堡老城最著名的步行街,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就出生在这条街上的9号,莫扎特的父亲雷欧波得·莫扎特在1747年租下了这栋楼的第3层,莫扎特一家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773年离开萨尔茨堡去了维也纳,现今莫扎特出生的楼房中是莫扎特博物馆。


3.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萨尔茨堡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暂生命中超过一半的岁月是在萨尔茨堡度过的。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正因为这是一个“音乐家之都”,街头卖艺的人也特别多。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这不,一个小舞蹈家正在跳舞~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萨尔茨堡最出名的特产是莫扎特巧克力球,由萨尔茨堡的宫廷糕点师在1890年发明,并以城市之子莫扎特的名字命名。 莫扎特巧克力球以开心果、杏仁糖、牛轧糖等和黑巧克力制成球状巧克力,锡箔包装纸上印有莫扎特的肖像。 与莫扎特巧克力球相像的,萨尔茨堡还以多个城市之子的名字命名了许多果仁糖,如巴赫果仁糖(Bachwürfel)、沃尔夫·迪特里希果仁糖(Wolf-Dietrich-Block)、多普勒果仁糖(Doppler Kon(Ef)fekt)和帕里斯·洛德龙果仁糖等。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4.备注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也前往酒店落脚。


4.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入住萨尔茨堡市区的amadeo hotel schaffenrath,No414$418。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小苹果拿着莫扎特小提琴,开心入睡~ 晚安,萨尔茨堡。 再见,奥地利。

莫扎特故居_奥地利·萨尔茨堡_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

最新莫扎特故居: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可以看看这篇名叫莫扎特经典语录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莫扎特故居: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之声和莫扎特故居我们找到第13631篇与莫扎特经典语录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莫扎特经典语录""


1、我每天花8小时练琴,人们却用天才两字埋没我的努力。


2、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的代价的。
3、我将会在旋律中生活,也将会在旋律中逝世去。音乐成了我的生命。
4、无法宽恕别人者不值得被宽恕。
5、我但愿有梦,由于梦使生活较为能够接收。
6、作曲已经实现了,只是还没有写到纸上。
7、没有谁对作曲的研究,下过像我这样的功夫。
8、我是一个俗人,但我的音乐不俗。
9、为进入天国而奋斗固然是崇高的,但是活在这凡世也美妙无比。那就让我们做人吧。


10、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做成功的代价的。
11、如果爱是一种力量,那音乐是一种动力。
12、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13、我不知道我是什么,在做什么。
14、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但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
15、你们都看到了我的天分"",但不看到我的勤恳。
16、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


17、世上最可贵的是时间,世上最奢靡的是挥霍时光。
18、人们认为,我的艺术成就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这是错误的。没有人像我那样在作曲上花费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没有一位著名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
19、主阿,让他们永恒地休息吧。主阿,把轻亮的光永久地撒在在他们的躯体。上帝阿,愿我的赞美和誓愿,随着这祷告飘向耶路撒冷。愿你听见我的祷告,安抚死者的灵魂,接受死者的骨肉,让他们永恒地安息吧。

""""最新莫扎特经典语录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比尔波特经典语录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莫扎特经典语录 而有趣的是,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一切都适合。法无对错。这只是根基的问题,也就是你在过去世的习性。一旦人们开始修行,他们就会认为其他的修行方法是错的。但是所有都是正确的。哪一种修行方法更合适,它取决于个体。

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彼此含融。它们殊途同归。比方说,净土包括律宗。如果你不过一种合乎正道的生活,你就不能念佛。净土也包括禅。如果你不能一心,你也念不好佛。它与禅是一样的。目标是一样的。就像糖。人们喜欢不同种类的糖。但是它只是糖。法是空的。 他的修行方法是持名念佛,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光佛”、 “无量寿佛”。爬过那么多座山,遇到过那么多隐士之后,我们终于慢慢地明白了“无量”的含义。

你不能只修行一种法。那是一个错误。法不是片面的。你必须修禅。如果你不修,你永远也不能突破妄想。你还要持戒。如果你不持,你的生活就会一团糟。你还要修净土。如果你不修,你永远也不可能从佛哪里得到任何加持。你必须修所有的法。 这就像生火。你不但需要火种,还需要木柴和空气。少了一样,你就没办法生火。开悟也是一样。它是一个体系。所有的都是相互联系的。

他们中大部分是佛教徒,但也有很多是道教徒;大部分是和尚、道士,但也有很多尼师和道姑;大部分上了年纪,但也有很多年轻人。他们都很清贫,但是他们的微笑,使我们觉得自己遇见了中国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作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着: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在净土宗的修行里,我们只是念佛号,再也没有什么了。我们用心去念。我们不出声念,可是声音却完全是清晰的。当我们听到那个声音的时候,就再开始念。如此周而往复。念没有停止,心也没有动。声音升起来,我们听着这个声音,但是我们的心没有动。我们的心不动,妄想就消失了。一旦妄想没有了,就是一心在念,结果与禅是一样的。禅意味着无分别。

在佛教里觉悟是主要目标。在道教里,觉悟是次要的。觉悟以后你还要继续修行,直到你逐渐地、非常自然地与道融为一体。 一个外国人在追寻隐士的路上,寻找到了这些空谷幽兰的所在,他比我们更了解道与佛的区别和相同。喧闹的世界里,什么是值得追寻的,什么是值得放弃的?
幽兰与俗人之间的取舍相差万里。所以,他们才是幽兰,所以他们绽放并不在意观看。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如果人静,那么他们在哪里都能静下来;如果人不静,那么他们就是在这里也静不下来。什么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道闪电,或者一个梦。八十年如云掠过。我们出生了,然后又死掉。但是在我们得到人身以前,我们还有另外一幅面孔——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它。经中说“离相即佛”。我们都有佛性,我们都注定要成佛。但是成佛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你必须修行,然后才能觉悟到你的真性、你本来的面目。

夫幽兰之生空谷,非历遐绝景者,莫得而采之,而幽兰不以无采而减其臭;和璞之蕴玄岩,非独鉴冥搜者,谁得而宝之,而和璞不以无识而掩其光。 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一旦你的心很清静,你就能理解业。如果你种下佛种,你就会得到佛果。重要的是诚实。如果你不诚实,你永远也不会成就。你知道,我只是一个山人。我只是把话串在一起,它们并不一定有什么意义。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