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
精选的三个臭皮匠歇后语关于三的歇后语 没路标的三岔口——左右为难 腊月二十三的灶王爷——离板了 腊月三十贴对子——一年一回 煎过三遍的——无用之物;废物 煎过三遍的渣——早该倒了 今日三,明日四——反复无常 唐三藏读佛经——出口成章
唐三藏过火焰山——凶多吉少 唐三藏撞见牛魔王——舌头短截 兔死还要跳三跳——垂死挣扎 瞎子挤到三岔口——不知走哪条路 瞎子摸到三岔口——不知所措 瞎子三天不洗脸——眼不见为净 张三不吃死孩子——活人惯的 三本经书掉了两本——一本正经
三岔口的地保——管得宽 三尺长的被单——顾头不顾脚 三伏天的爆竹——一碰就炸 三伏天的冰雹——来者不善 三伏天的冰棍——人人喜欢;个个喜爱 三伏天的冰块——见不得阳光 三伏天的电扇——忙得团团转 三伏天的隔夜饭——臭货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
三伏天的狗——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吃过三斤老蒜头——好大的口气 吃了三碗红豆饭——满肚子相思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穿了三年的乌拉——破鞋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自己哄自己;自欺欺人盲人看三国——装模作样;装样子 没吃三两煎豆腐——称什么老斋公 没等开口三巴掌——不由分说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三个钱买个媳妇——贱人 三个钱买个猪头——就是一张嘴 三个钱买条毛驴——自骑自夸 三个钱买猪头——就是一张嘴(比喻嘴好,会说话。)
三个人讲两句话——哪能轮到你 三个铜子放两处——一是一,二是二 三个头头一个兵——不知听谁的 三个土地堂——妙(庙)妙(庙)妙(庙) 三个小鬼丢了俩——失魂落魄 三个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三个醉汉撒酒疯——闹个不停 三根缆绳拴两边——使偏劲
三根屎棍撑个瘦肩膀——摆臭架子 三更半夜见太阳——离奇;太离谱 三更已过——晚了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
三股弦断了两根——谈(弹)不得 三棍子打不出屁来——老实到家了;老实疙瘩 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 三合板上雕花——刻薄 三伏天的庄稼——一天变个样 三伏天孵小鸡——坏蛋;坏蛋多 三伏天喝冰水——正中下怀三伏天喝凉茶——正是时候 三伏天烧炉子——真够热火 三伏天絮棉袄——闲时预备忙时用 三斧头砍不入的脸——好厚的脸皮;厚脸皮 三个半人抓螃蟹——七手八脚 三个鼻孔眼儿——多一股子气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厨子杀六只鸡——手忙脚乱
三个老爷两顶轿——哪有你的份;哪里轮得到你 三个菩萨两炷香——没有你的份 三尺长的锯子——又拉又推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三尺门槛——高抬不上 三代人出门——扶老携幼 三顶帽子四人戴——难周全 三分面粉七分水——十分糊涂
三分面加七分水——十分糊涂 三分钱的胡椒粉——一小撮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
三分钱的烧饼——大不了 三分钱开当铺——小 三分钱买把二胡——要腔没腔,要调没调 三分钱买个臭猪蹄——贱货 三分钱买个鸭头——嘴贱 三分钱买烧饼看厚薄——小气鬼 三分钱买烧还看厚簿——小气得很三分人才七分鬼——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三伏天穿皮袄——不是时候,不识时务;乱套了 张三和大虫抢食——狼吞虎咽 张三哄孩子——没安好心 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 走一步思三思——考虑周到
祖宗三代的家务事——一言难尽 长了三只手——爱偷(www.lz13.cn) 程咬金的三斧头——虎头蛇尾 腊月三十洗长衫——今年不干明(来)年干 两手攥三大钱——一是一,二是二 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落了三年黄梅雨——绝情(晴)
- 数字歇后语汇编
- 关于四的歇后语
- 最新的关于有趣的歇后语大全
13.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的下一句
精选的三个臭皮匠的下一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于这句古话,古俗语我想绝大部分人不会感到陌生!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已经非常明显了,只不过这里的“皮匠”不是真的就是三个皮匠,而真正意义是指“裨将”,也就是副将的意思!古往今来,行军作战“战情”都是瞬息万变的,即使是诸葛亮也难以完全应付,因此,才需要更多的副将,以此来保证整个战局的胜利。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真假与否?来看看神机军师诸葛亮的战事生涯就知道。公元208年,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从此效力于蜀汉刘皇叔,在诸葛孔明下山之后,刘备方面就面临着灭顶之灾,幸而有诸葛亮《隆中对》的正确战略作为指引,最终才达成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而蜀汉刘备,才得以逃脱灭顶之灾! 公元208年,诸葛亮与周瑜,庞统,鲁肃等人共同完成了赤壁之战的战前准备,最后在庞统连环计的战略推动下,导致曹操大败!而诸葛亮,庞统,周瑜的大名,被世人所熟知。赤壁之战后,刘备强占荆州不还,对江东方面称自己拿下了益州就将荆州归还!公元214年,刘备终于得到益州,但此时刘备仍然拒不归还荆州,而诸葛亮呢,在公元215年到公元220年之间,这段时间他几乎很少参与战事!

那么,公元215--220年,这段时间诸葛亮到底在干些什么?其实在这期间诸葛亮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足兵足食”另外一方面制定《蜀科》完善法律体系!公元219年,曹操与刘备发相争汉中,而诸葛亮此时并未参与,他主要负责为刘备大军提供资援!而跟随刘备出征的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奇谋之士法正,法孝直! 对于刘备而言,他是有着非同一般的识人之明的!当年刘备在夷陵大败过后,不幸病重,最终托孤于诸葛亮,临死之前让诸葛亮小心作用马谡,并且对丞相诸葛亮讲明“马谡言过其实,不可以大用之!”然而诸葛亮并未将刘备的警告放在心上,最后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蜀军进退无据,只得退军!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刘备当年的警告似乎是十分的吻合!后来第二次北伐,诸葛亮也未料到陈仓已经有了战略部署,强攻月余仍然未能拿下,这也正好应证了那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即使是诸葛亮也并非万能,也有失算的时候!

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平生一共进行了5次北伐,均未能剿平国贼,兴复汉室!虽然尽心尽力,但仍未力挽狂澜!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将生平所学全部传授于姜维,同时蜀中又有蒋琬费祎董允等人才,虽然说争雄于天下很难!但以蜀中之险,拒守!问题应该不大,然而结果却让众人感觉特别意外,蜀汉后主刘禅直接投降于邓艾!而姜维呢,也是身死异地!当年,姜维曾经向蜀汉朝廷曹魏兵马,很有可能偷袭成都,让刘禅做好准备!无奈此时,宦官黄皓因为得到刘禅的宠信,特意让刘禅不用理会姜维之言!并且说:“贼兵根本不可能达到成都!”刘禅也就没有派兵把守关口,如此一来,邓艾兵马一到,自然是如入无人之境!诸葛亮虽然留下了蒋琬费祎董允姜维廖化,可以说是一锅好汤,但不料却坏在了黄皓这一颗“老鼠屎”上面!倘若没黄皓,刘禅不至于连守兵都不派!那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后面一句就明显了“一颗老鼠屎必坏一锅汤”,黄皓这颗老鼠屎,最终被司马昭凌迟处死!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每次与其交战之时,必带上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