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翻译: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2、《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代:李白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翻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3、《桃花溪》唐代:张旭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翻译: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4、《桃花庵歌》明代:唐寅
桃花坞裏桃花,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翻译: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5、《桃花》唐代: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翻译: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6、《桃花》唐代: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翻译: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
7、《庆庵寺桃花》宋代: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翻译: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看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8、《晚桃花》唐代: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翻译: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
9、《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清代: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翻译: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10、《钗头凤·红酥手》宋代:陆游
桃花落,闲池阁。
翻译: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1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翻译: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1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翻译: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13、《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翻译: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桃花庵歌 ——唐寅 全文翻译
译文 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
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
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扩展资料: 桃花庵歌赏析 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
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
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
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 谐音,因有避世之意。
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
试举几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把酒对月歌》) 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
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桑图》)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
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
(《题画四首其一》) 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
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
(《桃花坞》)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
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
(《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不难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
“酒”,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
晋有刘伶、嵇康,唐有“饮中八仙”,宋有东坡“把酒问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时声名已著,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在诗词上亦有独创的成就。
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开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求的汉语翻译~~~
的译文,看看吧,诗写的很好:)~~译文可以参考:)~~http://www.3y2y.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18&ID=3040花儿都已经枯萎凋谢,风儿吹得它漫天飞舞,鲜红的颜色褪了,鲜味消失了,有谁对它同情可怜,柔软的蜘蛛丝儿似断似连,飘荡在春天的亭台楼阁之间,满天飘的柳絮随风扑来,沾满了那锈着花的门帘。
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这残春的景色,多么惋惜,满怀忧郁惆怅,没有地方寄托愁绪。
手里扛这花锄掀开门帘走到园里园子的花落了一地,我怎么忍心踏这它们走来走去?清兆的柳丝浅薄的榆荚,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不顾桃花的飘零,也不顾李花纷飞。
待到明年大地回春,桃树李树又开花了,可是来年的闺房中还能剩下谁呢。
新春三月,燕子噙来百花,散发着花香的巢儿已经垫成。
房梁上的燕子啊,你们对待花儿也太无情了,虽然明年你们还能衔花啄草,但你怎能想到房中的主人已经死去,旧巢倾落,而且房梁空空。
一年有三百六十日,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明媚的春光鲜艳的花朵,能够支撑多少时候?一旦飘零了就再也无处寻觅。
花开的时候容易看到,一旦飘落了就很难找到,站在阶前愁思满怀,可愁坏了我这个葬花的人。
手里紧紧握住花锄,暗暗洒下热泪,那空枝上似乎也倾染着斑斑血迹。
杜鹃泣尽血泪默默无闻,凄惨的黄昏正在降临。
我扛着花锄忍痛归去,关好了深深的闺门。
清冷的灯光照射着空空的四壁,人们刚刚入睡。
春雨敲打着窗户,床上的被褥还是冰冷冷的。
人们奇怪的是什么事情,使我今天这样格外伤心,一半是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一半是恼恨春光匆匆的离去。
来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走的时候一声不响地离去。
昨天晚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一阵阵悲凉的歌声,不知道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的精灵,但不管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的精灵,都一样留不住,问那鸟儿,鸟儿不说话,问那花儿,花儿低头含羞。
但愿我从今能长出一对翅膀,随着那飞逝的花儿一同飞到那天际的尽头。
但是即使飞到了天际的尽头,那儿会有埋葬花儿的纹丘?不如用着锦绣的香袋收起花儿娇艳的尸骨,再用一掊洁净的篱土,掩埋你这绝代风流。
原你按高贵的身材洁净的生来又洁净地死去,不让你沾染一点污淖,被抛弃到坑脏的河沟。
花儿呀!你今天死了有我来把你埋葬,谁知道我这个苦命的人啊,什么时候忽然间死去,我今天把落到地上的花埋掉,人们都笑我傻,但是等到我死了的时候,掩埋我的人又是谁?请看那凋残的春色,花儿正在从枝上往下落,那也是闺中少女衰老死亡的时候。
一旦春天消失,少女也变成老太太,花儿落了,人也死了,花儿人儿两者彼此不相知。
唐伯虎的《桃花诗》
唐伯虎的《桃花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生平简介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
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
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
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
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
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
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
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他画《秋风纨扇图》,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并自题一首绝句:“秋来纨扇合当收,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家谁不逐炎凉。
”所画名山,都是江南山川名胜,很现实具体,令人有可游可居之感。
其所画《山路松声图》,松泉相映,似可闻声,极尽清妙。
唐寅在诗词中有其独创的成就,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
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反映出消极宿命论的情绪。
唐寅书法出自赵孟钜惶澹÷蹰笕海苡泄α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