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风飘絮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_身世浮沉雨打萍_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_身世浮沉雨打萍_
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人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
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山河破碎风飘絮_身世浮沉雨打萍_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最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可以看看这篇名叫衣俊卿和常艳:(原版1)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衣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_身世浮沉雨打萍_

山河破碎风飘絮_山河破碎飘絮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山河破碎风飘絮_山河破碎飘絮

《滚滚红尘》这部电影,讲述了原型人物张爱玲在悲凉的现实生活中就此萎谢的故事;编剧三毛为追随内心深处理想主义而殉情的故事;主演林青霞与秦汉多年来情感纠葛本色演出的故事。这是三个女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她们以各自的人生经历,共同将故事述说得透彻圆满。这个世界如果只凭借感情去领会,注定是个悲剧。作为现代白话文写作最具才华的女作家之一,非比寻常的成长经历与严重缺爱的人生体验,使张爱玲不免形成畸形的性格与价值观。人终其一生都在修复自己的童年,童年缺失什么,长大后就拼命寻找什么。可惜这个女子毕生寻爱,苦等 75 年,却始终没有遇到属于她的良人。
"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 23 岁初识胡兰成时写下的句子。这是我听过最悲凉的爱的告白。

一个女人要有多缺爱,卑微到何等程度,才会把姿态放得这么低。张爱玲生命中从未出现情深意重的男人,小说中男性人物也大多丑陋、自私、虚伪、薄情。这世上并非没有情深似海的男人,只是她不幸,一个也没有碰到。日治时期的中国,世事就像天气,说变就变。张爱玲的情感观看似没有政治立场,实则混乱不堪。于她而言,无论是其现实人生,还是以其经历为原型的《滚滚红尘》,抑或是其隐秘心曲《色戒》,爱上汉,都绝非美好题材。这决定除了男欢女爱儿女情长外,必定暗藏国恨家仇山河破碎。
诗人翟永明曾说,不要听一个男人讲政治,要听他怎么讲女人,那才是他真实的政治观;不要听一个女人讲男人,要听她讲政治,那才是她真实的情感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此番话来做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情感注脚最恰如其分。

沈韶华俨然是现实版本的张爱玲。角色本身虽然成就了林青霞的影后之路,却仿佛《黄金时代》的萧红,同是身在乱世的女作家,不合时宜的歇斯底里或天真烂漫,时代滚滚洪流淹没在小女儿情态里,难免拿腔拿调、忸怩作态。可惜三毛的文艺腔一点也不适用于张爱玲。三毛是有情饮水饱的理想主义者,沉浸在文字的缱绻缠绵和纵横捭阖里,足以慰藉她热忱诚挚的心灵;而张爱玲是现实主义者,从来没有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幻想,更没有表演型人格,她的人生如一个苍凉的手势,而不是一副极度浪漫化的姿态。
章能才的原型是才子文人胡兰成。情场浪子,风月之事司空见惯,长袖善舞摇曳多姿,对于政治女人,无不圆滑老到,左右逢源。兵荒马乱的年月,一晌贪欢,自以为翩翩浊世公子。" 女子一爱了人,是会有这种委屈的。"谈及张爱玲少女时代的初恋,胡兰成如是说,与低到尘埃里的张爱玲难免形成鲜明对比。在情路历程中,他的自负无以言表,自恋更是从始至终膨胀到极致。

落魄文人的猥琐,不仅毫无底线,简直龌龊到不堪想象。无论官场情场,懂得做小伏低,背信弃义的读书人,雄性竞争的失败者,纵横情场数十年,征服女人成为征服世界的唯一方式。章能才把对沈韶华说过的情话,一转身用在乡野村妇身上。《今生今世》更像一本群芳谱,简直拿出《唐璜》的架势,对其风流史大书特书,无所不用其极。清冷孤傲如沈韶华张爱玲,又怎会受此屈辱,只能断然拂袖离去。
沈韶华辞别章能才的桥段,总令人想起王佳芝送走易默成的场面。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性复杂却脆弱不堪,生离死别时刻,总会有人狠下心肠来。命如蝼蚁,转瞬间便零落成泥碾作尘。如果说人生如戏剧,那么做戏和做人又何尝不是如出一辙、异曲同工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滚滚红尘》是林青霞与秦汉最后一次银幕合作。在这部影片中,有人说她演技爆棚,有人说她本色演出。作为最负盛名的琼瑶女郎,林青霞出尘脱俗,美貌不可方物,比之张爱玲,更当得起 " 正大仙容 " 四字。19 岁出道,一部《窗外》,红透半边天,整个台湾对她惊为天人,只有秦汉,琼瑶御用男主角,她的戏中搭档,对她不置可否,若即若离。几十部琼瑶电影,因戏生爱,戏假情真。情到深处,无所畏惧,甚至完全不顾男方已婚身份和世人指责,与秦汉半生痴缠。
两人合作过太多部琼瑶电影,演尽世间痴男怨女,在现实生活中也上演一部缠绵悱恻的琼瑶剧。但若论及虐心,《滚滚红尘》无出其右。电影拍摄结束后,两人的情感纠葛宣告终结。

影片最后,章能才终究踏上最后一班船,弃韶华远去。从此人各一方,天水茫茫。即便再度归来,亦是纵使相逢应不 识,何况韶华已逝,物是人非事事休。只见天地间白雪皑皑,徒留独自忏悔的那声长叹。这是宿命中无可奈何的抉择?抑或是软弱怯懦的负心人早已意料的结局?答案或许在张爱玲梦回时哭泣中低喊的那声 " 兰成 " 里,或许在三毛看透人间苦乐悬梁自尽的那只丝袜里,或许在林青霞与秦汉情断义绝负气远走香港的那滴眼泪里。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终究不过是少女时代未经世事的美好臆想;醉生梦死,流浪远方,亦不过是文艺青年对世俗世界的短暂逃离;朝朝暮暮,痴痴缠缠,更不过是恋爱中小女孩试探爱人无知又无奈的伎俩。可惜所有一切不过是虚妄空谈,彼时的张爱玲、三毛、林青霞,像是无根的飘萍,就算耳鬓厮磨,终究算不得幸福女子。张爱玲与胡兰成、三毛与荷西、林青霞与秦汉,都不曾是举案齐眉的尘世夫妻,更不曾是地久天长的神仙眷侣。红尘滚滚,痴痴情深,在残酷现实与人性考验面前,似乎根本找不到一丝暖意。

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桃花遍地的胡兰成以为通过诗情画意的叙述就可以掩饰这笔糊涂账,可是字里行间的洋洋自得与顾盼生姿又怎能获得心灵的救赎。在被空洞无物的华美文字粉饰的真实背后,是胡兰成们比单细胞动物还要简单粗暴的价值观、情爱观,他们对道义、责任与爱情的理解不会比一只草履虫来得深刻。

" 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于是不愿走的你,要告别已不见的我,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看上去似乎很美,但怕只怕那只是一个人的传说。山河破碎风飘絮,百无一用是深情。即使拥有张爱玲的旷世才华与林青霞的绝世美颜,也无力改变什么。何况我们只是尘世中的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