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诗词大会诗词赏析:诗词大会的诗词及赏析
诗词赏析
夕阳西下 。小令仅28 字 。 黄鹤一去不复返,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乡书何处达、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这首诗融情于景?齐鲁青未了。 日暮乡关何处是。(4分)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按要求赏析填空(3分,每空1分)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体现了放旷通达的性格。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古道西风瘦马、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①眼前的困难、障碍。第一问1分,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答案:" 秋思之祖 " 〈1 分 〉 思乡 (2 分)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2 分) 天津市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咖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艾青《黎明的通 知》) 诗句表明“黎明”将降临到人类居住的地方,按要求回答问题。
睛川历历汉阳树。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却道诲棠依旧。知否,只要意思相符即可) 四川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阅读下面古诗:
(1)叶的茂盛 花的凋零
(2)委婉含蓄 市 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 海日生残夜,真切地表现出来。 答,第二问2分、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3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李白《月下独酌》) 诗人不耐孤独,邀月携影。 B.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肥”和“瘦”分别形容 ] 和 。(3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由景生情,融情于景,江春入旧年。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行舟绿水前,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芳草萎萎鹦鹉洲,此地空余黄鹤楼,吊古伤今,虚实相映。
(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行乐须及春:C 四川省课改区毕业卷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莆田市 ( 课改区 ) 品读《天净沙:“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白云千载空悠悠、人生短暂而叹息。7,想到“人生无再少”,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客路青山外。词句 中虽无一个“怨”字,但是“哀怨”之声可闻?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请简要分析诗人在 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答案。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烟波江上使人愁、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风正一帆悬。(3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不被 眼前的困难吓倒。
(意思对即可,2分) 湖北省咸宁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分)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女唱黄鸡。 A.上阕写景:
1、挫折等,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诗词大会诗词赏析_诗词大会的诗词及赏析
答案,“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歌起舞,开杯畅饮,因此为时光流逝,闻说鸡鸣见日升。①这首诗中;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里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 写出了军乐的雄壮。 答案。 C,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自缘身在最高层,把光明和希望带给渴望着它的人们。 不畏浮云遮望眼?归雁洛阳边;秋思》 , 填空答题。 (5 分)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⒈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答: 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言无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答: 答案:⒈(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⒉(2分)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 酌情扣分) 宿迁市 ...
如何评价2017年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推出的又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这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该节目共10期,于2月12日起每周五晚出,至4月15日结束,由董卿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比赛规则有新意。每场比赛,106位挑战者全部参赛,分为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每场比赛结束时,“百人团”中答对题目最多且速度最快的前5位选手将成为下一场比赛的参赛者。个人追逐赛中,5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其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
最后5人中累计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此人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位。这种不可预知性的一对多、点对面的多维度PK模式,避免了场上选手互动不足的缺憾。同时,节目组还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同步答题。《中国诗词大会》意图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激发全民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所以,入选节目的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基本上每一首诗词都称得上耳熟能详。因此每周五晚,都有不少中小陪着孩子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带动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潮流。
诗词以及赏析
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基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诗词时曾这样说:“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 要求文艺家“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诗词正是运用这样的世界观分析和表现社会生活的光辉的典范。比如在《西江月·井冈山》中,高度评价了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战胜敌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他对群众力量无比信任的群众观点的强烈表现。相信群众,热爱群众的思想,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诗词之中。
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就是说,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人类社会同样是如此。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
正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词大会诗词赏析_诗词大会的诗词及赏析
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七律·长征》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典范。它既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又把红军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碍,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千古绝唱。诗的题材是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斗争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与牺牲,而是集中笔力表现了长征取得胜利,实现了革命理想的喜悦和对于艰难困苦的蔑视。 在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欲与天公试比高”、“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埃”、“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在那月没星沉,夜色如磐的日子里,这种革命理想曾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人民前进的道路;在那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这种革命理想曾像展翅高翔的海燕,呼唤着人民向黑暗、腐朽的势力冲击;在那硝烟迷漫、战火纷飞的岁月,这个革命理想像嘹亮的号角,鼓舞着人民去奋勇杀敌;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个革命理想则像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着人民去乘风破浪,锐意改革,创造奇迹。
1928年在井冈山创作的《西江月·井冈山》 ,连同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清平乐·会昌》等九篇精品构成了一组气势雄伟,笔力千钧的井冈山道路的胜利凯歌。这一组意境超拔,诗采飞扬的词,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的”。
它们是伟大革命领袖的战斗豪情与杰出诗人的创作基情浑然一体结成的革命诗词的奇葩。 诗词在读者心灵里铸造美的殿堂。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它表现美的重要特色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的传统。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满江红》)等都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在他的诗词中全不涉及自然美的作品,为数很少;而单纯描写自然美的几乎没有。 《沁园春·雪》这首词,上半阕写北方的雪景,结合长城、黄河、秦晋高原来写,大气包举,景象雄伟;在雄伟中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长城、大河,远近映衬,动静结合,错综生辉,描绘出一幅天低野阔、一望无际的壮美的雪景图。
然而,这只是太阳不出来的时候的景色,待到雪止云开,阳光普照时,景色又推向更高的档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里的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美丽动人,画面开阔,气势磅礴,诗意盎然。下半阕以“江山如此多娇”的警句,既总括了前边雪景的美的境界,又引出了诗人要突出歌颂的理应主宰这美丽江山的“风流人物”。
从祖国江山的壮丽写到历史上功业显...
如何增强诗词大会的吸引力准备举办一个全国性的诗词大会,如何能够...
中国诗词大会仅仅进行了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即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与普及涵盖中小学课本的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官方还没有确定会标,不过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个人理解标志,海上明月,天涯共此时,突出中国诗词博大精深,深邃意境,和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参与之情愫。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观后感
今天,打开电视看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看了之后很受启发。以前听说过这个节目,但是没有认真看,今天看了,觉得节目很精彩。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经常儿童背唐诗宋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古诗小耳熟能祥。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古诗词走了,走进了人们,人们在吟诵古诗词中感受着韵律的美,情境的美,感受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乐趣。
参加古诗词大会来自于各个行业,有工人、有农民、有警察、有大。在这里多数擂主都是大,今天看到一个女孩已经是连续三届的擂主。在今天的挑战中,她再次蝉联成为第四届擂主。其中,有一名同济大学的,能够背下近万首古诗词,真是了不起。今天嘉宾点评也十分到位,对古诗的作者及作品解释得也十分到位。让人更加热爱古诗词。自从习同志任总以来,他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在多次场合谈到传统文化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发扬传统文化。
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把传统文化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之中。实验小学自成立就把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校作为办学特色的主题,通过校园环境的创立,吟诵《弟子规》,教师学《论语》、欣赏中华古诗词、研发校本教材等形式使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的心灵。在营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一项每周一诗,效果也非常好。
虽然,我们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工作做得还不细,还不实。有些工作还是在流于形式。

诗词大会诗词赏析_诗词大会的诗词及赏析
今天通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让我感到从小加强孩子诗词教学很是重要,让孩子从小背诵更多的古诗不只是增加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熏陶,在吟诗作赋中能够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品味,从而进一步提高的修养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在证明孩子书读多了,诗词背诵多了,自然从内往外的有所改变。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古诗教学,从现在开始要制定出孩子小学六年级应该背诵的古诗的诗目,不能只满足于教材的那几首古诗,要扩展古诗内容,要求小学六年级要背诵不少于一百二十首古诗,开学初就要把要求背诵的诗目发给各班,一年二十首,要求不但会背,更要理解古诗的意思。高年级要加强诗词的学习,要通过晨诵时间多诵读一些名家诗词,从而丰富阅读内容。
中华诗词大会是一个很好的节目,它给所有人一些启迪。特别是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传统文化要从小学抓起,诗词要从小学背起,把这些诗词好好地传承下去,不但是增加了知识,更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是要时刻记住,诗词演读着历史,诗词传播着文明,诗词代表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更加认真学习古诗词,让传统文化成为复兴的一种力量,引领着我们大步向前。
对中华诗词大会的评价
并取得不错成绩。陈更,1992年出生,咸阳秦都区人应该是在北大,又被保送为北大直博生。2016年3月,亮相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后,在咸阳收获了许多粉丝,以全校第一名成绩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2016年3月,大学毕业后,参加《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2月,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人物经历陈更高中时就读于秦都区育才中学,2009年高考时,陆续参加过《中华好诗词》《成语英雄》《最爱是中华》《最爱中国字》等多个国学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400字
《中华好诗词》是一档古诗词记忆闯关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不仅有风趣幽默、谈吐不凡的著名主持人王凯,有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学士赵忠祥等老师为嘉宾,还有热爱诗词、记忆超凡的选手们。来自宝岛台湾的参赛选手孔繁锦先生,家学渊源、博闻强记且机智敏捷,一路过关斩将,夺得赛段擂主宝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节目虽然带有很大的性在里面,但是富有意境的一句句诗词和一幅幅绘出诗词意境的沙画,让我又重温了高中以前的诗歌学习,犹记得那时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古人们用简洁语言描绘出充满意境的画面和各种情感,这是当今我们白话文永远无法相媲美的。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识,有多少人是主动的因为热爱而去接触、背诵和运用,更多的是因为要考试,要争高分而去学习、背诵,根本就无所谓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倘若我们现代人再继续以这种应试状态去接触瑰宝,我想过不了多久,悠久的诗词文化将会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将变得一片空白。
如今时代,更多的是忙着在游戏上消遣,在微信、QQ上转发着各种八卦消息,等着那些喜欢诗词的人一个个老去的时候,还有没有人会想起那些优美的诗词。...
诗词大会需要的诗词
清新婉转的音乐声响起,一片茂密的竹林在电视上呈现,我的眼前一片青翠——我期盼已久的第四期《中国诗词大会》开始了! 《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成语大会》后的又一场文化盛宴,这里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诗词达人,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每一位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比赛第一部分——个人追逐赛开始了。参与个人追逐赛的五名选手都是上一场答题数量最多、用时最短的精英。
他们将与台下的百人选手团同步答题。百人团错误人数即为选手本题得分。 第一个上场的是来自黑龙江的‘游戏小伙’姜连杰。别看他还很年轻,可答起题来那叫一个轻松!就说第一题吧,他毫不费劲就从9个字中找到一句诗:行到水穷处。 这句诗摘自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听了两位老师的点评,我才真正了解了它的背景,明白了它的含义。
《终南别业》写于王维晚年,表达了这位诗人晚年的一种心态。王维早年和一般人一样是积极的,但他经过“安史之乱”的挫折以后,晚年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性而行,亦官亦隐,这就是王维晚年享受生活的方式。 姜连杰虽然只答对了4道题,但由于第二道捡了个81分的“大红包”,所以总分为137分。接下来的3位选手——林於明、俞蒙蒙、葛勇军都未能超越姜连杰,俞蒙蒙、葛勇军更是发挥失常,第一题就不幸落败,看来没有大量的“储备”真是不行啊! 现在,攻擂者即将在姜连杰和最后一名挑战者陈更之间产生。
陈更是我们一家人都十分看好的一位才貌双全的大姐姐。她目前在北大力学系读博士,致力于智能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我衷心祝愿第一期就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与彭超争夺过擂位,最终遗憾落败,如今又卷土重来的陈更超越姜连杰、战胜上期擂主李四维,既让观众们认识这位女中豪杰,也让人们不要再质疑“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了。 果然不出所料,陈更对所有题都对答如流,不费吹灰之力就超越姜连杰,成为本场的攻擂者。
激动人心的擂主争霸赛终于拉开了帷幕。虽然陈更依旧遗憾落败,但我依旧相信她可以再一次站在攻擂台前,并最终成为擂主。 中国古诗词是多彩的,美丽的,每一句诗词都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展示它的美。“行到水穷处,坐看风云起”是一种意境美;“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一种感情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是一种奉献美……我爱这古诗词的美,也爱这美的古诗词。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古诗词、热爱古诗词,并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人发现古诗词的美!...

诗词大会诗词赏析_诗词大会的诗词及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