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geguangpei 坐标: 157160 目录:/shi/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    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诗仙: 诗圣: 诗神: 诗奴: 诗魔: 诗佛: 诗杰: 诗骨: 诗家天下,...

1、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2、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3、诗鬼――李贺(790-816),字长吉。

晚唐诗人。

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

今存诗242首。

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

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

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因此,后人称李贺为“诗鬼”。

4、诗神――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被后人尊称为诗神。

5、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6、诗隐――孟浩然,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被人们称为“诗隐”。

7、诗魔――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8、诗佛――王维 (701~761),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诘。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9、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

10、诗囚 ――孟郊。

因长年生活在穷苦潦倒之中,虽然都曾得到过当时韩愈的奖掖与资助,但并没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顿。

所以在他的诗中象"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

所以有诗囚之称。

11、诗虎――罗邺(825—?),唐余杭人。

父为盐铁小吏,家境贫困。

邺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

以七言诗见长。

12、诗瓢——唐求,一作唐球,唐末蜀州味江山(今崇州市街子镇)人。

生卒年已不可考。

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全唐诗》中也只收其诗1卷,计35首。

《唐才子传》称唐求的诗“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

13、诗杰王勃――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14、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15、诗狂――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16、诗家天子――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17、诗癖——萧纲 18、诗窑——王仁裕19、诗魂——梅尧臣 20、诗肠——张藉

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关于歌颂太行山的诗歌

苦寒行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绿。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太行山大峡谷无名氏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

太行山 无名氏心旷天欲高, 豪气干云霄。

未得强贼首, 不敢笑黄巢。

登景德塔王安石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

邑屋如螘蚁,蔽亏尘雾间。

念此屋中人,当复几人闲。

鸡鸣起四散,暮夜相与还。

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

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

愧予心未齐,俛首一破颜。

登天清寺塔陈与义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

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纳尘。

夕阳差万瓦,赤鲤欲动鳞。

须臾暮烟合,青鲂映奫沦。

万化本日驰,高处觉眼新。

借问龛中仙,坐稳今几辰。

俗子书满壁,澹然不生嗔。

唯有太行山,修供独殷勤。

含颜色词、形声词或描写画面的句子,不要诗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句话出自于哪首诗

登快阁 黄庭坚(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赏析】 作于元丰五年(1082),时任太和县知县。

诗歌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一扫律诗的严整和拘谨,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兀傲的精神意态。

颔联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

前人认为多受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白《秋夜宿龙门香山寺》“水寒夕波意,木落秋山空”,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木落寒山尽,江空秋月高”等诗句影响,但也是直摄眼前,自写其景。

《泰和县志》引元程文海《快阁记》说,赣江自南而来,一路江盘峡束,“至是而山平川舒,旷朗褰开”,所谓“快阁”本也就标明有这般特色,真可谓快阁快景、快诗快语,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关于友情的诗词、或句子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处】王维《送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六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处】杜甫:《江南逢李龟》: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此地一为别,孤朋万里征。

【出处】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出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处】王勃《琵琶行》此处省。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处】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处】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荷 麦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D.M.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 果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纪伯伦 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基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 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 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如果不注意结识新交,就会很快感到孤单。

先生,人应当 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别人的友谊。

——塞.约翰逊,英国作家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 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哲学家 最长的友谊最能给人以欢乐。

更何况还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在一起共过很多 患难的人,其友谊才称得上牢不可破。

” ——西塞罗,古罗马雄辩家、政治家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高尔基 你的敌人和朋友携手合作,才能伤你的心。

敌人大肆诽谤你,朋友赶忙传给你听。

——马克·吐温 真正的友谊既能容忍朋友提出的劝告,又有使自己接受劝告。

——西塞罗 友情为人生之酒。

——杨格 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

——爱比克泰德 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

关于古诗的问题

一、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 2、建功报国3、思乡怀人4、生活杂感 5、长亭送别 25、①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侧面描写、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直抒胸臆、一切景语皆情语、以虚写实、以实写虚、虚实相生、以乐写哀……②象征、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对比、起兴……③深化意境、深化主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开门见山、前后呼应、铺垫、伏笔……26、①勾勒、细腻、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淡雅……②浓墨重彩、描写详尽、惟妙惟俏、体物入微、穷形尽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平淡无奇、质朴清新、辞藻华丽……古诗中评价语言技巧的术语有:清新,平淡,绚丽,委婉,悲慨,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奔放,沉郁,还有一点就是炼字,这都得慢慢推敲的古诗中分析评价语言特点的术语有:含蓄隽永,浅显直白,清新雅致,豪迈雄浑,绚丽,平实质朴

“林下荒苔道韫家”是那首诗里的句子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风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很经典的长篇诗词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篆刻-孔雀东南飞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郭嘉博超郝,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