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可以参考下古诗文网 http://www.gushiwen.org/ 仅供参考
描写敦煌的古诗词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有关敦煌的诗句:1.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
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成中郎。
——徐铉《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2. 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
——郑居贞《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3.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
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
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
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王偁《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4.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杨慎《敦煌乐》5. 北风吹云云四幕,岁尽穷阴苦寂寞。
忽闻有客来大鄣,清姿绝尘立野鹤。
大鄣山客性耽古,开缄发箧光煜龠。
夏王九牧铸黄金,大泽深山远不若。
于阗雁肪截昆吾,饕文如发双龙攫。
丰隆煽火天公下,紫烟飞尽粉骨薄。
锦缥细展墨花翻,河东二柳敦煌索。
会稽内史十五字,崩崖断石压秘阁。
老夫亦出汉螭钩,海虬盘觚绿玉削。
——王惟俭《岁暮赠新安吴用卿》6. 敦煌水涸龙驹伏,未央厩前秋草绿。
驴驼负石玉门关,旧苑空馀三十六。
忆昔高皇马百匹,騊駼车府无牧。
只留太仆掌天闲,不许田驽食民谷。
——梦观法师《题任少百马图》7.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曾棨《敦煌曲》
咏寒松古诗
1、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唐·皎然《答苏州韦应物郎中》全诗: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2、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唐·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全诗: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3、昔饶春柱长先折,今伴寒松最后凋。
——唐·白居易《梦得前所酬篇有炼尽美少年之句》全诗:炼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
昔饶春柱长先折,今伴寒松最后凋。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
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4、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
——唐·王睿《松》全诗: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常将正节栖孤鹤,不遣高枝宿众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护霜凌雪翠逾深。
5、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唐·刘长卿《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全诗: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
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
萧条主人静,落叶飞不息。
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
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
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
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
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
且复顿归鞍,杯中雪胸臆。
6、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
——唐·孟郊《古意》全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上山复下山,踏草成古踪。
徒言采蘼芜,十度一不逢。
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
井桃始开花,一见悲万重。
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
捐气入空房,无憀乍从容。
启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
手持未染彩,绣为白芙蓉。
芙蓉无染污,将以表心素。
欲寄未归人,当春无信去。
无信反增愁,愁心缘陇头。
愿君如陇水,冰镜水还流。
宛宛青丝线,纤纤白玉钩。
玉钩不亏缺,青丝无断绝。
回还胜双手,解尽心中结。
7、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唐·骆宾王《浮槎》全诗: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
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
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
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8、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
——唐·岑参《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全诗:次舍山郭近,解鞍鸣钟时。
主人炊新粒,行子充夜饥。
关月生首阳,照见华阴祠。
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
久从园庐别,遂与朋知辞。
旧壑兰杜晚,归轩今已迟。
9、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
——唐·刘威《欧阳示新诗因贻四韵》全诗:冲戛瑶琼得至音,数篇清越应南金。
都由苦思无休日,已证前贤不到心。
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
欲知字字惊神鬼,一气秋时试夜吟。
10、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唐·李益《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全诗: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
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11、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
——唐·刘长卿《寄会稽公徐侍郎》全诗:摇落淮南叶,秋风想越吟。
邹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阴。
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
圣朝难税驾,惆怅白云深。
12、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
——唐·白居易《题王处士郊居》全诗: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
负郭田园八九顷,向阳茅屋两三间。
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
一卧江村来早晚,著书盈帙鬓毛斑。
13、寒松瘦竹元清劲,昨夜分明闻折声。
——宋·苏轼《雪》全诗:万石千钧积累成,未应忽此一毫轻。
寒松瘦竹元清劲,昨夜分明闻折声。
和山有关的古诗词
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
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僎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
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
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