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宋徽宗赵佶的著名诗词有哪些

gongsunyan 坐标: 163787 目录:/song/

1、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赵佶《眼儿媚》

2、花落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赵佶《眼儿媚》

3、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赵佶《醉落魄》

4、《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年代:宋作者:赵佶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赵佶《宴山亭》

5、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赵佶

6、清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畏日正长凝碧汉,薰风微度到丹楼。池荷成盖闲相倚,迳草铺裀色更柔。永昼摇纨避繁溽,杯盘时欲对清流。——赵佶《宋赵佶楷书夏日诗帖》

7、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徽宗赵佶的著名诗词有哪些

1、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赵佶《眼儿媚》2、花落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赵佶《眼儿媚》3、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赵佶《醉落魄》4、《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年代:宋作者:赵佶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赵佶《宴山亭》5、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

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

轻把郎推。

渐闻声颤,微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赵佶6、清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

畏日正长凝碧汉,薰风微度到丹楼。

池荷成盖闲相倚,迳草铺裀色更柔。

永昼摇纨避繁溽,杯盘时欲对清流。

——赵佶《宋赵佶楷书夏日诗帖》7、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徽宗赵佶的著名诗词有哪些

关于宋徽宗(赵佶)的资料书?、、

宋徽宗(1082~1135) (北宋后第二没落皇帝) 中国北宋皇帝 ,画家 ,书法家。

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

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

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

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

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

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

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

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

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在位二十六年。

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

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宋徽宗的谥号是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真不知道这样一堆充满赞美的词汇,是南宋的礼官们如何想出来的。

乍一看这堆谥号,不知历史的人,也许出色的皇帝,但他虽然在做皇帝上没有什么成就,去在艺术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宋徽宗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

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

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

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

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

”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

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

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

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

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

公元1127年3月底, 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

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耻”。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

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

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

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

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

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要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并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

”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

宋徽宗哭着 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

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 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

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

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

有词集《宋徽宗词》。

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

即位以后,在政治上可谓是昏庸无能,但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

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

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

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

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

端王即赵佶,历史上的宋徽宗,请搜集关于他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

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

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宋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弟弟,宋徽宗像宋朝第八任皇帝。

他在位期间,重用蔡京、高俅、王黼、童贯、梁师成、汪伯彦、朱勔、李邦彦等臣,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

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爆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

《靖康稗史笺证》卷5《呻吟语》记:「二王令成棣译询宫中事:道宗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

退位后,出宫女六千人,宜其亡国。

赵佶本来无机会继承大统,谁料宋哲宗二十三岁英年早逝,无子,故宋朝皇室由他的弟弟寻找继承人。

本来哲宗弟以大宁郡王赵佖最长,惜患有眼疾不能继位,故以当时封为端王的赵佶继承大统。

宰相章惇当时反对赵佶继位,反而建议立哲宗同母弟蔡王赵似,但向太后支持赵佶继位,故赵佶顺利成为大宋皇帝。

赵佶在位期间,“妄耗百出,不可胜数”,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开封府,修建园林宫殿,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3],激起各地民变。

其中以新蔡京任丞相与宦官童贯为将军所引致的问题最严重。

赵佶继位的时候,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认为其轻佻不可以治国,但向太后力荐,并以宋神宗语驳斥反对派:“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六》)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这是赵佶统治政权的开始,在位共二十五年。

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

金军南下攻宋。

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独创“瘦金体”书法诗书画印四结合[1]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

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

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

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由于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本人又擅长绘画。

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

有一观点确定他的真迹有《诗帖》、《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

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

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

有词集《宋徽宗词》。

徽宗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

即位以后,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

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

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

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

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

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为高。

有如此优厚的待遇,加上作为书画家的徽宗对芙蓉锦鸡图画院创作的指导和关怀,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最为繁荣。

在他的指示下,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宋徽宗本人的创作面目并不象他要求画院画家的那样工谨细丽,而是偏于粗犷的水墨画。

传世作品中,有其签押的作品较多,但所画比较工细的,如《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翠竹双雀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等作品皆被专家认定为是画院中高手代笔之作。

只有藏于美国纳尔逊艺术...

宋徽宗是昏君吗?

宋徽宗(1082~1135) (北宋后第二没落皇帝) 中国北宋皇帝 ,画家 ,书法家。

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

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

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

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

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

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

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

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

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在位二十六年。

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

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宋徽宗的谥号是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真不知道这样一堆充满赞美的词汇,是南宋的礼官们如何想出来的。

乍一看这堆谥号,不知历史的人,也许出色的皇帝,但他虽然在做皇帝上没有什么成就,去在艺术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宋徽宗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

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

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

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

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

”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

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

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

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

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

公元1127年3月底, 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

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耻”。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

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

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

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

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

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要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并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

”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

宋徽宗哭着 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

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 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

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

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

有词集《宋徽宗词》。

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

即位以后,在政治上可谓是昏庸无能,但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

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

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

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

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

当时,画家的...

徽宗赵佶是怎样尊崇道教的?

徽宗赵佶,是北宋继真宗之后又一位以崇奉道教著名的皇帝。

他在位的 二十余年间(1100—1125年),北宋王朝的统治已陷入内外交困。

但是以 徽宗和蔡京为首的统治集团不是积极改良政治,克服危机,却变本加厉地排斥 忠良,任用亲信,大建园林楼阁,纵情享乐,并且狂热地崇奉道教,企图利用宗教 迷信活动神化其统治,挽救行将灭亡的北宋王朝。

徽宗即位之初,便开始“兴道”,宠信茅山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龙虎山第 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等上层道士。

到了政和、宣和年间(1111 一 1125年),他对道 教的尊崇达到高潮。

他效法唐玄宗和宋真宗,也编造所谓“天神托梦”的神话。

政 和三年十一月,徽宗自称梦见老君,告谕他:“汝当宿命,当兴吾教。

”同月癸未, 徽宗与蔡攸(蔡京之子)同去南郊祭天,行至南薰门,忽然问道:“玉津园东若有 楼台数重,是何处也?”蔡攸心领神会,随即上奏:“见云间楼殿台阁数重,既而审 视,皆去地数十丈。

”徽宗又问:“见人物否? ”蔡攸又奏称:“有道流童子持幡节 盖,相继出云间,衣服眉目历历可识。

”于是徽宗亲自撰写《天真降临示现记》, 记录此次天神降临始末,颁示天下,并在京师建迎真馆恭候天神来临。

政和六年(1116年),左道录徐知常推荐道士林灵素来见徽宗。

林原名灵 噩,人机敏而好大言,在徽宗面前自吹能“上知天上,中识人间,下知地府等事”。

宋徽宗在宠信林灵素,编造政治神话的同时,还有一系列扶植道教的行动。

首先是大兴土木,除为林建上清宝箓宫外,又将原在徽宗出生地京师福宁殿东 所建的玉清和阳宫,改名为玉清神霄宫,同时下令天下各州府所建天宁万寿观 也都改建为神霄玉清万寿宫,以供奉长生大帝君及青华帝君之神位。

由于“长 生大帝君”就是徽宗本人的神号,所以他对改建工作甚为重视,对一些修建不 力的地方官员给以惩罚,又亲自为京师神霄宫撰文书写《神霄玉清万寿宫记》, 刻碑立石。

各地宫观皆赐田产千亩,每一斋施动辄数十万缗。

又命各处道教洞天 福地皆修造宫观,塑圣像,因此而靡费甚巨。

宋徽宗怎么死的

宋徽宗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

靖康之难被俘虏之后,身为皇帝却成了阶下囚,实在是窝囊得很。

金国还将宋徽宗封为“昏德公”,将宋钦宗封为“重昏侯”,不是什么好的封号,作为俘虏,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他在金国的生活也是可想而知,精神上的折磨令他生不如此,眼看着自己的妻儿们被金人抢走却无能为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折磨了。

最终,赵佶因为长期的精神折磨,不堪重负而死。

扩展资料: 宋徽宗名赵佶,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文艺派皇帝,当皇帝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错误,他的才情全部都奉献给了文艺事业,绘画、书法、骑马、射箭、蹴鞠,每一项都是拔尖的,这样的人如果生在现代,说不定真的能够引领潮流的。

只不过生为皇家人,又被立为皇帝,还是将全部心思用现在这些事情上,对国家就实在是不负责任了。

《水浒传》中的宋江,历史原型也叫宋江,他就是在宋徽宗期间发动了农民起义,包括方腊起义,这两次虽然都被镇压了下去,但是女真族的兴起,却让宋朝面临着灭顶之灾。

到了宋钦宗时期,靖康年间,金兵攻破了都城东京,俘获了包括宋徽宗与宋钦宗、皇族、妃嫔、朝臣等在内的共三千多人回到金国,开启了南宋的屈辱之路。

参考资源来源:百度百科-宋徽宗...

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是皇帝吗

宋徽宗被俘后,新立宋钦宗, 结果又被俘 ——苦命的爷俩。

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

北宋王朝因他而亡,但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画家,也是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

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

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

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宋钦宗(1100~1156),中国北宋皇帝。

即赵桓。

1125~1127年在位。

初名亶,崇宁元年(1102)改名桓。

宋徽宋长子。

初封韩国公,后晋封京兆郡王、定王。

政和五年(1115)立为皇太子。

宣和七年(1125),金朝举兵南侵,徽宗下罪己诏,传位于赵桓,以稳定人心。

即位后,改年号靖康。

在李纲等主战派要求下,钦宗被迫下诏拒敌。

军民协力,挫败金兵对开封的围攻。

开封缓解后,派要员赴金营求和,接受屈辱性条件。

时数十万勤王军已至开封,他却依赖主和派,并罢黜李纲,涣散军心。

靖康元年(1126)金兵再南犯,攻破开封。

钦宗接受金朝条件,下令搜刮民财献敌,并令各州县投降。

次年。

被迫亲赴金营,被扣。

金兵大肆勒索掠夺后,俘徽宗、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携大量礼器、珍宝北去。

北宋遂亡。

他与徽宗先后死于金朝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北宋徽宗末年的九公主厉害吗?她的结局如何?她真的和金国和亲了吗...

一、注重写生的赵昌、易元吉 赵昌,是活动于北宋前期的院外画家。

赵昌擅画花果,兼工草虫,多作折枝花。

他初学滕昌枯,并善于从所观察的对象中寻找表现技巧,其画“俱得形似”,自成一家,自号“写生赵昌”。

据说他常常清晨朝露未干时,就在园中仔细观察研究花草形态,并直接调色描绘,由此看出他是一位追求写实和注重色彩表现的画家。

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认为他画的折枝花卉,其姿态多取法前人的定式,不够生动,但设色却极为精妙;而苏东坡认为:“赵昌花传神”,并写诗赞道:“何须夸落墨(徐熙),独赏江南工。

”将他与徐熙相比;还有些人则认为赵昌的画是“黄家”的傅色和徐熙的用笔相结合,画风接近于徐嗣崇。

上述评论虽属各家之言,却反映出赵昌在宋代画坛的影响。

易元吉,是活动于北宋仁宗、英宗时期的院外画家。

易元吉擅写獐猿,兼工花鸟蜂蝉。

据《图画见闻志》记载,易元吉最初专工花果,由于看到赵昌的花鸟画,十分叹服,自感难以逾越,从此立志改画前人未曾涉及的獐猿,并以此驰名。

他常到深山丛岭中去观察獐猿的习性,还在自己居舍的后面,挖凿池沼,布置乱石花木、竹丛芦苇,蓄养禽鸟山兽,穴窗观察,以求画笔之妙。

易元吉能做到如此潜心研究对象,其师法自然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米芾在《画史》中对易元吉的评价甚高,认为他是“徐熙后一人而已”。

由于易元吉在绘画上不同于媚俗的独特成就,故晚年终于被召至宫中作画,在画《百猿图》过程中染疾而亡(米芾认为是被宫中画家嫉妒毒死的)。

易元吉的画至今没有流传下来,根据旧题易元吉的作品分析,他的画风较接近于徐熙一派。

具体画法为勾染结合,以墨为主,设色淡雅。

特别是线条的运用,往往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笔法也不同,如画獐猿时精细飘逸,画树叶时宛转圆润,画枝干时顿挫遒劲,十分耐人寻味(见旧题易元吉作《蛛网攫猿图》,纨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超出陈规、开创新风的崔白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风阳)人,生卒不详。

崔白活动于宋神宗熙宁、元丰时期,他不仅擅画花竹翎毛,而且在“佛道鬼神,山林人兽”等方面也“无不精绝”。

神宗熙宁初年,当崔白还是院外画家时,他就因善于写生,并以画鹅及败荷凫雁而出名。

此时神宗赵顼初闻他的绘画才能,故命他与画院的另外三位画家为垂拱殿画竹鹤屏风各一扇,崔白画的屏风非常出众,因此神宗恩补崔白为画院艺学,可崔白性格疏逸放任,不愿在画院中受拘束,因此他竭力推辞,于是神宗出于“异恩”,恩许崔白可免去听从其它官员差遣,只听从圣命御召的特权,(见《图画见闻志》卷四《纪艺下》)至神宗元丰时期崔白已成为画院待诏。

关于崔白的画法画风史料中记述甚少,《图画见闻志》中称他的花鸟画“体制清赡”;(宣和画谱)则认为:自宋朝建立以来,画院的鉴定者,必以黄筌父子的画法做为标准,自崔白、吴元瑜的出现,这种格局开始转变。

由此可知,崔白以自己独特新颖的画风画法,使画院中延袭了近百年的只有“黄家”一派的格局成为历史。

在崔白之后,以从事新体花鸟画而闻名的花鸟画家还有崔悫(崔白弟)和吴元瑜。

崔自传世的作品有《寒雀图》、《双喜图》和《竹鸥图》三幅,其中《寒雀图》是风格特点最为鲜明的一幅。

三、皇帝画家赵佶赵佶(公元1082-1135年),即北宋徽宗。

他是中国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帝王,但在诗词书画方面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才艺。

他年轻时就爱好书画艺术,他在即位后曾自叹道:“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

”在他即位前为端王时,就向当时在其王府任职的吴元瑜学画,其画法还受到王诜、赵令穰的影响。

赵佶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能,尤以花鸟成就最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