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落花》
作者: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春宫怨》
作者: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宋词:舒亶《虞美人》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史达祖《玉蝴蝶》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甃,虫网阑干。
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隔苍烟、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元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春》元 白朴
春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送别诗 写景诗 叙事诗 励志诗 哲理诗 词 曲各两首
送别:《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也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版的)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写景:《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叙事:杜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一作却)见骨, 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 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 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 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 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 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 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 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 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
励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唐李世民《赠萧瑀》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吴承恩《西游记》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哲理:《商铭》 嗛嗛之得,不足就也, 不可以矜,而只取忧也。
嗛嗛之食,不足狃也, 不能为膏,而只取离咎也。
《盥盘铭》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 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蓬生麻中》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皆黑.
诗词曲各一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乌江》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曲:谁的梦,向天阙,冷月边关,狼烟走,牧笛来,不见大漠荒原。
谁的爱,让天下,万方奏乐,金银散,人心聚,还看绿水青山。
上下几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
纵横九万里,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拨动的和弦。
谁的梦,为江山盘点冷暖,日月歌,天地鼓,了断风雨恩怨。
谁的爱,情未了,古今流传,乾坤和,百姓乐,迎来太平人间。
上下数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
纵横九万里,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拨动的和弦。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请给我诗词曲,各一首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回答者: 千岛云 - 九门提督 十四级 3-14 16:57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相关内容 相关主题:诗词 一首体现愁思的诗词 体现思乡之情的诗词、对联有哪些? 写出可以体现苏轼豪放的诗词 有没有关于要体现自我个性的诗词 拜托大家帮忙找一下诗词.要求是这些诗词能体现一些几... 其他回答 共 1 条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你土地一样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痫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小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枝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7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把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谨的大地 伸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 北方 那个珂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 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 沙漠风, 已卷去 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 带来了恐怖, 疯狂地 扫荡过大地 荒漠的原野 冻结在十月的寒风里; 村庄呀, 古城呀, 山坡呀, 河岸呀, 颓垣与荒冢呀, 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 上身俯前 用手遮住了脸颊, 在风沙里 困苦了呼吸, 一步一步地 挣扎着前进…… 几只驴子 ——那有悲哀的眼 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 载负了土地的 痛苦的重压, 它们厌倦的脚步, 徐缓地踏过 北国的 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巳枯干了 河底已画满了车撤,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枯死的林木 与低矮的住房, 稀疏地 阴郁地 散布在 灰暗的天幕下; 天上, 看不见太阳, 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 逃亡到 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 而万里的黄河 汹涌着浑浊的波涛, 给广大的北方 倾泻着灾难与不幸; 而年代的风霜, 刻画着 广大的北方的 贫穷与饥饿啊。
而我 ——这来自南方的旅客, 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
扑面的风沙 与入骨的冷气, 决不曾使我咒诅;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一片无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崇敬: ——我看见 我们的祖先 带领了羊群, 攻着笳笛, 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 我们踏着的 古老的 松软的黄土层里, 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 ——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 几千年了 他们曾在这里 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 他们为保卫土地 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他们死了 把土地遗留给我们——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呀, 这国土养育了 那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 冬天的池沼 给W。
I。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 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冬天的池...
《诗词曲五首》原文 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简短的宋词,唐诗,元曲,各两首
蝶恋花①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 罗幕轻寒,③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点拨: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
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
“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
“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
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
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
“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
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
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即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词曲五首。
解释。
《诗词曲五首》参考译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参考译文】谪居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算来已有二十三年的时光。
怀念故人,徒然吟诵《》,此番归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恍如隔世,人事沧桑呵!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帆齐扬!病树之后,会有姹紫嫣红、万树春光!今日听到你的一曲高歌,令人意兴焕发,更有一杯美酒,令我精神豪兴、百倍增长。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参考译文】一支断戟沉落在江底,久远岁月也未能将它消蚀,把它磨洗一番,认出是三国时代的兵器。
假如东风不曾给予周瑜援助,大乔小乔两位夫人恐怕都会被锁进里。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参考译文】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参考译文】明月何时出现的呢?端起酒杯仰问上苍。
(又)不知天上的宫殿楼台,今夜是什么年月。
我(有心)想驾风前去,又怕琼楼玉宇的极高处,(我)耐不住那里的清寒。
(况且在那里)起舞只能玩赏自己的孤影,哪如在人世间(痛快)呢!月亮转过朱阁,低照着美丽的窗户,照着不眠的诗人。
不应有什么怨恨,(但它)为什么总是赶在(我)离别亲人的时候露着圆脸呢?(退而思之)人世本有悲欢离合,月亮总有,此事自古难以圆满。
只求亲人平安,千万里之外共赏此美月吧。
·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参考译文】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
西望长安,心神不定,感慨万端。
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萧条。
国家兴起,受苦受难的是黎民百姓;国家灭亡,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
望采纳,有问题可追问注:此答案已过验证你好,晓心99为你解答,如对你有所帮助,请采纳或给予好评,如有其他疑问,可以向我求助,O(∩_∩)O谢谢
古诗词曲大全有哪些?
古诗词曲大全有: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凤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元代民歌选自《水浒传》)3.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元.张可久《卖花声.怀古》)4.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线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混饨,葫芦提倒稳。
(元.张可久正宫醉太平.叹世)古诗词曲: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
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
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诗词曲的资料
诗词曲有关知识一、格律诗的类别格律诗一般有三类,即律诗、排律和绝句。
就字数来说,一般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六言律诗也有,但后来很少用,已基本淘汰。
律诗:八句,以每两句为一联进行声律和词性的对仗,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每联尾字必需用同韵群的字押韵,即八句四韵,也有首联起句就入韵的格式,叫首句入韵式,即成八句五韵。
颔联和颈联除了声律的交替和对仗外,词性也要以对偶句形式对仗;首联和尾联词性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排律:以律诗的要求,十句以上的格律诗叫排律。
绝句:四句两联,首句入韵式三韵脚,首句不入韵式两韵脚。
绝句最初叫截句,即截取律诗四句单独成诗之意。
一、二句词性不对仗,三、四句词性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前半部分;一、二句词性对仗,三、四句词性不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后半部分;一、二句和三、四句词性都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中间部分。
后因为截句再不可加句,只能是四句,就改称为绝句。
二、对联的基本原理对联是由律诗的颔联或颈联的形式单独提出来而成的一种联体。
它完全遵从律诗颔联或颈联的格式,包括声律的交替、对替和词性的对仗,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的定律。
所以说对联是律诗中的精华,也叫诗中之诗。
现代对联发展有九言以上的中、长联,但它基本的声律交替、对替、词性对仗、字数相等、内容相联、结构相称、节奏相应的六条就是律诗颔联或颈联定律的延续。
三、词、曲的律格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
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每首词都有词调名。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
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
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
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
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
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长短不一。
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
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求大量押韵(韵母a)的诗词曲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水槛遣心·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栖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