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感恩励志古诗词句
展开全部=========古文中经典的励志名言===============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12、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幽窗小记》 1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左传》 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21、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2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2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2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2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29、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
——杜甫 3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3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32、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
——刘勰
急需 对员工有激励的诗词 谢谢
展开全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 陆 游《病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卜居》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罗大经《鹤林玉露》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以上供参考。
...
请写一首关于学习励志的诗给我 谢谢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学习励志诗句。
——战国·屈原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7、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元未明初·施耐庵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励志诗句。
——宋·朱熹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14、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7、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1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19、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曹雪芹2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2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23、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清·魏子安24、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清·秋瑾2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27、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2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31、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3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5、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36、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清·杨继盛3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3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4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4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3、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4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46、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4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4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冯梦龙49、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晋·陶渊明5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51、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唐·李白5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5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5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5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5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5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8、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明·吴承恩5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0、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61、直如朱丝绳。
清如玉壶冰。
——南朝·鲍照6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63、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
——蒲松龄6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元·虞韶或者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鼓励女性的古诗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音】bǎo jiàn fēng cóng mó lì chū ,méi huā xiāng zì kǔ hán lái .【释义】是说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的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胜利【出处】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注:警世贤文是民间的俗语、警句 。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读音】cǎi dé bǎi huā chéng mì hòu ,wéi shuí xīn kǔ wéi shuí tián 【释义】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出处】(唐.罗隐) 峰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读音】chūn sè mǎn yuán guān bú zhù ,yī zhī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lái 。
【释义】园主人大概是怕我在园里的青苔地上印上屐齿痕吧,所以长时间轻轻敲击柴门也不肯开。
满园的美好春色关是关不住的,园里的一枝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了。
【出处】 南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音】zhǎng fēng pò làng huì yǒu shí ,zhí guà yún fān jì cāng hǎi 。
【释义】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引申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
【出处】唐朝 李白《行路难》
【劝人励志语录】请问有关励志的名言或古诗词让人振奋的谢谢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求赞美叶子无私奉献的古诗!!!谢谢!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是东晋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杂诗》八首之一,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 刘过《书院》,是说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即便书的 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3.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头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这句闽南俗语,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4.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歘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后人对这两句诗作过不同的解释,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举有三说,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
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
盖熟读则卷易磨也”。
三曰:“识破万卷之理”。
这三说,集中地反映了对“破”字的不同理解。
概括起来就是:突破、磨破、识破。
所谓:“突破”,即多读而“胸罗万卷”,就是说要博览群书。
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学,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
王充本人一生读书近一万三千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写出《论衡》这部伟大著作。
所谓“磨破”,即熟读而致“书破”。
孔子晚年读《周易》,竟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磨断,即所谓“韦编三绝”。
根据实际需要,先出一部分书籍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加深记忆,这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是经验之谈。
有书不读,束之高阁,书无异于废纸;读书囫囵吞枣,一览而过,“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读得再多又有何益? 所谓“识破”,即精读而透彻理解书中之理。
精读,一要抓住重点,宁精勿杂;二要深入钻研,务求精通。
“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
先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学必无所蔽而后可”。
意思是说,学习一定要达到没有迷惑不解的地步才可以。
如果读书不注意识理,漫无目的,一味多读,必然如郑板桥所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不论取“破”字的何种涵义,“读书破万卷”都是适用于专门搞学术研究的人。
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是“万卷虽多当俱眼”。
唐代的书,一卷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万卷书不过一亿字。
相当于现在32开本500页的书300本的文字量。
对于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这个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杜诗中的“万”字应取其非常多之意,即“多读胸有本”。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慨,使全诗的意境格外雄阔高昂。
“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
求七字励志诗!上进的诗! 谢谢
展开全部 ①大鹏展翅任翱翔,志向高远逐星光。
狂风暴雨只等闲,九天揽月凯歌扬。
②苦心人天不负卧心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③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求送别类古诗十首,谢谢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
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
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
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
高适于此自是作手。
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
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
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
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基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189.html?wtp=tt#5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9821.htm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111.htm送友人 (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http://baike.baidu.com/view/172276.htm饯别王十一南游(唐 刘长卿)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http://baike.baidu.com/view/383371.htm送友人(唐 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9247.htm#sub5767491送灵澈上人(唐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http://baike.baidu.com/view/576767.htm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 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http://baike.baidu.com/view/652864.htm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 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 (唐 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 贾至)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关于鼓励欣赏和赞美的诗句
1 繁星春水 诗歌精短而警策,如醍醐灌顶,足以使那些昏聩的头颅猛醒。
《春水》之一七四: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赏析] 这是一首极富哲理的劝勉诗。
诗歌开篇用呼告手法,采用倒装句式,劝勉青年人勤奋努力地学习,去“珍重的描写”自己的人生诗篇。
不要懈怠,不要蹉跎。
然后,用一拟人兼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原因,催人上进;因为“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啊!诗歌与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读到此,我们耳畔会油然响起古代那位哲人震聋发聩的警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而扬鞭催马自奋蹄,勤勉地去抒写辉煌的人生。
《 繁星春水》读书笔记 二十二岁的冰心发表了《繁星》和《春水》。
二十二岁时的青春是怎样美丽的呵。
她没有了花季的躁动与不安,磨去了尖刻的棱角,依旧是热情如火的岁月,却平添了几丝温柔和沉静。
这本书当中冰心多以花朵、小草、清流、、流星作为铺垫来诉说一个个藏匿在细心处的信念或是箴言。
看似温柔天真其实揭露了社会动荡时的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现象。
也许,冰心常常轻抚花瓣细数花纹静赏花艳倾听花开花合的细微声音,所以她的文章才如此细腻精致温婉馨香。
我往往是伴随着芬芳来品味她的文章和诗篇。
也许,冰心常常偷瞧小草的顽强与调皮,倔强与坚韧,她被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
所以她的诗篇让人感受到了她对信念的执著追求,对家庭幸福美好的渴望,对大自然中生意盎然的一切的一切的坚持。
她的文章有那么一股青春的热血在沸腾,还有少女年华时天真单纯的向往和感情。
也许,冰心常常浅淌溪流,惬意地泼洒着清澈的溪水,让圣洁的水沾湿她的百褶裙角,祈求水对她的祝福,让水没过她的脚腕。
所以冰心的文笔如此得清亮,如此 得透彻,仿佛把大自然的清新与纯洁注入了她的身体和灵魂。
她把一切都在洞悉,所有的伪装和逃避都逃不过冰心如同清流一样湛蓝的眼眸。
也许,冰心常常在午夜的露台上凝视灿烂的星辰,任自己的思绪在远古和现代游离,任自己的思绪飘荡在玄奥神秘的太空。
所以,她的文字就像那闪烁不定的晨星,瞬间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那光芒令所有人臣服,让所有人目不暇接。
也许,也许……众多的也许是因为冰心女士同自然融为一体。
她在享受自然的时候也使自己文字的无限魅力散发出来。
我喜欢她的诗篇,可爱小巧;我喜欢她的人,温柔沉静;我喜欢她的文笔,细腻清新;我喜欢《繁星春水》,因为其中蕴涵的爱让我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让我同冰心一样热爱家庭! 《繁星春水》有感 这是我完整地读过第一篇现代诗文,也是第一次读到冰心的作品,更是第一次读到《繁星春水》这篇动人的大作,读完之后,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忽然在我的脑子里晃动。
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字——冰心写的。
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诗词的韵律有什么区别。
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上口,给人的情趣更高。
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迷上了现代诗。
不信,您就听我说一说《繁星春水》这篇文章吧! 我们先看一看这一段话:繁星闪烁着——深蓝的空中,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话?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
而且,作者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作者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之爱”的追求。
你们看一句这么短的诗,可以体现出一种这么伟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写时,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
这还不算什么呢,你们再看这几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
她热诚赞美母爱。
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整体联想自然,读来委婉柔和。
在《春水》中,有那么一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告诉人们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人们应该热情地去迎接未来的美好的生活,创立自己辉煌的人生。
这也是诗人革命乐观,热情精神的写照。
总之,我觉得冰心奶奶的诗是在茫茫夜空中闪耀着晶莹亮泽的星星,是散落在忘河之滨的点点小花,永远散发出沁人的馨香。
《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汽笛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
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