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形容雪像柳絮的诗句

xiaoyunjishi 坐标: 160867 目录:/xing/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2、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3、对雪二首

唐代:李商隐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译文

雪旋转着扑进窗帘、飘过白墙,比柳的叶子轻而比霜重。

4、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5、咏雪 / 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描写“秋天芦苇”的诗词有哪些?

1、《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唐 白居易)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2、《风雨晚泊》(唐 白居易)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3、《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唐 常建)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4、《太公哀晚遇》(唐 常建)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猎时。

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

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

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迟迟知天车,快快悟灵龟。

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

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

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

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

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

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

5、《西河》(宋 曹豳)今日事。

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

无情莫问江水。

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堕泪。

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

岂无人,高卧闾里。

试问安危谁寄。

定相将,有诏催公起。

须信前书言犹未。

6、《南乡子》(宋 吴潜)野思浩难收。

坐看鱼舟度远洲。

芦苇已雕荷已败,风飕。

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

犹及家山一半秋。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

有底欢娱有底愁。

7、《晚泊牛渚》(唐 刘禹锡)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8、《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唐 白居易)忽忆两家同里巷,何曾一处不追随。

闲游预算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

花下放狂冲黑饮,灯前起坐彻明棋。

可知风雨孤舟夜,芦苇丛中作此诗。

9、《江楼夜别》(唐 许浑)离别奈情何,江楼凝艳歌。

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

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

10、《夜泊永乐有怀》(唐 许浑)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

形容雪像柳絮的诗句

描写芭蕉,梧桐,紫燕的古诗词

代赠 作者:【李商隐】年代:【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忆江南四季风春风暖。

羞杏探红墙。

紫燕翻飞装雅士,粉蝶曼舞拌娇娘。

夹岸柳丝长。

罗绮翠裁春晓颐,风香帘卷碧妆丝,归来去兮紫燕昵。

慵起闲愁依枕簟,怯闻清曲曳魂诗,良宵辜负花落空。

画梁紫燕,对对衔泥,飞来又去。

想佳期、容易成辜负。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关于洞庭湖的诗词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关于洞庭湖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诗句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

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

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 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

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

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

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翻译】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春夜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

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翻译】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谓。

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翻译】 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潇水和湘水缓缓北流入洞庭。

不能回家乡,只能在万里之外做返家之梦。

离家远游之客五更梦醒,更加寂寞忧愁。

不用打开书套http://www.slkj.org/a/24285.html,只想登上酒楼。

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

《别舍弟宗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翻译】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

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

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

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

其全文诗句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www.slKJ.org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登岳阳楼》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

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翻译】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喻雪的诗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赞美芦苇的诗词有哪些?

诗词如下:1. 先秦:佚名《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2. 唐代:杜甫《蒹葭》: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译文: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

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

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

3. 今:余亚飞《咏芦苇》: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4. 唐:白居易《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译文:风刮着,雪像小米一样落下,芦苇间淅淅索索5. 唐:许浑《江楼夜别》: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译文:蕙兰秋天露水多,芦苇荡夜里风大。

6. 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空影渡鹓鸿,秋声思芦苇。

译文:鹓鸿的背影远去,在鸟鸣声中思念起那片芦苇荡。

7. 唐:贾岛《雨后宿刘司马池上》: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译文:雨声拍打芦苇的声音,荷花的香气绕灯而来。

8. 唐:黄滔《别友人》: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译文:梦里一直挂念着潇湘,思念那片烟水茫茫的芦苇花。

9. 唐:顾在镕《题光福上方塔》: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

译文:夜深更响,惊动了芦苇里的钓翁。

10. 宋: 曹豳《西河 和王潜斋韵》: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译文:关河万里寂静无人,明月直射芦苇荡。

芦苇在古诗中的意象:芦苇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其特定意蕴 ,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 ,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 ,综观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大致代表以下几种情怀:1. 悲秋伤怀:人生如四季, 秋就好比人生的中年 ,它成熟浑厚 , 走过青年 、迈向老年 。

中国人称年岁为春秋 , 比起生长期的春 、以肃杀为心的金秋以其丰厚、深广给人带来更为细腻的生命体验 , 所以 , 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 。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人们用通过有季节特征的客观物象获得直观的时光感知成熟往往伴随着衰颓 , 生物在秋季成熟 ,也在秋季凋零 ,草叶黄 , 西风劲 ,萧瑟一片 。

而芦苇作为一个生命体 ,也有着自然的感召力 ,青青的苇叶变得苍黄不堪 ,苇叶上夏季的晨露也在此刻凝结为白霜 ,只有蓬松的芦花在秋风中 ,摇曳出几分诗意。

2. 漂泊无依:中国古代讲究安土重迁 、背井离乡、羁旅远游向来是规避灾难性事件的最后选择 ,远游的人们或迫于生计 ,或迫于战乱、王命 , 被动接受这一漂泊的生活方式 , 中国古代的远游者却很难达到心灵的放逐 ,出于无奈 ,他们在异乡漂泊 , 难以在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中达到通脱。

故乡是人生旅程的起点、终点 , 异乡终究是驿站 ,在心灵的羁绊中, 求索而终至无解 。

因此, 这类诗词中往往弥漫着孤独、迷茫的情绪 。

漫长的羁旅生涯中 ,芦苇这种随处可见的湿生禾草容易让人想起家乡的苇丛 。

而秋日素色蓬松的芦花犹如内心的惨淡迷茫 ,伫立江边 , 对仕途的茫然未知 、 对家乡的绵绵思念 , 随滔滔江水流向遥不可知的远方 , 江水苍天。

3. 闲情隐逸:闲情是何时成形的?大约是魏晋南北朝 , 扪虱清谈的名士将边缘化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演化为具有超越意味的审美文化 。

而究其思想根源大约可追溯至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游于艺" ,它是中国古代士大夫调节处与出的一种方式 。

它强调的心灵与艺术的关系 ,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 , 因闲发情 、以情寄闲 , 而将个体人格与精神气质放到山林田渚中张扬的隐逸文化显然是自然与心灵发生关系的典型代表 。

闲情隐逸成为士子带有皈依色彩的精神故乡 ,而在这类诗词中总能见到芦苇的身影。

描写沙棘的诗句

没有赞美沙棘的古诗词,描写樱桃的古诗词如下:1《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五代: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2《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宋代: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3《满江红·点火樱桃》宋代: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4《一剪梅·舟过吴江》宋代: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渡 一作:度。

桥 一作: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青春》唐代:韩偓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和芦苇有关的诗词

1,《苇丛》作者:翁洮 -唐得地自成丛,那因种植功。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倒影翘沙鸟,幽根立水虫。

萧萧寒雨夜,江汉思无穷。

2,《芦苇》作者:王贞白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

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

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

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

未织巴篱护,几抬邛竹扶。

惹烟轻弱柳,蘸水漱清蒲。

溉灌情偏重,琴樽赏不孤。

穿花思钓叟,吹叶少羌雏。

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

朗吟应有趣,潇洒十馀株。

3,《西河·和王潜斋韵》作者:曹豳-宋今日事。

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

无情莫问江水。

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

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

岂无人、高卧闾里。

试问安危谁寄。

定相将、有诏催公起。

须信前书言犹未。

4,《风雨晚泊》作者:白居易-唐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 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5,《江际》作者:郑谷-唐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 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描写长发飘飘的诗词和句子

1.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2.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觑。

——韦应物《咏琥珀》3. 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采霞,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常建《古意》 4. 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春榭笼烟暖,秋庭锁月寒.松胶粘琥珀,筠粉扑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