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赠别二首》
唐代: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2、《赋得北方有佳人》
唐代: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译文:
她向来有独来独往的名声,自认有倾国倾城的容貌。
修长的眉毛宛如柳叶,艳丽的面容好似盛开的桃花。
金钏随着手腕的摇动发出响动,腰间的玉环因为舞步转换而发出鸣声。
彩色的腰带与纤细的腰肢相得益彰,红色的衣衫衬着华丽的织成更加鲜艳。
料想到(观舞者)的知遇之恩有多么重要,更觉得自己舞动的腰肢分外轻盈。
3、《青青河畔草》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
河边的草地草儿青绿一片,园中茂盛的柳树郁郁葱葱。
站在绣楼上的那位女子体态盈盈,她靠着窗户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
她打扮得红装艳丽,伸出纤细白嫩的手指扶着窗儿向远方盼望她的亲人。
从前她曾经是个青楼女子,她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才成了游子的妻子。
不想游子远行在外总是不回来,丢下她一个独守空房实在难以忍受寂寞。
4、《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5、《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形容女孩慢慢长大的诗词有哪些?
《赠别·其一》 作者: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解】: 1、豆蔻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韵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 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评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
第一首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
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
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
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春天的花卉很多,为什么杜牧独独选用豆蔻花入诗呢?在红白豆蔻诸色花中,以红豆蔻花为最美,花芯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清人有诗云:“结就同心芯,因标连理枝”,一向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其次是此花在未盛开时显得非常丰满,俗称“含胎花”,因而又被喻为少女的象征。
“来时豆蔻初含芯,别后菖蒲又着花”,后来好些咏豆蔻的诗,大多含有这个意思。
...
形容女孩漫漫长大的美好诗词
1、《遣怀》(唐)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七夕》(唐)李贺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形容身边的人渐渐远离生疏的古诗词
1. 《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 《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3.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一夜繁花落尽,我将要远走天涯。
送君心灯一盏,临别依依;从此相见不如怀念。
4.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1. 《夜归鹿门山歌》作者:孟浩然翻译: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 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 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 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
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 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2. 《岁暮归南山》作者:孟浩然 翻译: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归隐到南山中我那破旧的草庐。
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
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
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形容一转眼孩子长大的古诗词
1,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释义: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2,少年不学待何年,长大无成莫怨天。
——孙应求《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书示及门之作》释义:少年的时候学习,将要等到什么时候学,等到突然长大没有成就,就不要怪老天。
3,小儿渐长大,终岁荷锄?—— 赵孟睢短飧级氖追钴仓甲肥鸵澹盒『⒆咏ソコご罅耍训勒瓯匙懦啡ヌ锢锔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