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Anna 坐标: 130470 目录:/xue/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精选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今年有幸去了北师大,北大和清华,进入北师大映入眼帘的是它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样走进清华赫然写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而走进北大蔡元培老先生的塑像前永远都会摆放着鲜花,瞻仰他的人络绎不绝,何也?德高望重,人格魅力!三个最高学府都秉承着一个理念“以德治教”!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德是什么?无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如果把它比喻为一张桌子,德就是它的四条腿,德没了,桌子也就垮掉了。而做为人师,是否有德关乎到一个国家是否有德,所以北京大的教训时刻提醒着毎一个未来的老师们,不但要为学人师,更要行为人范!据说启功曾有个校训须知就是 :
一、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二、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
三、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包括淘气的和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四、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样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样下场?你还年轻但站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的佩服。
五、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会问什么。自己研究几个月的一项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时间讲的。
六、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七、要有教课日记。自己和有某些优缺点,都记下来,记下以备比较。
八、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堂上表扬。
九、要疏通课堂空气,你总在台上坐着,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打哈欠,或者在抄别人的作业,或看小说,你讲的多么用力也是白费。要在座位行间走走。讲课时,写了板书之后,也可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的板书效果如何,也看看会记不会记。有不会写的或写错了的地方,在他们座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兴趣,不怕来问了。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短短九条告诉了我们们做一个有德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是在每一个细微的行动之中,启功老先生的九条我们每一做老师的都在做,但我们做好了吗?我觉得我没有,最起码我是两个我,一个我想这么做,一个我事实上很难去做好。一条条来对照,第一条,我们面对的,感情是是否做到了不对立呢?是否曾经那么那么讨厌过某个呢?这需要我们要有良好的素养才能做到的!第二条,我们都曾试图不胡乱偏爱某个,但有时主观上就会设定了一个标准不自觉的偏爱了学习好的孩子,而又不自觉地去讥诮了所谓落后的孩子,这需要教师要有豁达的胸怀,这做到了吗?我没有,但我会努力!而第三条第四条似乎很容易做但又是最难做好的,能做好第三条需要我们要懂得发现的闪光点,而更多的老师偏偏吝啬于表扬夸奖甚至夸奖夸奖就变成了批评……第四条是需要我们要有极大的耐心,做一个一生不发脾气的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在这方面我肯定是失败的,因为对经常发脾气甚是大发脾气,你呢?第五第六条第七条告诉我们只教给知识是远远不够,要研究教学的方法,要用足够的学识征服。所以足够的学识,风趣的言谈,也是教师的一种德。而且是必须的,试想一个一问三不知的老师怎么会信服呢?首先学为人师,才能行为世范,所以一个有德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第九条,似乎也很容易,但真正能做好的没有几人,这需要一个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放弃每一!一个小小的动作我们都去做了吗?当看到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们,我们可能就懒得做了,我们懒一点可能就会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所以勤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个老师应俱备的德!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启功老先生的九条其实诠释了什么是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即:满满的学识,较高的素养,豁达的胸怀,高度的责任感,细致入微的爱心。一个教师只有怀揣着“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梦想,那么中国的教育才会真正地崛起,这或许就是民国以来中国出现众多大师的原因,期待着历史重现且有所超越,那么让你我每一个老师们去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一理念吧,师德的提升是老师的使命,也是国家的使命,启功老先生告诉我们它不是空谈,而是在真真实实的毎一个细微的行动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