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班六房【sān bān liù fáng 】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2、三长两短【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出处 明·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3、三朝元老【sān cháo yuán lǎo 】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出处 《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4、三从四德【sān cóng sì dé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出处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5、三番五次【sān fān wǔ cì 】番:遍数。一再,多次。
出处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萧条旅馆,个月期程,不蒙放参。”
古代四大名楼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蓬莱阁 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
岳阳楼:岳阳楼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湖南省北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名冠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就坐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门城头。
滕王阁:滕王阁巍然耸立于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素有“江西第一楼”之称。
蓬莱阁:蓬莱阁位于烟台市西(一小时车程),坐落在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
那些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诗歌
如崔颢,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
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
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云纹、花草。
这一组建筑、君山为中心而构成的巴陵胜景。
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颠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1984年底建成,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是整整100年,胸襟开阔,诗兴大发、刘禹锡,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
岳阳楼内陈设别具特色。
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戚戚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举目四望,视野开阔,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曲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位于湖南省北部,层层风格不相同、水,吟诗、作赋。
”新楼要雄伟多了,加了层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
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
一、二楼各嵌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一楼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品,造型奇伟,“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
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取名“黄鹤楼”,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正对武昌旧城区司门口;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
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不愧为“洞庭天下水,处于穿过长江大桥的京广铁路和分路引桥之间的三角形地带内。
新楼5层,高51.4米,合称";二楼所嵌雕屏为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廊等建筑。
有一个诗碑廊,高达15米、三层、飞檐,令人心旷神怡。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
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为传世一级珍品,字型方正、笔力雄浑。
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
12个飞檐,檐牙高啄(似鸟嘴在高空啄食)。
虽较黄鹤楼故址离江远了些,但因山高楼耸。
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岳阳楼高21。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膝王阁,中间以4根大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周围绕以30根木柱,结为整体,很快将这千古名楼化为灰烬,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黄鹤楼大观空前,无与伦比。
名楼多传说,钢筋混凝士仿古结构。
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研究准备,终于1981年7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告知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正要提笔写诗时。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李白、白居易、贾岛,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
古黄鹤楼“凡三层,岳阳天下楼”。
岳阳的岳阳楼,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名冠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就座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门城头。
岳阳。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
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生意兴隆。
过了10年,道士复来、亭。
岳阳风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钟于岳阳一楼。
以岳阳楼、李白、白居易等。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飞檐、纯木结构。
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
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状如蜂窝玲珑剔透。
古籍里载述,岳阳楼“纯木结构、技法多变、独具匠心,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
整个楼的建筑,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
攒尖顶,层层飞檐。
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
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轩、碑廊、山门等建筑。
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将成为位于我国心脏地带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岳阳楼为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岳阳古称“巴陵”,宴客、会友,岳阳天下楼”的盛誉,四望如一。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
历代的名人如崔颢,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熠熠生辉。
1988年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久经沧桑,风大火猛,殃及城楼,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
重建黄鹤楼的问题,闻名遐迩,素以“洞庭天下水,屡毁屡修。
现在看到的岳阳楼,崔颢提诗在上头”。
崔颢提诗、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楼共五层,高50.4米,没有用一道巨梁,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
三楼所嵌雕屏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
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建诞生的历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
急!关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一. 活动背景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反映古代生活的文言文,所选的几篇文章体现了历史巨人的风采,如陈涉、唐睢、孔明等。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是在学习这几篇文章的基础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探寻伟人古迹,学习伟人精神,让学生经历一次头脑的洗礼,唤醒他们心中对成功的渴盼。
二. 活动目标 1、开发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伟人的经历、业绩,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3、阅读伟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英雄豪情、爱国热情,以及他们的开阔胸怀。
4、通过对本地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探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活动重点 通过学生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四、课时安排 在课前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用一课时开展活动成果交流评议活动,用一课时写作。
三. 课前准备 提前两周在班级内布置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
第一组同学通过书报、影视、网络等搜集伟人生平、经历、业绩等,组长根据组员的搜集,精选出十名伟人,将他们的资料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有能力的同学也可制成Flash动画,着重展示伟人们求学、创业的艰辛和他们坚韧不拔的努力。
组员配合组长完成制作课件的工作,每人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及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准备在课上交流。
第二组同学通过网络、书刊等搜集伟人的名篇名作,不理解的地方尽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组长在组员的搜集材料的基础上,精选出五位伟人的作品,(根据作品的篇幅,可以酌情增减人数)配上写作背景、注释等,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以备课上展示。
(制作课件时应有所侧重,主要能体现伟人思想或是主要经历的作品。
) 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可以将搜集的材料互相参照一下,如果两个组搜集的材料是关于同一个人的,就由专人负责将搜集到的材料组合到一起,制作成的课件就是一个人从生平、经历到作品的完整展示。
第三组同学主要查找当地伟人的资料。
我们学校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大枣园村,村内有条著名的牌坊街,据说是为当地的一名清官王懿及其子孙所建,古色古香的牌坊屹立了几百年,仍不失其庄严,王懿家族的故事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但由于距离学生们时代较远,大部分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因此要求第三组同学利用这一次机会或是访问当地老人,或是采访李沧区相关领导,为同学们讲述牌坊的故事,并借此查询本地其他历史上有记载的伟人及其主要事迹。
以上工作由各组长负责,领导、督促本组人员完成。
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找老师帮助。
另外,为使学生方便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课代表和微机老师联系,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到微机室去,请微机老师指导、帮助学生制作。
上述活动进行中,课代表在班级中调查各组的准备情况,将各组情况反馈给教师,协助教师制定好活动方案,编写发言稿。
四. 活动过程 : 1. 教师宣布活动要求:上台展示成果的同学要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对于其他同学的提问礼貌回答,如果对提问的问题解决不了,应主动承认并请有能力的同学解决;台下听讲的同学要尊重发言的同学,在同学发言过程中保持安静,不随便打断同学发言,不乱起哄,有问题时应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方可发言。
2. 请第一组同学展示搜集成果,并请第一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在搜集材料过程中的感想、体会。
3. 请第二组同学展示成果,解说自己搜集到的名篇名作,在展示作品时,其他同学关于作品有疑问或是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由第二组同学负责解答,第二组同学应着重讲解涉及伟人思想或主要经历的作品,对于伟人的爱国热情或是不同凡响之处要着重讲明。
4. 请第三组同学展示成果,因为第三组同学走出了校门,因此在展示成果结束后请他们讲述一下搜集材料的过程(搜集的方法、采访的人物、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等,主要培养其他同学扫除畏难情绪,大胆走向社会。
),并交流收集过程中的感想、体会,其他同学有疑问也可以提出。
5、全班同学展开大讨论,说说自己最欣赏或最崇拜的伟人,或者评价一下某位伟人的做法或思想,也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感想等,小组内讨论后在班级内交流,不同看法可以同时提出。
6、老师评价、总结这次活动。
(评价同学表现、材料的搜集及制作情况、评价同学讨论后发言情况,有过于偏激的情况或观点,教师应给于正确引导。
) 7、老师布置作文,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提示及要求: 可以从某个伟人的名言中提炼出观点,写成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可以评价某个伟人,结合其主要经历和作品来谈。
要求:言之有据,观点鲜明。
可以根据搜集到的材料,通过自己想象,编写伟人某个时期的生活故事。
要求:想象大胆,情节合理。
如果要你选择一位伟人和他对话,你会选择谁,想说什么。
要求:内容充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另外,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挖...
爱国人士的事迹
爱国人士 文天祥(1236—1283) 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
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宋 理宗宝佑时进士。
官至丞相,封信国公。
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
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
他晚年的诗 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诗词选: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颜杲卿 常山义旗奋,范阳哽喉咽。
胡雏一狼狈,六飞入西川。
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鋋。
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
陈毅(1901~1972年)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字仲弘。
四川省乐至县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回国。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
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
同年 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
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
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 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诗词选: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 余日, 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 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中心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中心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诗词选: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享年85岁 ,南宋诗人。
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 诗的成就为最。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 强烈的爱国主义基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 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诗词选: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
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
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诗词选: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元代的诗人有谁?
1、胡天游(1288—1368)元代诗人。
名乘龙,以字行,自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
岳州平江人。
7岁即有诗名,少时有进取之志,中年以后,隐居自乐,拟《述志赋》以明志。
晚年值无末兵乱,生活困顿不堪,下田耕种,忍饥劳作。
其诗多苍凉悲壮,略少修饰,论者以为可与虞集等人之作媲美。
诗多于兵乱中散佚,今存《傲轩吟稿》1卷。
2、戴良(1317—1383),字叔能。
元代著名诗人。
浦江建溪(今浙江省诸暨市马剑镇)人。
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
后至吴中,依张士诚。
又复泛海至登莱,拟归元军。
元亡,隐居四明山。
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
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
待罪之日,作书告别亲旧,仍以忠孝大节为语。
次年,卒于狱中。
或说系自裁而逝。
诗文多为悲凉感慨、颂扬与怀念故元之作,寓磊落抑塞之音。
曾学医于朱丹溪,学经史古文于柳贯、黄溍、吴莱,学诗于余阙,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诗文并负盛名,其诗尤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神姿疏秀,亦高出一时”。
著有《春秋经传考》、《和陶诗》、《九灵山房集》等。
《明史》有传。
3、王冕(元朝著名画家、诗人)(1287年~1359年)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
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
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
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
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明史》有传。
4、张宪(元代诗人)(约公元1341年前后在世)字思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初前后在世。
家于玉笥山,因号玉笥生。
学诗于杨维桢,最受赞许。
少时,负才不羁,慕鲁连子为人,不治产业,誓不娶、不归乡里,故年逾四十而犹独居。
曾到京师,纵谈天下事,被视为狂生。
至正甲午(1354),以布衣上书辩章三旦公,公奇之,列置三军之上。
出奇料敌,言一一中表。
为某官,非其志,弗就。
乙未(1355)春,冦复陷常、湖,又以书干苗部总兵,不能听,辄去。
后还富春山,混迹僧人中。
晚为张士诚所招,署太尉府参谋;迁枢密院都事。
元亡,变姓名为佛家奴,周游四方,不娶妻,不返乡里。
后到杭州,寄食报国寺,终日书不离手,以老终身。
宪著有《玉笥集》十卷,常携此集自随,卧则以之藉首。
《四库总目提要》评称其作“磊落肮脏,豪气坌涌。
” 5、陈高(1315—1367),元代诗人。
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 。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
仕至庆元路录事,不足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
有文集行世。
陈高诗文格调高,尤其是在1363年平阳失守之后,仓皇出走,所作诗,都是在“困厄颠沛之馀,触物兴感”(《子上自识》),与杜甫逢乱之后所作的诗一样,沉郁顿挫。
与元末东南粉饰太平、无病呻吟的诗风截然不同。
名作《感兴七章》及《霸思》等,皆惩创时事,步武杜甫。
他用诗文为乡贤等人“塑像”,如《怀昆山诸乡友六首》,写了陈刚、郑东等流寓在杭嘉湖一带的平阳名人。
他与林景熙一样,与众多的方外之士交往,所写诗文,成为不可多得的宗教文献,如《散木轩铭》,就是为无用师所撰,黄公望为无用师画了《富春山居图》。
1991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历代小品大观》,选刊了陈高的《栖云巢记》。
济南三大名胜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期间,将由我来接待你们,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使你们在济南玩的开心,过的愉快,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全称广成,北望大明湖,面积约158亩。
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拳”。
趵突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泉水一年自己都恒定在18摄氏度左右,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的大门就是趵突泉公园的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打字为1959年郭沫若写的,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门假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应门修建假山吗?这是古代造园艺术的一种手法——障景,也就是说,以山为主,迎门迭石,似透非透,成为公园门口处的自然屏障,与石后的溪流形成环水行之势,同园中其他的景物相分离。
这座假山的石块全部采用济南南部山区,石质、色泽纹理都可以同江苏无锡太湖石相媲美。
假山下有一山洞,洞顶和入口处全部采用大块石,用悬挂的手法形成逼真壮观的景色,洞壁顶上又留出适当的空隙,便于采光和空气流畅,此乃济南假山中的佳作,受到园艺家的极高赞誉。
过了晴雨桥,大家再往前走,我们看到的这块石姿优美,纹理自然,高四米和重八吨的龟石了,它最初为元代著名散去家张养浩收藏,张养浩快自然山川,弃官归隐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此龟石有“皱、瘦、透、秀”的特点,在此与它合影,取长寿延年的吉祥之意, 请大家随我一起前往,我们来到的是马跑泉,为什么叫马跑泉呢,据说北宋时期抗金将领关胜的战马刨除来的,故此而得名,相传关胜是梁山泊的农民起义将领,是济南总兵刘豫的部下,骁勇善战,金人南侵时,誓死不降,奋力抗金再一次激战中,口渴无水,十分难耐,他的战马仰天长啸,前踢奋力刨地,泉水夺地而出,后人为纪念此泉,称它为马跑泉。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漱玉泉景区,“漱玉泉”三个字为已故的济南书画家关友声的手笔,“漱玉泉”三个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时候常把女子的牙齿称之为“玉”女词人李清照常在此梳洗而得名,另一种说法为李清照由著名的《漱玉集》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而得来的,说的哗哗的泉水洗玉石。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李清照纪念堂,建于1979年,纪念堂两旁是郭沫若先生写的对联。
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说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联是“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之遗风”是对其诗作成就的赞扬,称她所在的《漱玉集》和伟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先生手书的。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父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是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学多才,其母也是一位状元的孙女,知书达理,李清照自小受双亲的熏陶启发和诱导,再加上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成为当时十分出名的文学家,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婚后两人的生活十分美满幸福,相互支持,恩恩爱爱,作诗填词,研究金石书画,购置古籍字画,靖康之难之后,北宋灭亡,宋五朝南都,李庆忠偏于江南,李清照夫妇被迫南下,在途中赵明诚病死,晚年的李清照一直过着无依无靠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中渡过了余生,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乱为分界点,前期多是歌咏自然,赞美生活,夫妻恩爱的词,后期的词多是以抒发亡国之死,家国之忧,苦叹凄苦人生命运的内容。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有着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局婉约派之首,称易安体。
再往西走,我们就来到了金线泉,金线泉同黑虎泉、珍珠泉、趵突泉并成为济南四大名泉。
“金线”的形成,是由于两岸泉水相对涌流,流势均衡。
当太阳照射池底,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出一条聚成的金线,金光闪亮,像游丝一般,忽隐忽现,蜿蜒多变,老金线泉的金线现在已经难看到,新金线泉的金线,也必须是在水势旺盛,阳光照射角度恰当时候,才能看见,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曾经有幸看到金线泉的金线,而元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却多次而不得,深深地遗憾。
在继续往西走,我们就来到了尚志堂,尚志堂也叫做金线书院,由金线泉而得名,旧时指官家或者私人藏书讲学的地方,尚志堂院中在中了许多玉兰树,有白玉兰和紫玉兰因此又被称为玉兰书院。
每当玉兰花开放的时候,芳香扑鼻。
大家注意到院中的太湖石了吗?它叫做“待日峰”,原为张养浩收藏,在一点五米左右高的石身上,布满了圆月形或弯月形透洞数处,每到皓月高悬之夜,石形在月光的照射下, 引入石前的池水中,更显得玲珑剔透,秀美无比。
出尚志堂的西行,就到了泺源堂,泺源堂前有抱厦,突出水面,栋梁彩缓,黄瓦红住,形体雄伟,大家请看抱住上的石刻:“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
”此句为...
秦皇岛的有来及历史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
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这里属孤竹国辖领,延续千年之久。
著名的“古之贤人”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
司马迁的《史记》中,人物传记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伯夷叔齐列传》。
今天,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层岩叠嶂、绿树环抱的六音山中,还存有“夷齐读书处”的遗迹。
一些史学家也认为孤竹城就在今天的卢龙。
公元前7世纪,孤竹联合异族山戎攻打周王的同姓诸侯国——燕国。
应燕庄公之邀,取得诸侯国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一举灭掉了孤竹国。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卢龙县境内。
战国时期,秦皇岛一带属燕国辽西郡。
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很快使拥有“碣石之饶”的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当时,燕国已经建立舟师,与齐国“合纵”抗秦,并“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史记》)。
可见,那时就已经开始了求仙活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之后,秦始皇曾五次出巡。
公元前215年,第三次出巡“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史记》)。
羡门、高誓是居住在海中仙山上的神仙,手中有长生不老之药。
过去,人们常说,秦始皇来到碣石,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东渡扶桑的故事也因此而世代相传。
其实,他在碣石还做了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业,即是他借入海方士带回的“亡秦者胡也”五个大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下决心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对北部边境的骚扰。
他派大将蒙恬首先打退了匈奴的进犯,然后征调民夫50万,在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宏伟的长城工程。
正因为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碣石之行,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求仙寻药,而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
也许,碣石因秦始皇驻跸而得名秦皇岛。
在以秦皇岛为中心的广大地域里,发现的多处秦皇行宫遗址,正是始皇东巡至碣石的历史明证。
秦始皇和其后的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到过碣石。
可是,碣石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被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争论了一两千年,至今还争得不亦乐乎。
其实,他们只是对碣石所在的具体地点各持己见,对大致的区域却没什么分歧。
这大致的区域就是在今天的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北戴河区金山嘴、鸽子窝,海港区东山“求仙入海处”和辽宁省绥中县姜女坟一带。
近年来,这些地区也陆续发现了秦汉行宫遗址。
看来,碣石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以今天秦皇岛市为主体的地区,可以称之为“碣石地域”。
只要你到了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就可以说你已经有了“东临碣石”的经历了。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之后,从烟台芝罘“并海北上”,来到了碣石。
如今,在北戴河莲蓬山的冈峦之上,还存有汉武台的遗迹。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凯旋而归,来到秦皇岛,观沧海,看日出,心情舒畅,踌躇满志,写下了大气磅礴、流传千古的四言诗《观沧海》。
1954年7月下旬,毛泽东来到北戴河。
在此之前,他从北京曾给先期到达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纳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
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
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
”毛泽东还挥毫书写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两首诗。
毛泽东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 毛泽东曾经对人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臣,这个案要翻。
(孙志升《大雨落幽燕》)。
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一段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今天,曹操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一个白脸臣,而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魏武帝曹操是在秋天来到了秦皇岛。
金秋时光,天高气爽,鱼肥蟹满,瓜果飘香。
秋天的秦皇岛,秋光秋色,五彩缤纷,到处充满诗情画意。
曹操选择了一个好季节,好季节让诗人触景生情,才思迸发,写出了千古名句。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来到秦皇岛,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他“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春日观海》。
唐太宗是在春天来到秦皇岛的。
秦皇岛的春天,清新温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嫩柳吐绿,芳草萋萋,桃花绽放像火一样红,天空晴朗像海一样蓝,那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有人想来秦皇岛旅游,真该学一学唐太宗,当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的时候,就背起背包,吟咏着唐太宗的诗句,向着大海,缓步走来。
北魏、北齐时期,也都先后修过长城,今天,在秦皇岛市的北部山区和孟姜女庙还能见到...
四大名著好词好句,越多越好
好词:翻波跃浪 吐雾喷风 寻蛇拨草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洗心涤虑芥纳须弥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蕴楞严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恶气遮漫削职为民 笑逐颜开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用兵如神 倚草附木咬定牙根 义胆忠肝一帆顺风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眼花心乱 压肩迭背 压肩叠背亚肩迭背 眼疾手快 一箭之地一箭之遥 雨零星乱 走头无路雨零星散 一马当先 远亲不如近邻饮泣吞声 有钱有势 斩头沥血猿啼鹤唳 有头有尾 一五一十杳无踪迹 有眼不识泰山以终天年 执鞭坠镫 真才实学赃官污吏 众虎同心做好做恶 诈不及 坐立不安捉摸不定 朱甍碧瓦壮气凌云 自取罪戾 主情造意指手画脚 遮天蔽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好句:1、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
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
——《水浒传》2、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3、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4、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
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
5、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水浒传》6、你这猴头!快去救你的师傅吧。
7、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水浒传》8、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9、天尽头,何处有香丘?10、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11、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12、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
13、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14、乱哄哄你发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作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15、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16、篱牢犬不入。
17、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漏网的活鱼,乘水势翻身冲浪跃。
不分远近,岂顾高低。
心忙撞倒路行人,脚快有如临阵马。
——《水浒传》18、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
19、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
——《水浒传》20、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掊净土掩风流。
21、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
——《水浒传》22、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水浒传》23、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
——《水浒传》24、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25、茜纱窗下,我本无缘。
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26、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27、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28、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29、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30、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水浒传》31、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32、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水浒传》33、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可恨的是假文墨,没奈何着一个“圣手书生”,聊存风雅;最恼的是大头巾,幸喜得先杀却“白衣秀士”,洗尽酸悭。
34、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水浒传》35、既生瑜,何生亮。
36、堂悬敕额金牌,家有誓书铁卷。
——《水浒传》37、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38、悟空,罪过罪过,你又杀生了。
39、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40、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漏网的活鱼,乘水势翻身冲浪跃。
不分远近,岂顾高低。
心忙撞倒路行人,脚快有如临阵马。
4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2、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
疏财仗义更多能。
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
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冰月双清。
及时甘雨四方称。
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43、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
44、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水浒传》45、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46、这人吹弹歌舞,刺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水浒传》47、只好刺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
——《水浒传》48、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49、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50、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
51、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
——《水浒传》52、人无刚骨,安身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