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藏品
想知道大英博物馆藏品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美到让人心痛
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个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今朝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历久陈列的约有2000件,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汗青,包罗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说到大英博物馆,馆藏之雄厚是让人不得不祭奠的,然则它的馆藏珍品起原却在必然水平上会让我们的心里非常矛盾。例如,大英博物馆内的木乃伊藏品是除去埃及之外世界排名第一的,那么起原天然不问可知。而说到馆藏的中国国宝,就更让人不由想起那些不胜回首的汗青。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馆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第一句话是如许写的:“中国人缔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长的文明……”▲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馆这是一个世界顶级艺术品群集地,汇集了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希腊、罗马和东方艺术的文物宝库,在大英博物馆,你看到的是全人类文明的精辟。望着陈列的稀世至宝,恍惚间仿佛来到了中国的故宫。徜徉个中,如同穿越中国上下五千年时空地道。
▲有名的易县辽代三彩罗汉三彩罗汉背后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长远的辉煌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女史箴图》是目前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向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如今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摹仿,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
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主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东晋 顾恺之(传)《女史箴图》(唐摹本)英国国度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远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般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在英国国度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至宝中,有两件是中国的顶级国宝。一件是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另一件是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长远的辉煌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
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查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区域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个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抢掠的文物最多。敦煌壁画宋瓷明瓷清瓷这些精彩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怀想起那些遥远的记忆,一个民族文明的记忆,先祖的记忆。好多中国参观者看着那些祖先的佳构会不由自主地感伤:何时归桑梓?
一位参观过大英博物馆的中国人曾写道,参观这里“使人想起圆明园那场大难的大火、莫高窟前英国‘冒险家’抢掠的车辙和两百年来中华瑰宝流失国外的沉浮跌宕”。其实,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埃及、希腊和罗马等绚烂文明的遗物,何尝又不是有着雷同的命运。敦煌的“王道士”因为泄露了藏经洞而备受国人怪罪,记者在大英博物馆里却仿佛看到“王道士”的影子活着界各地都有,不独为中国特产。鲁迅曾说,不克自保者也保不住祖先的遗物,单单怪罪“ 王道士”对反思珍爱文化遗产是远远不敷的。或许我们更该做的是经由这些中华文明的伟大瑰宝,让更多人感触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东方文明的答复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民族的瑰宝可以获得充沛的正视和传承。起原:收藏报
博物馆被盗:英国一博物馆明清文物失被窃
精选的博物馆被盗:英国一博物馆明清文物失被窃英国一博物馆明清文物失被窃,系今年第六起博物馆被盗案澎湃新闻记者 肖永军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4月17日凌晨,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被盗,数件中国明清文物遗失,其中包括玉器、瓷器和黄金制品在内的一系列明清文物被偷走。被盗文物包括明早期的猴抱桃玉雕,明代成套十四件黄金带銙和清代玉鸳鸯等。博物馆人员称,此次被劫损失惨重,博物馆将因此闭馆至五月五日,随后将筹资来修复这次盗窃造成的损失。


14块金块(明朝初期)
据英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17日凌晨,英国巴斯市东亚艺术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失窃,数件中国明清文物遗失,其中包括玉器、瓷器和黄金制品在内的一系列明清文物被偷走。被盗文物包括:一只抱着桃子的玉猴(明朝初期)、玉鸳鸯荷花(清朝)、紫檀镶花锦盒(清朝)、14块金块(明朝初期)等。

一只抱着桃子的玉猴(明朝初期)目击者报告说,在凌晨1点20分左右,位于贝内特街的博物馆发生了闯入事件。警方在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赶到现场,但已来不及了。警方称,“从偷盗的物品和偷盗的速度以及现场分析来看,四个蒙面小偷是有计划地施行了本次作案,他们从博物馆一楼破窗而入,之后乘坐一辆深色SUV脱离。目前仍在逃逸。”
博物馆方面称,此次被盗损失惨重,大呼这些无价之宝“拥有无法衡量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该博物馆将因此闭馆直至5月5日重开,随后筹措资金修复这次偷窃行为所造成的损坏。
据了解,东亚艺术博物馆是英国仅有的一家专心于了解和赏识东亚及东南亚艺术与文明的博物馆,1993年开始对公众开放。馆内保藏以中国艺术品为主(也藏有少量来自日本及韩国的艺术品),藏品包含陶器、玉器、铜件等。博物馆内2000件永久珍藏品大多数源于中国,时代跨度7000年,从公元前5000年至今。收藏的部分中国竹刻及木刻艺术品可谓整个欧洲同类藏品中的精华。

紫檀镶花锦盒(清朝)
无独有偶,就在近日,美国密苏里州历史博物馆里一对名叫“圣路易斯市”和“天塔”的19世纪的宝石皇冠被盗,还是工作人员在周一的例行检查中发现。
美国密苏里州历史博物馆被盗走的皇冠澎湃新闻了解到,这已经是进入2018年3、4月份以来,全球有公开报道的第六起博物馆美术馆被盗事件,其他四起为:
2018年3月份,一名女子进入多伦多的Gardiner博物馆,偷走了一块上面印有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Yoko Ono)题词的石头。3、

美国密苏里州历史博物馆被盗走的皇冠2018年4月初,盗贼破窗潜入法国西部城市南特的多布雷博物馆。尽管触发了警报,但他们还是带着那只装着布列塔尼安妮之心的6英寸椭圆形盒子逃脱了。当地时间2018年4月14日,社交媒体爆料称,俄罗斯知名宇航员加加林使用过的一个气压舱在莫斯科地区一博物馆被盗。而在国内,4月8日,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某美术馆的一尊“齐天大圣木雕”被盗。
另外,从去年至今,全球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的展品屡屡被盗,以下就是几起被盗事件的公布:2017年3月27日,一枚重达100公斤的金币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博德博物馆被盗。它的面值是100万美元,实际价值已达到400万美元。2017年12月底,一名美国男子从费城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展出的一个兵马俑上折断并盗走一根手指。此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018年1月10日晚,两名窃贼半夜撬门闯进山东烟台莱阳市区一所美术馆内,将30余幅字画盗走。
英国巴斯市东亚艺术博物馆从以上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博单位的失窃事件中,不少博物馆的安防系统仍有待提高。以中国而言,虽然中国博物馆防盗能力已经大幅提高 ,但是在2017年4月到9月的全国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中,得到了一组最新数据:国家已经排查各类文博博物馆单位23万多个,共查出各类文物安全隐患2.1万多处,能够立查立改的是9507处。
2.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想知道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英国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而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却很多都是我们中国历史文物,当年大英帝国时期,四处掠夺,造就了现在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虽然由于空间的限制,很多藏品都没能公开展出,但是展出的文物也都是惊人的。
一、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埃及木乃伊
一、

英国大英博物馆62号和63号展厅,展出来自埃及的木乃伊,据说数量远超过埃及的博物馆,感觉都有点嘲讽的意味。埃及木乃伊作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种类丰富,除了有成人的木乃伊之外,还有儿童和猫的木乃伊,这里的木乃伊绝大部分包裹完整并施以彩绘,但也有的被打开了包裹,完全暴露在空气当中。
二、现存最早的摹本——《女史箴图》
二、

英国大英博物馆中的《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摹本,也是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都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是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古院收藏,另一幅被作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展出。它本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但是侵华战争的时候被盗走,成为英国藏品。
三、消失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罗塞塔石碑
三、

英国大英博物馆4号展厅中的罗塞塔石碑,也是英国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石碑制作与公元前196年,碑上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三种文字,上面书写的是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诏书。近代考古学家根据罗塞塔石碑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的意义与结构。
四、草纸上的画——《亚尼的死者之书》
四、

《亚尼的死者之书》,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这是距今3200年前画在草纸上的画。亚尼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是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时代的。这幅画作为陪葬品放在亚尼的墓中,全长二十四公尺,用长达六十章的篇幅,描绘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约定事项。收藏家佛里斯班士于1887年在尼罗河中游克索西岸的墓室中发现,是众多以草纸记录的《死者之书》当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称为古埃及美术中极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观的明白表现。
五、劫后余生——罗马时代的宝石玻璃器皿
五、

70号展厅的波特兰花瓶绝对不容错过,你能想象在两千年前就能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宝石玻璃器皿吗?值得一提得是,这个被认为是罗马时代留存下来最好的玻璃器皿之一,在1845年的2月7日被一个疯子打碎了。化为200多块碎片,后来虽然被修复,仔细观察后,瓶身上的裂缝还是依稀可见。
六、英国最老公民——林道人
六、

50号展厅中的“林道人”可能是英国最老的公民之一了。1984年人们在林道沼泽地中的泥炭沼里发现了这具2000年前的木乃伊,并从此为他起名为彼得马什。林道人很可能是当时被用作活人祭祀的贡品!
七、中国陶瓷——大维德花瓶
七、

大维德花瓶,可能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器物,其顶部附近的铭文表明它们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351年。1935年,珀西瓦尔·大维德爵士分别从两个收藏家手中买下它们,令这对花瓶重聚。
八、遗失的“明珠”——敦煌壁画
八、

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大英博物馆就藏得1.3万件,中国现存仅三分之一,此外,国宝级的中国波罗密佛经的最早版本、宋罗汉三彩像、宋明名画、45卷《永乐大典》等都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据说如果加上1973年并入大英图书馆的部分,该馆收藏的中国书刊有6万多种。
九、新晋表情包——路易斯西洋棋
1.

路易斯西洋棋由82枚雕刻精美的棋子组成,据说可能出自于12世纪的挪威,它们是在苏格兰的外赫布里底群岛中的路易斯岛被发现的。其中的棋子“皇后”因为神似漫画“妈妈再打我一次”而爆红。而这次巡展也让上海观众有幸见到这些“网红”棋子,不知看完这套棋子,还能好好的直视它们吗?
十、神之右手——阿拉伯铜手
十、

初见这只手,小编被它超写实的构造所震惊。大小如同真人的手掌,五指自然伸展,指关节褶皱刻画精细,连同手背凸起的神经都分布的那样合理。这只铜手同样是此次百物展的重点关注项目,它的手背上刻着古老的铭文,是由能工巧匠以手为模使用失蜡法用铜铸成供奉给神。然而,人们争论的焦点在,这只手如果是死后奉上,那么它的主人是否希望能借自己的右手,请神明为灵魂指引正确的方向,如果是生前奉上,这样惨烈的供奉又是向神祈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