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
——榜书常用词句
博雅达观、笔歌墨舞,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
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
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
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惠风和畅、
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
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
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
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
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
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
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
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天道酬勤、天朗气清、
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唯善是宝、
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
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
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悠然雅静、怡然自得、
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
书法用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
、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
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
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
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干支(岁阳、岁阴)
甲子(阏逢困敦)乙丑(旃蒙赤奋若)丙寅(柔兆摄提格)丁卯(强圉单阏)戊辰(箸
雍执徐)已巳(屠维大荒落)庚午(上章敦戕)辛未(重光协洽)壬申(玄难)癸酉(
昭阳作噩)申戌(阏逢阉茂)乙亥(旃蒙大渊献)丙子(柔兆因敦)丁丑(强圉赤奋若
)戌寅(箸雍摄提格)己卯(屠维单阏)庚辰(上章执徐)辛巳(重光大荒落)壬午(
玄敦戕)癸未(昭阳协洽)甲申(阏逢君滩)乙酉(旃蒙作疆)丙戌(柔兆阉茂)丁亥
(强圉大渊献)戊子(箸雍困敦)己丑(屠维赤奋若)庚寅(上章摄提格)辛卯(重光
单阏)壬辰(玄执徐)癸巳(昭阳大荒落)甲午(阏逢敦戕)乙未(旃蒙协洽)丙申(
柔兆君滩)丁酉(强圉作噩)戊戌(箸雍阉茂)已亥(屠维大渊献)庚子(上章困敦)
辛丑(重庄赤奋若)壬寅(玄摄提格)
?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
——书法创作用语五百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url=]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
运)[/url]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十字联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十字联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残阳。
(梁启超集宋词句)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曾国藩)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曾国藩)无多事无费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
无私蓄无私器同惜公物;或劳心或劳力勿作游民。
(陈垣)月满西楼独鹤还自空碧;日烘晴昼流莺唤起春酲。
(梁启超集宋词句)水殿风来冷香飞上诗句;空江月堕梦魂欲渡苍茫。
(梁启超集宋词句)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
(释弘一)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
(汪退谷)克已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必果勿以小而不为。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屡回头最可惜一泛江山。
(梁启超集宋词句)和马牛羊鸡犬豕交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陶行知)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蝴蝶上阶飞风帘自在垂。
(梁启超集宋词句)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梁启超集宋词句)信古不迁也是昔贤知己;流阴若寄无为今世贤人。
(集兰亭序字)独上西楼天淡银河垂地;高斟北斗酒酣鼻息如雷。
(梁启超集宋词句)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
宿鹭圆沙又是一般闲暇;乱鸭斜日古今无此荒寒。
(梁启超集宋词句)笑索红梅香乱石桥南北;醉眠芳草梦随蝴蝶西东。
(梁启超集宋词句)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鸾境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梁启超集宋词句)满地横斜梅花正自不恶;一春憔悴杜鹃欲劝谁归。
(梁启超集宋词句)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集文选句)磨古墨石碑初榻新牛橛;临野渡竹室小如老鹤巢。
书法常用诗词对联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榜书常用词句博雅达观、笔歌墨舞,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惠风和畅、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天道酬勤、天朗气清、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唯善是宝、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悠然雅静、怡然自得、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
书法用语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四、干支(岁阳、岁阴)甲子(阏逢困敦)乙丑(旃蒙赤奋若)丙寅(柔兆摄提格)丁卯(强圉单阏)戊辰(箸雍执徐)已巳(屠维大荒落)庚午(上章敦戕)辛未(重光协洽)壬申(玄难)癸酉(昭阳作噩)申戌(阏逢阉茂)乙亥(旃蒙大渊献)丙子(柔兆因敦)丁丑(强圉赤奋若)戌寅(箸雍摄提格)己卯(屠维单阏)庚辰(上章执徐)辛巳(重光大荒落)壬午(玄敦戕)癸未(昭阳协洽)甲申(阏逢君滩)乙酉(旃蒙作疆)丙戌(柔兆阉茂)丁亥(强圉大渊献)戊子(箸雍困敦)己丑(屠维赤奋若)庚寅(上章摄提格)辛卯(重光单阏)壬辰(玄执徐)癸巳(昭阳大荒落)甲午(阏逢敦戕)乙未(旃蒙协洽)丙申(柔兆君滩)丁酉(强圉作噩)戊戌(箸雍阉茂)已亥(屠维大渊献)庚子(上章困敦)辛丑(重庄赤奋若)壬寅(玄摄提格)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书法创作用语五百句
颜体书写的廉政书法对联
形容书法的成语有: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矫若惊龙、入木三分、颜筋柳骨、龙蛇飞动、游云惊龙、行云流水、铁画银钩、鸾飘凤泊形容书法的诗句有:●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五言对联书法作品革命诗词
书法一般都很注重气势气魄(包括运笔、内容、页面布局……)。
所以气势磅礴以及放荡不羁、超然洒脱的诗词适合书法,简单说就是:内容豪放大气的诗词。
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浪淘沙·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范仲淹《渔家滶》、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长征》《卜算子·咏梅》……《大风歌》、《将进酒》、《短歌行》、《使至塞上》……望采纳...
对联故事:联语诗言改文章
联语诗言改文章楼晓峰那年到朋友家串门,令郎正伏案学习,我兴致所致,为他撰写一副对联:此日寒窗为学子;明年序第占鳌头。
朋友爱好书法。
除夕,朋友将这副对联书写了贴在大门上。
第二年高考,令郎果然考取全县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朋友相信预言,说儿子高考夺魁是应了我那副对联内容的好彩头。
转眼又是年底,朋友乔迁新居,有人给他送来了几副恭贺对联。
可是朋友左看右看,总是怀念我去年为他创作的那副老春联。
我开导说:“一副春联只能用一次,一旦时过境迁,就需要重新更换内容,重新书写”。
朋友还是若有所失,对此我灵机一动,将原来那副联语改了四个字,又在前面续上两句,变成了一首绝句:朗哥内秀质风流,柳暗花明有理由。
昨夜寒窗为学子,今朝序第占鳌头。
第一联是前因,第二联是后果,意思是令郎才华横溢,高考夺魁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要是朋友将此写成书法,既可以装裱留存,还可以照顾他的恋旧情结。
转眼又到了夏天。
晚间到朋友家串门,见朋友栽植10年的铁树首次开出了茂盛的鲜花。
朋友指着花繁叶茂的铁树说:“这不正中了你去年‘柳暗花明’的预言吗?”再过一年,朋友仕途升迁去了外地。
突然一天他来电话,说我俩合璧的那个条幅(就是那首由楹联修改成的绝句)因久藏于抽屉,最近发现竟然被耗子咬碎做了安乐窝,要我重新为他写点什么,好让他有个精神寄托;顺便告知令郎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这回我是发狠心不干了,因为我从来都不迷信预言,更反对别人将我夸做什么神明先知。
但是朋友说话更狠:“既然有了两次灵验的现实,要是这第三次你不肯赏脸,则证明你心胸狭窄,对我心生嫉妒。
”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束手就范。
“至于内容嘛,老生常谈可能会‘时过境…….迁’,但是也不能完全忘恩……负义……”朋友如此交代。
我听懂了,朋友是在开导我:内容即要有所传承,又要有所创新,所谓“与时俱进”吧。
想到令郎考上研究生乃是人生大喜!于是故伎重演,思来想去,顺着旧作扩写了四句,把原先的绝句改写成一首七律:朗哥内秀质风流,柳暗花明有理由。
昨夜寒窗穷物理,今朝序第占鳌头。
书山捷足还驰马,学海雄心再泛舟。
何惧征程千万里,人生求索不言愁。
朋友看了百般满意:“这正是我想说而又无法说出的那个意思……”如今诗坛若海,诗集如水,寥寥几个汉字,几句诗文,能够博取人家如此真诚的首肯,我还顾忌什么“灵”与不“灵”呢。
清朝九位帝王书法对联,你更喜欢谁
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
顺治帝第三子。
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光最长的天子。
此联是康熙御书赐赉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的,张是《康熙字典》总裁官,他为官慎重清廉,远避势力,为康熙帝所重用。
从联语可见康熙帝对张玉书的赞扬之意溢于言表。
康熙用笔结字肥厚饱满,时出苏轼笔意,其字雍容中正,极具帝王之气候。
小人温其如玉; 风雅卓尔不群。
乾隆(1711年-1799年) 乾隆自幼就承受汉族传统文明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明涵养很高,在朝后也十分重视文明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
他关于书法的癖好和倡议,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决心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
大学士梁诗正等赞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
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
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
又复品鉴精严,研讨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
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 共看延喜联双珏; 恰称先春贮五辛。
嘉庆(1760年-1820年) 清代诸帝皆长於书法,这开始得力於严厉的文明教育传统。
在书法作风上,从康熙、雍正、乾隆直到嘉庆,其间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大约都不处於董其昌、赵孟畹姆冻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