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有关大别山的诗句

yanluofu 坐标: 157327 目录:/you/

大别山

年代: 宋 作者: 彭天益

江汉西南万里来,双流合处耸崔巍。

神鳌载得蓬瀛去,金粟擎将世界回。

《汉阳》

年代: 宋 作者: 林頵

西来汉水接江流,大别山前旧沔州。

看到夕阳无尽兴,一行飞鹭下汀洲。

《郎官湖》

年代: 宋 作者: 刘谊

滚滚长江水,苍苍大别山

古今人老尽,山水镇长闲。

《送王端公充荆湖北路转运》

年代: 宋 作者: 夏竦

锦衣骢马好还家,大别山边汉水斜。

霜简位高增意气,金章恩重有光华。

几程蛮徼云藏驿,一棹荆江月照沙。

多少朝簪鬓成雪,愿君休访楚山茶。

《题李白郎官湖》

年代: 元 作者: 范梈

当时郎官奉使出咸京,仙人千里来相迎。

画船吹笛弄渌水,何意芳洲遗旧名。

唐祠芜没知何代?惟有东流水长在。

黎侯独起梁栋之,仿佛云中昔轩盖。

南飞越鸟北飞鸿,今古悠悠去住同。

富贵何如一杯酒,愁来无地酹西风。

大别山高几千尺,隔城正与祠相值。

青猿夜抱月光啼,挂在东湖之石壁。

黎侯本在斗南家,枕戈犹自忆烟霞。

只拟将身报天子,不负胸中书五车。

昨者相逢玉阙下,别来几日秋潇洒。

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系著青骢马。

君今归去钓晴湖,我亦明年辞帝都。

若过湖边定相见,为问仙人安稳无。

有关大别山的诗句有哪些?

1.《送王端公充荆湖北路转运》 宋 夏竦锦衣骢马好还家,大别山边汉水斜。

霜简位高增意气,金章恩重有光华。

几程蛮徼云藏驿,一棹荆江月照沙。

多少朝簪鬓成雪,愿君休访楚山茶。

2.《天柱一峰擎日月》 唐 白居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风雷。

玉光白桔香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3.《天柱山》 唐 李白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

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4.《大别山》 宋 彭天益江汉西南万里来,双流合处耸崔巍。

神鳌载得蓬瀛去,金粟擎将世界回。

5.《汉阳》 宋 林頵西来汉水接江流,大别山前旧沔州。

看到夕阳无尽兴,一行飞鹭下汀洲。

6.《郎官湖》 宋 刘谊滚滚长江水,苍苍大别山。

古今人老尽,山水镇长闲。

有关大别山的诗句

千里跃进大别山上句诗

这不是诗句。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1947年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

尔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后来用“狭路相逢勇者胜”(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来形容此次进军的艰险。

...

革命老区的大别山

大别山为革命老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红安为中心的大别山区是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无数热血男儿走上了不屈的抗争道路。

长征会师后的8万红四方面军主力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1948年,刘邓总部在天堂寨脚下的九资河召开战略部署会议。

从鄂豫皖这片大别山里走出了共和国二任国家主席,一位元帅、和三百多位开国将军。

有诗为证: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抗战结束后,共产的主要根据地仅仅是在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而不是长江以北,地形,最终惊异地发现,大别山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武汉和南京的正中间,武汉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如派遣一支部队控制住大别山,意味着东可取南京,西可取武汉,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

这一天才的发现,具有一招定乾坤的军事价值,蒋介石统治中国的局面也从此进入到土崩瓦解阶段。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月,毛泽东派遣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开始南下,而国民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于黄河渡口进行佯动,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于郓城以东地区钳制国民军整编第5、第85师等部西进配合,刘、邓率4个纵队先期跳出合围圈南进,然后越过陇海路,以第1纵队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3纵队为左路,第2、第6纵队掩护中原局、野战军指挥机关为中路,向大别山疾进。

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12个旅为第1梯队、以8个旅为第2梯队,先后尾追刘邓大军;另以4个旅在许昌、漯河等地侧击,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通警察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

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

这时刘邓果断做出决策,抛弃所有重型武器装备,自断后路,全速前进。

17日,刘邓大军胜利通过黄泛区。

此时蒋介石突然意识到,刘邓大军此行并非小股共军南串,而是针对大别山有备而来,他们一旦进入大别山,毛泽东打南京武汉如探囊取物,这时蒋介石迅速集结大批军队围追堵截,但为时已晚,从24日夜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隐身于大别山了。

此段故事史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关于此举对国共二和未来中国的意义,也许当时只有毛泽东和蒋介石二人知道。

事实上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共二的战略均势随即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国民统治区日益缩小,共产的则日益扩大,此后仅二年时间,就结束了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

而一代伟人邓小平也就此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

写青城山的诗句

1、《游青城山》 年代:【宋】 作者:【白逊】 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

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

2、《再题青城山》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

3、《青城山》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敕使穿云破湿苔,水边坐石更行杯。

翩翩野鹤飞如舞,冉冉岩花笑不来。

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

平明绝顶穷幽讨,更上青城望一回。

4、《阆中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 》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

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

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

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5、《谒青城山》 年代:【送】作者:【赵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