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与quot松quot有关的诗句

Imani 坐标: 158685 目录:/yu/

关于松树的诗句

1、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2、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4、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5、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8、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

9、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10、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11、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杜甫《古柏行》

12、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1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14、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15、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白居易《赠王山人》

16、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17、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

18、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杜甫《古柏行》

19、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20、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赠元绂》

21、松柏何须羡桃李。——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2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23、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皇甫松《古松感兴》

24、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韩溉《松》

关于松的诗词

【欹松漪】 作者:顾况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

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唐诗看“松”在我国?璐醋魇飞希?幸桓霾永没曰偷氖贝??蔷褪翘瞥?T谔剖?醋鞯墓?讨校?幸桓鲇篮悴凰サ奶獠模?蔷褪俏颐浅古往今来,松一直为世人所厚爱,求诸唐诗,俯拾皆是。

如王昌龄《过华阴》,杜甫《谒真谛寺禅师》,韩愈《山石》,孟郊《游终南山》,白居易《夜归》,又《余杭形胜》,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松”的身影,随处可见,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诗人们两眼所视,满目青松,尽在有意无意之中。

在诗人们的笔下,松的坚贞、孤直和高洁跃然纸上。

贾岛堂弟无可的《松》,有一种“苍翠远惊人”、“自与九霄邻”的气慨;王睿的《松》,则体现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一特性。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箜篌谣》),“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等。

松的高大形象令人敬仰,难怪韩愈在《醉留东野》中,叹言“自渐青蒿倚长松”了。

松树,是值得人们赞颂的,尤其是小松、新松,更需要人们的百般呵护。

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种境界,则与宋词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齐己在《新栽松》中,对“冉冉出蓬蒿”的新松,也寄予“千年待尔高”的愿望。

然而,松树并不总是幸运。

白居易在《涧底松》中写道:“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读了这首诗,谁能不为那些怀才不遇、命运坎坷的“寒俊”们叹惜呢?人才难知,更让人感到荐贤的可贵之处了。

白居易另一首《赠卖松者》:“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

”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其中寓意都表明,统治者弃而不用,是人才产生退隐心理的重要原因。

隐者情操与松的关联,更不胜枚举了。

遍觅唐诗,贾岛《寻隐者不遇》、《寄山友长孙栖峤》,常建《宿王昌龄隐居》,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李商隐《忆住一师》,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朱庆余《闲居即事》,许浑《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太上隐者《答人》……无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无忧的情趣和境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更是显得出奇的幽清明净。

在这一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甚者到了“无松不成诗”的地步。

其实,隐者的行为,并不全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的佳趣雅兴,也不全是“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孤寂寡淡。

李白以《赠孟浩然》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而孟浩然在《岁暮归南山》一诗中提到:“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是呵,谁真心情愿隐居山林,空对青松白云?多因世事艰难,不得已而为之。

松风白云、高风亮节的背后,隐含着莫大的空虚和无奈。

人们喜爱松树,除了观松,自然还有种松,除了写松,还有画松。

王维“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皇甫冉“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这是种松的。

题画诗很多,有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杜甫的《戏为双松图歌》,朱湾的《题段上人院画古松》,李洞《观水墨障子》等。

皎然在题画诗《观裴秀才松石障歌》说:“此中势与真松争”,“对之自有高世心”。

专门描述画松的诗歌中,当以景云的《画松》最为有名:“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画中的松树,栩栩如生,依稀能辨。

真松也罢,画松也罢,诗人们见松生情,对松咏怀,依然是兴致勃勃。

我爱我“松”,自是对松多了一份关注。

但愿这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无愧于松的风格矣。

参考资料:http://www.wsjk.com.cn/gb/paper21/52/class002100001/hwz221605.htm

与"松"有关的诗句

与松树有关的诗句

1、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魏晋·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2、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杜荀鹤《小松》译: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3、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译: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

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4、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唐·李群玉《书院二小松》译: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

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5、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唐·李商隐《题小松》译: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

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

6、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唐·成彦雄《松》译:大夫松,名气高扬,古今赞赏它的人无数!但是它却仍闲于苍茫的山巅,显得十分的出众!等到山头安静下来的时候,只看到悬崖孤松之上,悬挂着一轮残阳和几片飘渺的云朵!7、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译: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8、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唐·李贺《五粒小松歌》译: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9、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魏晋·刘桢《赠从弟》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1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现代·陈毅《青松》译: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11、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唐·张九龄《答陆澧》译: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春天已经来临,不知这种美酒你到底酿造了多少呢?12、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译: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13、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译: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14、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译: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15、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唐·李白《山人劝酒》译:苍劲入云的青松,落拓开朗的商山四皓。

有关松;竹;梅的诗词

描写松的古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描写竹的古诗: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幌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