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芙蓉》李世民
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
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
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
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
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
《咏乌代陈师道》李世民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
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七夕宴悬圃二首》李治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
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
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
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
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李隆基
端拱临中枢,缅怀共予理.
不有台阁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内,拜手明庭里.
誓节期饮冰,调人方导水.
嘉声驰九牧,惠化光千祀.
时雨侔昔贤,芳猷贯前史.
伫尔颂中和,吾将令卿士.
《摊破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空结雨中愁.
回首渌波三峡暮,接天流.
《书灵筵手巾》李煜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句》李煜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
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菩萨蛮》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好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鸳鸯梦.
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题金华宫》徐氏
碧烟红雾漾人衣,宿雾苍苔石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包佶
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
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苏颋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
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忽背雕戎役,旋瞻获宝祠.
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欢惬更伤此,眷殷殊念兹.
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
中作壶觞饯,回添道路悲.
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
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
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
《孤烛叹》徐彦伯
切切夜闺冷,微微孤烛然.
玉盘红泪滴,金烬彩光圆.
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
相思咽不语,回向锦屏眠.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徐彦伯
夕转清壶漏,晨惊长乐钟.
逶迤纶禁客,假寐守铜龙.
予亦趋三殿,肩随谒九重.
繁珂接曙响,华剑比春容.
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愿言乘日旰,携手即云峰.
《饯唐永昌》徐坚
郎官出宰赴伊瀍,征传駸駸灞水前.
此时怅望新丰道,握手相看共黯然.
《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置舍利塔歌》徐坚
伊川别骑,灞岸分筵.
对三春之花月,览千里之风烟.
望青山兮分地,见白云兮在天.
寄愁心于樽酒,怆离绪于清弦.
共握手而相顾,各衔凄而黯然.
《咏欧阳行周事》孟简
有客西北逐,驱马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
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荡漾,即日相交欢.
定情非一词,结念誓青山.
生死不变易,中诚无间言.
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
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
白日欲同居,君畏仁人闻.
忽如陇头水,坐作东西分.
惊离肠千结,滴泪眼双昏.
本达京师回,贺期相追攀.
宿约始乖阻,彼忧已缠绵.
高髻若黄鹂,危鬓如玉蝉.
纤手自整理,剪刀断其根.
柔情托侍儿,为我遗所欢.
所欢使者来,侍儿因复前.
抆泪取遗寄,深诚祈为传.
封来赠君子,愿言慰穷泉.
使者回复命,迟迟蓄悲酸.
詹生喜言旋,倒履走迎门.
长跪听未毕,惊伤涕涟涟.
不饮亦不食,哀心百千端.
襟情一夕空,精爽旦日残.
哀哉浩然气,溃散归化元.
短生虽别离,长夜无阻难.
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
丈夫早通脱,巧笑安能干.
防身本苦节,一去何由还.
后生莫沈迷,沈迷丧其真.
《真慧寺》裴度
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
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
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
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
《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裴度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
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
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
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
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
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
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
澄澈连天境,潺湲出地雷.
林塘难共赏,鞍马莫相催.
信及鱼还乐,机忘鸟不猜.
晚晴槐起露,新雨石添苔.
拟作云泥别,尤思顷刻陪.
歌停珠贯断,饮罢玉峰颓.
虽有逍遥志,其如磊落才.
会当重入用,此去肯悠哉.
《相和歌辞•采莲曲》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杂曲歌辞•少年行》张籍
少年从出猎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
独到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铛.
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倡楼醉.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
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古诗春晓的手语视频
侯门似海: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
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
但后来他的姑母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颐。
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颐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一片柳荫下徘徊,崔郊趁人不注意,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她: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后来,一个记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下来给于颐看。
于颐派人将崔郊请入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道:“这首诗是你做的吗?” 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颐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
于颐非常感慨。
他对崔郊说:“这个女子虽是我用四十万钱买来的, 但四十万钱算不得什么,你该早就对我讲才是!”于是,于颐亲自作主,将那女子嫁给了崔郊。
红叶题诗: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佑在城墙下漫步。
时值“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满地枯萎的落叶,风呼啸着而去,树木的枝桠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纹。
天色越来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颇怀莫名的伤感。
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
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
他看了看身边高入云端的宫墙,猜想一定是某个宫女所为。
于佑把诗带回家里,但此事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每天夜里辗转反侧,眼前全是宫里那个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
几天后,他也在红叶上题诗两句,置于御沟上游的流水中:“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之后他又怅然地在流水边徘徊许久才离去。
于佑将此事讲给几个同伴听,大家都笑他。
一晃几年过去,于佑已把那件事渐渐淡忘了。
他科举不成,几近落魄不堪,于是在富室韩泳家教书。
一天韩泳告诉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宫侍女三千,让她们回到民间婚配。
有位叫韩翠苹的女子是韩泳的同姓,正住在韩舍,他愿为二人牵线结缘。
当时于佑尚未娶亲,听说韩翠苹姿色美艳,于是答应下来。
于佑婚后与韩翠苹感情很好,一天,韩翠苹在于佑的画笥中看见自己亲笔题写的那片红叶,问于佑哪里得来的,于佑便如实告之。
韩翠苹说:“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所做?”于佑取来一看,墨迹犹存,正是自己当年曾经写的。
俩人皆默然,泪水盈眶,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出口,相对感泣良久。
因为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已隔着十年的光阴。
韩翠苹为此悲欢交集,于是提笔写下:“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这也许是最凄苦无奈也最浪漫温馨的故事了。
“红叶题诗”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节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诗》里记当事人为顾况,《云溪友议·题红怨》为卢渥,而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成了进士李茵,人名虽各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人面桃花:在唐代有一个名叫崔护的年轻书生到长安城来赶考,刚好是清明节前后,便在大雁塔附近来春游,走到一个一片桃花掩映的农家遇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少女,于是借口口渴要了些茶水,闲聊几句,崔护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又来了,但是柴门禁闭,桃花依然盛开,有时在柴门上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当他再次到这里时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便赶去农家问问发生什么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哭的非常伤心的说:“我的女儿前几天去走亲戚,回来见到门上的诗,便一病不起。
”崔护听后大吃一惊说出了写诗的原因,并要求见少女一面。
当他看到奄奄一息的少女时,便大声哭喊也许是他的真心感动了苍天,少女苏醒过来,后来他们就结为夫妻,传为千古佳话。
关于古筝的古诗词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杨维桢《鸣筝曲》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梁/沈约:《咏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听筝》 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唐/李峤:《筝》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玉涯《秋夜曲 > 《春日行》 ---李白 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 《京中客舍闻筝》 十二三弦共五音, 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 不是离家岁月深。
*西子的诗* ----------------------------------- 遥望琼枝翠,春意暖欲燃。
绿杨芳草路,飞红绣罗裙。
追忆飘摇雨,历历卿心扉。
欲取名琴弹,送予知音赏。
纤指香凝弦上飞,声声柔情寄琴语。
高山流水觅知音,谁伴婵娟曲中醉。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行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李商隐 忽闻江上弄衰筝, 苦含情。
遣谁听? 烟敛云收, 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 数峰青。
——苏轼《江城子》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 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销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沈鱼, 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 断肠移破秦筝柱。
秦弦络络呈纤手, 宝雁斜飞三十九 ——贺方回 风鬟飞乱, 寒入秦筝雁 ——洪景伯 何人金屋, 巧啭歌莺, 慢调筝雁 ——赵虚斋 旧曲重寻, 移遍秦筝雁 ——晁次膺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山眉黛低。
虞美人 曲阑干外天如水, 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
长向月圆时候, 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 旧意谁教改。
一春离恨懒调弦, 犹有两行闲泪, 宝筝前。
夜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出帘仍有钿筝随, 见罢翻令恨识迟。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 弦危中妇瑟, 甲冷想夫筝。
--李商隐《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 齐瑟弹东吟, 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风》之五十四 万松亭下清风满, 秦声一曲此时闻。
--刘禹锡《伤秦妹行》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玉涯《秋夜曲》 筝声清脆迎君来, 胡乐哀柔送夫归。
不见佳人身边伴, 仙韵难解相思泪。
-《相思》 端居正无绪, 那复发秦筝。
--张九龄《听筝》 明月照人古, 开帘弹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 宝筝钿剥阴尘覆, 锦帐看消画烛幽。
--廖融《退宫妓》 清筝何缭绕, 度曲绿云垂。
--李白《邯郸南亭观妓》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崖。
--李商隐《无题四首》 多景楼上弹神曲, 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 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苏轼《甘露寺弹筝》 弹筝北窗下, 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 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崖。
------李商隐《无题四首》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杨子江头月满船。
------元.萨都刺《赠弹筝者》
献上一首诗表达儿女的感恩之情手语怎么做
鲁迅《赠人》(其二)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李端 唐《听筝》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 南朝《弹筝》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苏轼 宋《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沈约 南朝《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李白 唐《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唐] 李贺 李平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琵琶行》白居易 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一段是描写音乐的)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虾蟆(há ma)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zhāo zhā)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学校举行特殊教育,但小弟不知道怎样教聋哑学生学唐诗,求大神援助 ...
我从事特殊教育18 年,对于聋生的古诗学习,给你几点建议。
1、手语要精通,能够和学生交流。
2、先把唐诗的内容出示在学生面前,找出古诗中的重点词语,给学生讲解词语意思。
3、创设古诗中所表现的情境,结合刚才讲解的重点词语,讲解古诗意思。
4、学生理解后,进行背诵,学生不会忘记。
5、聋哑学生语句书写不通顺,也很难看懂你直接写出的古诗意思,所以就应该从词语下手讲起。
学生只有明白词语的意思了,才会懂得古诗的意思,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背诵。
(你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吧?有机会多联系 呵呵)
有关古筝的诗词
1、《晚春》【唐】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春日独坐寄郑明府【唐】李白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
长条一拂春风去,尽日飘扬无定时。
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
3、春日游罗敷潭【唐】李白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
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
4、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唐】李白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5、春日行【唐】李白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
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