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
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秋思
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有关“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穷数。
——秦观 《踏莎行》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忆玉箫》唐·韦皋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宋之问《渡汉江》马上相逢无纸笔,赁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表示古代书信之词:尺牍——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
雁足、雁帛、雁书、鸾笺八行书——旧时竖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书信也别称八行书。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
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一般书信宽不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
用白绢( 或绸 )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
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
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
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
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
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鸿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书”等。
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
书简: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
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关于书信的古诗句有哪些?
1. 小梅枝上东君信。
雪后花期近。
南枝开尽北枝开。
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
——(宋)晏几道《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译文:梅枝上的小花是东君的来信。
雪融化后花也快开了。
南边枝头的花朵开完后北边的花朵也开了。
这是被陇头游子寄过来的春天啊。
2.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
——(清)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译文:空寂的园里几天不见春的音信,令人悲伤的春寒还没有停。
3.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唐)陈玉兰《寄外征衣》译文: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译文: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
5.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明朝)袁凯《京师得家书》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6.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7.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唐)杜甫《得家书》8.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唐)杜牧《赠猎骑》9.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宋)陆游《渔家傲》10.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唐)李绅《端州江亭得家书》
与信件有关的古诗词
1.《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与书信有关的诗句冰心写的
与书信有关的诗句情书文/李者也当年青青涩涩初,春浓不甘影孤孤。
故蘸新墨写旧词,情书书情情书书。
却叹沧桑寒如雪,曾爱多随风雨忽。
时光深处尘之下,夜静隐隐听字哭。
【注】临沂大学,位于临沂市兰山区。
起源于1941年,历经滨海建国学院、临沂师范学校、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临沂师范学院等阶段;2010年更名为临沂大学,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学校之一,基础设施居全国高校前列。
爱情,是任何一所大学不变的永恒课程之一;情书,可能是仅次于教科书的一种“书”,情书的主题都一样,但结局却不一样,有喜有悲,或圆满或残缺。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
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2、《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4、《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关于写信的古诗
落花时 纳兰容若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