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与竹子有关的古诗词画

zhuru 坐标: 167143 目录:/yu/

有哪些画竹子的名家和关于竹子的诗句

中国历史上,画竹子、写竹子诗最富盛名的当属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他的诗词、画、书法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摘取几首郑燮的诗词: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关于竹子的诗句的配画

1、《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宋·蔡确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宋·苏辙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宋·黄庭坚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宋·惠洪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宋·范成大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7、《新竹》宋·朱熹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宋·陆游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宋·杨万里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宋·辛弃疾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宋·刘克庄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元·孟宗献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金·郭长倩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现代·毛瑞卿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

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元·虞集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寒竹篇》元·傅若金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17、《徐竹隐》元·王冕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元·曹文晦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

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

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

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

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

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元·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唐·岑参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21、《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竹里馆》唐·裴迪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3、《慈姥竹》唐· 李白当涂县 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4、《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唐·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唐·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唐·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

和竹子有关的词语

展开全部 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 竹报平安 竹:竹简。

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指平安家信。

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

用作视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

《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

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

唐·李白《长千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 茂林修竹 修:长。

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晋·王羲之《兰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势如破竹 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

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

《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竹林七贤 魏晋年间七个文人名士的总称。

《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

明程敏政有《寒岁三友图赋》。

竹山词 词集名。

宋未蒋捷(号竹山)作。

竹坡词 词集名。

宋周紫芝作.紫芝字少隐,号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桧,时论簿之。

竹枝词 乐府《近代曲》名。

又称为《竹枝子》。

唐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牌。

有时词曲合称《竹枝》。

原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

唐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

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风俗和男女爱情。

竹坞听琴 全名《秦攸然竹坞听琴》。

杂剧剧本。

元石子章作。

写道姑郑彩鸾在竹坞弹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两人互相爱慕而结合的故事。

竹书纪年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

因原本写竹简而得名。

竹林精舍 梵文意译。

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兰陀村。

竹溪六逸 据《新唐书·李白传》,唐诗人李白客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文、韩淮(旧唐书作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竹叶亭杂记 书名。

清姚元之撰。

所记有清代掌故、清宫仪制、科场典事、东北西北地区风土习俗、名人轶事等。

并反映了兵制、盐政、吏治等腐败的情况。

竹香斋象戏谱 清张乔栋辑。

与《百局象棋谱》同一类型。

竹打中空 即两条伤痕,中间有长条形空隙。

丝竹管弦 泛指音乐。

也作“管弦丝竹”。

是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斛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金石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

石:指石制的磬。

丝:指弦类乐器。

竹:指管类乐器。

泛指各类乐器。

也指各种乐音。

《庄子·骄拇》:“多于聪者,乱五声,谣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也。

” 品竹弹丝 品:吹乐器。

泛指吹奏乐器。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 哀丝豪竹 形容音乐悲壮动人。

哀丝:悲哀的弦声。

豪竹:巨大的竹管。

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衷丝动豪竹。

”宋·陆游《长歌行》诗:“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 破竹之势 见“势如破竹” 钻鱼上竹 钻音(年),鱼名,身滑元鳞。

钻鱼粘滑,难于上行。

旧比喻求进艰难。

宋·殴阳修《归田录》:“(梅圣俞)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钻鱼上竹竿耶!’”。

芒鞋竹杖 芒鞋:一种草鞋。

竹杖:手杖。

比喻随身使用的东西。

宋·陈师道《绝句四首》:“芒鞋竹杖最关身。

” 成竹在胸 与“胸有成竹”同。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

原指画竹子之前,因反复观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画起来才得心应手。

比喻临事有定见或事前已有全 面考虑安排,因而显得清静而有把握。

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告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

”宋·晃补之《赠文 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 肉竹嘈杂 肉:指从口出的歌声。

竹:管乐。

肉竹:泛指音乐。

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不复可闻言笑。

” 罄竹难书 罄:用尽。

竹:古代用竹制成竹筒,用以写字。

书:动词,写。

用尽所有的竹子也难于写完。

原喻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完。

也指事实很多,难以写尽。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枯竹空言 竹:竹简。

指毫无实用价值的陈旧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

” 抱鸡养竹 旧比喻宫僚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明·冯梦龙《古今...

关于竹子的画有哪些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1 诗言志:竹诗欣赏 自古咏竹之诗甚多,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归为神话传话、赞美品格、抒情言志和记载用途等各类。

1.表现竹与神话 舜妃女英、娥皇泪洒竹秆而成“斑竹”的动人故事自古为世人传诵。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它其实是桂竹的一个变型。

由此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的咏竹诗。

如: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唐·杜牧《斑竹简簟》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唯见泪斑痕。

”——明·李梦阳《湘妃怨》。

2. 赞美竹的品格 这类诗很多,表现了竹子虚心、气节、坚韧和友情等各方面,现略举数首如下: 虚心:唐·薛涛《酬人雨后观竹》:“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 气节:邓拓《题画诗》:“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 坚韧:宋·楼钥《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画》:“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有此三人。

” 友情:唐·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百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 3.借以抒情言志 竹趣: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

” 竹景:唐·张南史《竹》——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亭露宿。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庚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 抒情: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勿剪伐,会见拂云长。

” 言志:清·李方:“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

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

元·杨载:“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志。

” 感情:清·郑板桥题画诗二首: 其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其二:“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

4.叙述竹类特点 韩愈《谢郑公惠簟》:“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环奇。

体坚色泽又藏展出,满眼凝滑无瑕疵。

青蝇倒翅蚤虱避,肃肃疑有青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却原天日恒炎 ”。

薛纪如《咏竹》:“茎竹鞭兮横地生,枝成秆兮独指天。

叶变箨兮抱青笋,花难遇兮自成仙。

【写“竹子”的古诗词有关竹子的古诗词,表现竹子的高洁和不屈,...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关于人不用教的依然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竹子的古诗

展开全部 毛泽东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叶剑英 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 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竹子(哲理诗)泥土里,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幌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