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赞誉洛阳的诗词

wenrenhou 坐标: 164603 目录:/zan/

赞誉洛阳的诗词

赞美洛阳的诗词、

展开全部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南北朝·范云《别诗》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唐·曹邺《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

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

)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

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

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

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唐·李贺《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唐·李益《洛桥》 春 游 (宋)邵雍 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

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于此十年强。

...

赞美洛阳的诗词有哪些?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南北朝·范云《别诗》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唐·曹邺《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

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

)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

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

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

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唐·李贺《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唐·李益《洛桥》 春 游 (宋)邵雍 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

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

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于此十年强。

赞美洛阳的诗句有哪些?

1.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洛阳女儿行唐代:王维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3.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代:韦庄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4.洛阳陌唐代:李白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5.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代: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有关洛阳的诗词

展开全部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唐·刘克庄《莺梭》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

唐·王绩《野望》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

唐·韩愈《李花二首》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宋)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3][4]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

赞美洛阳的句子有哪些?

(1)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分别作为汉魏时期的帝国都城和隋唐时期帝国都城的主入口,是汉唐时期都城的代表性遗迹;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加上陕县的崤函故道,分别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的关隘和道路遗迹,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防御及交通遗迹,构成了城、门、关、道这一内涵丰富、完整的丝绸之路要素体系,突出地反映了洛阳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价值和特点。

(2)洛阳是一座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突出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在此建设,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左右。

现已形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硅光伏及光电等五大优势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五大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拥有洛阳石化、中信重工、一拖集团、中铝洛铜、中硅高科、万基控股、伊川电力等众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惠普、中兴、中移动(洛阳)呼叫中心、平安保险数据中心等一大批高端服务业项目落户洛阳。

(3)刚近龙门风景区,这里山清水秀,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雄跨于伊河之上,飞驾于龙门之口,犹如一弯彩虹,又如一座天然“门阙”。

秀美的伊河波光潋滟,两岸垂柳婆娑,宛如碧玉丝涤,微风过处摇曳生姿,风景宜人。

进入龙门,放眼望去,东西两坐青山对峙,龙门石窟依山傍水,与对岸的香山寺隔河相望,四月的龙门,气候宜人,与同伴们漫步在伊河岸边,香山寺的钟声浑厚悠远绵长,声声入耳,倍感神清气爽。

(4)洛阳牡丹始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形成9大色系、10种花型、1200多个品种。

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蜚声中外的国家级文化盛会,跻身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洛阳扩大对外开放、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

洛阳市被命名为“中国牡丹花都”。

(5)火红的花朵,是一团火,烧出四月洛阳最耀眼的火花。

似烈焰,将美的梦想点燃,我不折牡丹,怕毁了美的光芒,恐断了没的遐想。

(6)走进“白马寺”大门,大王殿、大佛殿、大雄店、接引殿、毗肤阁等殿堂紧紧相连,巧夺天工的各种雕塑引人注目。

殿内殿外,香烟缭绕,檀木香味沁人心脾。

出了寺门,沿着汉白玉洁净的小径东走,便来到“狄人杰之墓”。

他秉公办案的一桩桩事迹,令人肃然起敬。

走过亭台轩榭,跨过小桥流水,便来到“ 释迦舍利”古塔。

塔身巍峨高大,气氛肃穆清幽。

(7)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第13句】古代的政客、商人从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翻越天山,走过戈壁荒漠、横跨欧亚大陆,写下了绵延不绝的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篇章。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沿线重要城市,洛阳长期作为汉唐都城所在地,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和源头,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和重要的文物遗迹。

(8)牡丹花好画也美。

园内众多的本土画家的牡丹画展,又是一个牡丹园。

他们技法不一,方式各异,却只有牡丹这个千篇一律的主题,挥毫之间多少都有牡丹风骨。

我买了一幅横幅的牡丹图,是一幅绿色的牡丹,同事不以为然。

我说,红色有暴烈的基情,白色有默然的寂静,黑色有深沉的注视,黄色有威严的震撼,而绿色牡丹则满含和谐与安详,把傲骨隐于谦逊,把生机融于平和,让富贵的精神化作淡雅的目光,岂不是富贵图中的精品?(9)走出牡丹园,频频回首,意犹未尽。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锦城”。

每一个接触牡丹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10)在繁多的历史文物遗址中,龙门石窟是研究佛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不可多得的佐证。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据史料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

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代,雕凿时间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

两山现存大小洞窟2345个,佛像l0万余尊,碑刻题记2840余块,石刻佛塔60余座。

(11)洛阳地势西高东低。

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12)在牡丹丛中漫步,犹如与美丽而娴静的少妇同行,更似和清纯而矜持的少女结伴,在牡丹花下与漂亮的人儿合个影,虽然有当配角的感受,也岂不是短短旅途一个...

赞美河南的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1、《沁园春.赞河南(一)》 作者:思羽 华夏神州, 自古黄河, 血脉圣宗。

念轩辕帝祖, 鸿德浩荡, 文明璀璨, 皆此为中。

盛鼎商周, 恢宏唐宋, 秦汉繁华数二京。

青史载、看古都林立, 万世昌隆。

中原代有英雄。

光武帝、赊旗东汉兴。

叹诸葛旷世, 三分蜀定; 孟德大略, 许魏南征。

杜甫文才, 千秋诗圣, 锦绣文章藏不平。

俱往矣、数河南豪俊, 灿若繁星。

2、《沁园春.赞河南(二)》 作者:思羽 大矣中原, 山岳巍峨, 泾渭纵横。

望伏牛莽莽, 太行迤逦, 大别峻峻, 嵩崤峥嵘。

天下黄淮, 人间仓廪, 汉水蜿蜒汇宛中。

咽喉地,扼东西命脉, 南北交通。

河南秀丽多情。

数不尽、文人骚客行。

唯杜康美酒, 解忧万盏; 李白醉饮, 杜甫酌酩。

天曼幽幽, 云台翠翠, 桐柏苍苍烟雾笼。

神仙境,享太平盛世, 绝胜天庭。

3、《沁园春.赞河南(三)》 作者:思羽 质朴河南, 诚信中原, 自古是之。

忆陶朱范蠡, 财集天下, 商德海内, 泽被桑梓。

岳帅鹏举, 精忠报国, 云路八千白发丝。

尊关帝, 敬云长高义, 大贾皆师。

中州才子如斯, 唐杜甫、禹锡多善诗。

汉张衡仲景, 科医巨匠, 当今二月, 泰斗天资。

李准文豪, 永民五笔, 少帅国梁绽睿姿。

群英谱, 看中华砥柱, 豫国雄狮。

4、《河南令舍池台》 唐代:韩愈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

欲将层级压篱落, 未许波澜量斗石。

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5、《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唐代 刘禹锡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1、河南简介: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截至2014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县级市,省会郑州。

河南省总人口10662万人,常住人口9436万人。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

河南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张良、张衡、杜甫、吴道子、岳飞等历史名人。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

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内陆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

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新设立的自贸区。

2016年12月,国家批复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截至2017年,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3处。

4、历史文化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地,是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

河南是华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前1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78个,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

截至2013年5月,河南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位居中国前列。

3、名称由来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甲骨文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之称。

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关于洛阳的古诗词有哪些?

展开全部 1.《春夜洛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望海潮·洛阳怀古》 宋代: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3.《洛阳女儿行》 唐代: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4.《菩萨蛮》 唐代: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5.《洛阳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6.《玉楼春》 宋代: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7.《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赞美龙门石窟诗词有哪些?

展开全部 游龙门诗十二首,圣善寺,石楼,西溪,香山上方,白傅影堂,宝应寺。

游龙门诗十二首 宋.韩维 潜溪 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

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

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圣善寺 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

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

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

石楼 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

洛阳诗韵原文

洛阳诗韵 叶文玲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

情思悠悠中写下这句话,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

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沿途凝结了一颗颗明珠似的城市,洛阳是璀璨的一颗。

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明媚动人的笑靥。

不不,洛阳就是洛阳,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足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

在河南的24载中,洛阳是我去的最勤的地方,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我对洛阳十分偏爱。

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不然的话,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会把对洛阳的赞誉,写进千首万阕诗词里了。

“陆机入洛,噪起才名。

”——30年前,我曾抄录这一古句,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

我对这个东汉、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笃诚的崇拜。

洛阳,光名字就是古色古香,充满文情和诗意的;洛阳;历代才俊辈出,在东汉时就有过3万多太学生呐! 24年前,我初访洛阳,就觉得她名不虚传。

24年中多次去洛阳,一次比一次深地感受到她的古美和奇绝。

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

许多城市的风景点,常见冠以“天下第一”的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这个“第一”教我感到真切实在。

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八年,明帝遣使去天竺国求佛经,得贝叶经四十二章和佛像,用白马驮回。

天竺沙门摄摩腾、竺法兰护送至京师,遂建成了中国佛教之源的白马寺。

白马寺门口那匹粗拙的石塑白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寺后墓园中,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大圆坟,年年芳草青青,更使历史和现实贴近。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

聪明的洛阳人,古戏今做,把传说中不肯献媚而被武则天贬谪的牡丹奉为市花,在花事烂漫的5月,年年举行规模空前的牡丹花会。

这一来,王城公园的牡丹,越发明媚娇妍;市区的十里长街,更有三步一座姹紫嫣红的牡丹园。

而今,洛水之畔看牡丹,已成了域外海内的文明盛事。

花会期间,洛阳城日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人笑传:光捡看花人挤落的鞋子,都能捡上几大车呢! 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

这种运用赭、白、绿色铅釉烧制的三彩陶名扬天下。

其中造型最优美的马和骆驼,已成了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

不久前,在洛阳还发掘了隋代的三彩骆驼,它釉色苍晦素净、姿态生动逼真,无愧是隋代工匠的杰作,也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瑰宝。

而今,唐三彩驼、马,已带着它特有的明光丽色,“走”向世界各地;我在不止一个外国朋友的柜厨中,看到了它们的风姿。

去年,当我告别中原时,谙熟我心思的哥哥,一下为我“牵”来了五匹大小不同的唐三彩马,真是“愿借明驼千里足”送我还故乡呢! 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

这个在洛阳市南12公里的去处,有与洛阳同样古香古色的名字:伊阙。

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夹峙伊水,岚气氤氲,翠峰如簇,北流入洛的伊河,烟柳重,春雾薄,鱼浪起,千片雪。

看惯了黄河的浊黄,你定要惊异这伊水怎会如此清碧;见多了黄土地的苍凉,你更会讶然这龙门两山竟夺得千峰翠色,春意乱生;而教你真正称奇的,当然还是那浩大辉煌的石窟。

据记载,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龙门石窟,延续至唐代,历时400余年。

令人痛心的是十之八九的小佛像,头部已遭损毁,最著名的《帝后礼佛图》浮雕也被盗凿。

但是,残留的佛像形态乃至每块衣袂,都刀法圆熟,极其传神。

现存的1352个石窟,785个龛,9.7万余尊造像,3680种题记,凝结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龙门石窟最雄奇的是奉先寺。

卢舍那的塑像是我所见各地佛像中最美的一尊。

那婉约端丽的姿态,那摄人心魄的慧眼美目,那浅笑盈盈的秀美双唇,真是集美之大成。

到洛阳,游龙门,不拘四季,无论晨昏,一棹碧涛春水路,龙门石窟永远向你展示着壮美的大观。

而当你沿着香山寺、白居易墓、宾阳洞、药方洞、万佛洞、奉先寺——游赏时,你将会如品诗韵、如临仙境,一轴六代九朝的画卷,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正徐徐向你展开……

有关赞美面条的诗词

展开全部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 (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

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

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

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饼赋》 晋 束晳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

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

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

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 【过土山寨】 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面条 灯红酒绿三分醉, 穷村阔吏共闲聊: 小气如何能引凤, 除非碗里是金条。

北方面条儿歌 啥面香又甜,北京炸酱面。

啥面狂又豪,洛阳大烩面。

啥面粗又宽,兰州大拉面。

啥面催又干,天津散子面。

啥面肉块多,西安臊子面。

啥面油花多,太原刀削面。

啥面蒜黄多,泰安打卤面。

啥面羊汤多,包头疙瘩面。

要说石家庄,有名龙须面。

说俺太行山,更有很多面。

一碗像朵花,那是猫耳面。

一碗泡馍馍,那是手搓面。

一碗放粗粮,那是河珞面。

一碗有羊肚,那是嗒嗒面。

一碗就大葱,那是擀杖面。

更好是啥来,武安拽拽面。

黄河中原人,精神当如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