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又名“城市的美容师”,他们为了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清新的环境中工作,不惜辛苦、不惜劳累地起早贪黑为我们卖力。
您早上四五点一出门,就可以看见清洁工们正在忙碌着。也是,这是打扫卫生最佳的时期了――早了点,怕人们上班时路面又脏了;晚了点,怕影响到人们上班时的交通问题。瞧,清洁工们多么为我们着想啊!他们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攥着扫把,用力摩擦着地面,尽量不要有“漏网之灰”,也尽量不要扬起灰尘来。
如此伟大的清洁工,还饱受着一些市民的唾骂,人们总看他们衣着朴素、黑不溜丢,都很讨厌他们,还说他们影响市容。但是,清洁工,其貌不扬的清洁工,就这样的忍下了,他们,为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环境就这样的忍下了。那些讥笑清洁工的人啊,你们不知道,如果没有了这个“影响市容”的清洁工,你们将不会在一个天堂般的梦里水乡中工作生活了。追问
赞美叙永的作文80字左右
赞美叙永的作文80字左右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人物生平 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
在北大期间,朱自清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嗣后又参加北大学生为传播新思想而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
并与武仲谦结婚。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诗作,在诗坛上显出自己的特色。
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
1920年修完课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
毕业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
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
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湖畔诗社及晨光文学社的活动,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文学研究会8位诗人的合集《雪朝》第一集,内收朱自清的诗作19首。
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
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同事一起论学。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携陈竹隐回扬州省亲。
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举办婚礼。
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欧洲游学。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是用印象的笔法写成的两部游记。
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
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给亡妇》娓娓追忆亡妻武钟谦生前种种往事,情意真挚,凄婉动人。
这一时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虽稍逊于早期,但构思的精巧、态度的诚恳仍一如既往,文学的口语化则更为自然、洗练。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
特别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
于是他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50岁。
人物轶事 名字由来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
他同时还取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赠友诗词 1941年,正处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设立叙永分校。
借叙永春秋祠后院以作教室。
朱自清先生来叙永小住,那时袁耀祖只有几岁,因在李铁夫先生家与其共居一楼,有所接触。
袁耀祖先生学识渊博,常请教朱自清先生问题,先生耐心回答。
朱自清先生是与李铁夫志趣相投的朋友。
1941年10月,先生赴昆明西南联大,途经叙永,曾住李铁夫家多日,相聚甚欢,临别赠诗二首,李铁夫藏之多年。
朱自清在离开叙永前往昆明途中,写了一首《发叙永,车中寄铁夫》诗寄赠热情好客的好友李铁夫。
诗云:“堂庑恢廓盘餐美,十日栖迟不忆家。
忽报飙轮迎户外,遂教袱被去天涯。
整装众手争俄顷,握别常言乘一哗。
如此匆匆奈何许,登车...
怎样找到贫困学生资助,资助到大学毕业,?!
写个贫困申请,通过审核就能资助到大学毕业。
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
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
大学还包括高职高专院校。
大学通常被人们比作象牙塔(IvoryTower)。
象牙塔(IvoryTower),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 Old Test ament,song of songs)第7章第4节,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Solomon)曾作诗歌1005首,其中《雅歌》都是爱情之歌。
在第五首歌中,新郎是这样赞美新娘的,“…Your neck is like an ivorytower. Your eyes are pools in Heshbon,by the gate of Bath-rabbim….”(……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很清楚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
这个词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
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
关于赞美叙永的诗
关于雁的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鸿雁在云鱼在水。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杜甫《孤雁》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举头忽见衡阳雁。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杜甫《孤雁》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春雨》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长安晚秋》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曹操《蒿里行》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刘禹锡《秋风引》关于雁的诗句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杜甫《孤雁》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蜀中九日》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珍》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黄庭坚《寄黄几复》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雁足无书古塞幽。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钱起《归雁》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李商隐《霜月》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李颀《送魏万之京》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王恭《春雁》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大德歌·春》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谢榛《渡黄河》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杜牧《早雁》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关于雁的诗句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崔涂《孤雁》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归雁》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李煜《喜迁莺·晓月坠》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马戴《灞上秋居》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王恭《春雁》雁背夕阳红欲暮。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好把音书凭过雁。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
--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
--崔涂《孤雁》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
--崔涂《孤雁》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杜牧《齐安郡晚秋》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
赞美龙的诗词
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赞美黄埔江诗词
烟花三月,江水奔淌,黑土吐芳,柳枝冒芽,垂柳戏江水,一顷风帆,一溜歌,唤醒沿江春梦,留下渔米乡情。
黄浦江,上海人的母亲河!那江南春风,拌着细雨,洒向桃花园地,洒向人间,洒上老艄公的心田。
那江畔林立烟囱,高举铁锤钉当响,火红的铁流,压成钢板,铆成火轮大船,开上黄浦江。
汽笛声声,满载民族工业之花,满装五彩歌声,一江春水,一江春情。
江水化春情,春情伴江水,在浦江两岸,留下惬意的回声。
赞美江南的诗词
1、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2、忆江南 ——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3、忆江南 ——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