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中国古代女诗人或女词人的豪放诗词

132 坐标: 162618 目录:/zhong/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

君王城头竖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宁无一人是男儿?

古代豪放派的诗词人以及代表有哪些?

苏轼、辛弃疾 、张孝祥、岳飞、陈亮 ,柳宗元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代表人物:1、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苏轼在文学艺术 上有多方面的才能。

尤其对北宋词风的转变有突出的贡献,开创了豪放词派,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他出生在金人占领下的北方,后率起义军归南宋,力主北伐,收复中原。

他的词作气势豪放。

抒发了力主抗金的爱国情怀。

作品:《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4、张孝祥 :《六州歌头》等 风格接近苏轼,悲壮凄凉,多表现不能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的感慨。

作品:《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5、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风格豪放壮烈,笔力纵横驰骋。

作品: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6、张元千:晚年自称芦川老隐。

芦川永福人。

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

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

作品:《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

中国古代女诗人或女词人的豪放诗词

豪放派诗词

豪放派: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大江东去)等 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

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破阵子》(罪里挑灯看剑)《永遇乐》等 多以国家民族为题材,表达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张元干《贺新郎》等 情调苍凉,风格豪迈 张孝祥 《六州歌头》等 风格接近苏轼,悲壮凄凉,多表现不能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的感慨。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风格豪放壮烈,笔力纵横驰骋。

(少数词属于婉约派)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人物苏轼,不仅在文、诗方面开拓与创新,而且在词作方面,亦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词”之先风。

苏轼一改有词以来的传统,摈香软、柔婉之情调,将诗中豪迈、阳刚之气,融于词中。

豪放词一出,其开阔之胸怀,昂扬之雄姿,震惊了词坛。

苏词的基本风格是,以诗入词,题材宽阔;以律句填词,不拘音律,主张返朴归真,回归唐人最初制词时“只分平仄,不问四声”的原则。

因此,大大地拓宽了词路。

下面我们欣赏他的古今传唱的豪放词《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乃苏轼被谪黄州时,游赤壁而作。

其实,黄州赤壁非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之赤壁,但因名同,而引发苏轼对八百多年前的赤壁之战,大发感慨。

当年赤壁之战的东吴总指挥乃周瑜,该词不惜笔墨,着重刻画了周瑜的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而又风流儒雅、潇洒自如的英姿,表达了词人对前贤的赞誉和仰慕。

词人联系到自己被谪,难得发挥其才,不免自笑多情,大发“人生如梦”之嗟叹。

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上片主要写景、追溯历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大笔着眼,纵观历史,一代一代,多少风流人物,为历史所淘尽,而大江依然东流,故云“浪淘尽”也。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乃据人之传,交待了赤壁之战的地点。

故垒,过去的战争工事。

这三句的意思是说,故垒西边,人们传说是三国周瑜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故地。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乃描写眼前景色,刻画了长江之惊涛拍岸之磅礴气势。

为下一句以及下片作铺垫。

乱石穿空,形容悬壁为惊涛几百年的冲而穿空。

惊涛,形容浪涛如因惊脱缰的战马一样,一泻千里;或谓惊险之浪涛。

卷起千堆雪,形容波涛撞击到石壁上,激起向上弯卷的浪花,洁白如雪也。

千堆雪,乃一夸张手法。

由此引发出词人的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意是,江山如画之美,一时引起多少豪杰为之争战。

与首三句作一呼应。

下片着重描写人物。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乃写周瑜(字公瑾)当年,潇洒英姿,督江东三军,又娶东吴二美女之一小乔(大乔嫁与孙权),可谓英雄美人,天合佳偶,正是得意之时。

英发,英姿焕发也。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乃描写周瑜儒雅、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神态,且谋略已定,战法早已作了部署,故而,帷幄中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便焚烧殆尽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五句,乃写词人自己的感慨。

其中,故国,指赤壁之战故地。

多情应笑我,乃一倒装句,意思是“应笑我自作多情”。

华发,头发花白也,华通“花”。

人生如梦,借用曹操诗句。

这几句乃无奈之感慨也,故最后只好归于“一尊还酹江月”,即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苏轼的豪放词,不惟怀古词,其内容是多方面的。

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一词,写的是居官闲猎,却表现了词人之伟大的爱国情怀。

全词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下片首句第四个字多数词选本为“胆”字,实乃误也。

酒至酣处,往往人要袒胸纳凉,故应为“袒”字。

上片主要描写打猎,下片舒怀,表现出词人的强烈的为国效力的爱国胸怀。

苏轼的词不仅充满豪气,且不乏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就运用了奇思妙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全词录于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乃苏轼于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节在密州任上,于月下畅饮,因以怀念其弟苏辙,写下的一篇妙词。

上篇看似写景,实则寓意著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难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苦闷和无奈。

下片景情融合,既有对弟苏辙的怀念之情,又有对人间的美好祝...

古代最霸气最豪迈的诗句有哪些,文化草根也能做好诗

古代最霸气最豪迈的诗句有哪些?文化草根偶然也能做好诗,一些流传千古的霸气诗词,你可能想不到其作者并不是大文豪,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化界的一个草根。

比如说刘邦、朱元璋……。

这些文化草根们办的大事人所尽知,就算是在文人墨客驰骋的诗词领域,文化草根们也是出手不凡,脱口而出,自然而成,出乎本真,其所吟之诗词掷地有声,虎虎有生气,堪称古代最霸气最豪迈的诗句。

1、刘邦的《大风歌》大家耳熟能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流传千古,深圳80后走四方论坛认为堪称千古绝唱。

而刘邦本人,正是一个文化草根。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

骁勇善战的刘邦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将英布杀死。

在得胜还军的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

他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几天。

有一天酒酣之后,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出了这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

后蔡邕以大篆书歌勒石,古代最霸气最豪迈的诗句流传至今2000年。

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一个文化草根,他在戎马生涯中屡有佳作出现。

比如吟南京燕子矶: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为秤钩,秤我江山有几多。

如此霸气豪迈且极富想象力的随口之作,足令天下所有诗词都黯然失色。

除此之外,朱元璋所作的诗句还有:“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朱元璋还有一首诗,更是胸藏宇宙吞吐日月:“天作罗帐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通宵不敢长伸腿,恐将江山一脚穿。

”可算是文化草根所作最霸气最豪迈的诗句。

3、南北朝梁代曹景宗为人争强好胜,看书写字,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从不去问别人,全是自己望文生义,自己创造新字,即使是在公卿面前也从不谦虚恭让。

尽管识字很少,文化草根曹景宗平时却喜欢作诗。

有一次,曹景宗征伐得胜而归后,武帝在华光殿设宴慰劳众军。

宴会上武帝令左仆射沈约赋韵,曹景宗等了半晌,沈约也没有给他赋韵,曹景宗脸色不平,于是深圳80后打工网向武帝请求赋诗,武帝说:“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

这时曹景宗已醉,坚持请求要赋诗,武帝只好让沈约给他赋韵,这时韵已赋尽,只剩下“竞”和“病”两个字。

曹景宗听了二话不说,拿起笔来,一气呵成:“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寥寥数语,把打仗前大家对他的担心与得胜后的夹道欢迎十分艺术地勾勒出来了。

并与长于作战的霍去病相提并论,英雄霸气和豪迈充溢诗作。

武帝听后,惊叹不已,大文豪沈约和朝中贤臣听后,也称叹竟日。

4、北齐的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是具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名将。

战场上,他观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断出敌军的远近;他望一望飞尘,就大致知道敌军骑兵、步兵的多少。

就是这位目不识丁的文化草根居然成为诗人,他初学诗时,不知从何入手,有人教他只要四面平正即可。

后来他刻苦学习民歌和作诗,终于写出《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这首诗粗犷豪迈,很有气势。

5、宋初将领曹翰平定江南中获取了战功,待卫京城多年,数年未得升迁,依然原地踏步。

一日,御宴赋诗,曹翰因是武人未得参与其事,于是,写了一首七律,径自送给了宋太宗。

诗曰: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尝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这首诗写得充满阳刚之气,句式整饬,抚今思昔,涌动心中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宋太宗看了诗句之后,80后走四方论坛恻然心动,于是曹翰“骤迁数级”。

6、清代陕甘总督杨遇春,善打硬仗,多次平叛,镇驭边疆有方。

一生交战数百次,战法多变,作战勇敢,且喜欢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临战常顶石冒矢冲锋陷阵,未曾受伤,有“福将”之称。

有一天杨遇春游卧佛寺,口占一绝: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

我若陪你睡,江山谁人保。

古代诗词,豪放派和婉约派,你更喜欢哪个

豪放派。

辛弃疾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

”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 辛弃疾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

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

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西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定风波》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南乡子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

只有苏轼一人,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出儒入道而又染佛,不主一家,思想博杂,兼收并蓄,所以其思想比较独特。

他既能关注朝政,又体谅民生,既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遇自安,虽饱经忧患与挫折,却依旧豁达乐观。

苏轼曲折的人生,成就了苏轼诗词文赋内容广博、立意高远、气魄恢宏、雄奇豪放的特点。

而苏轼渊博的学识则成就了苏轼诗词体裁多样、内容繁盛、构思新奇和“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词到了苏轼,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的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抒的儿女情长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将词发展到评古论今、指点江山、抒发人生壮志的新模式,一切皆可入词,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

使词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这在词史的发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苏轼对词的最大贡献在于对词的内容和风格都进行了全面的开拓与创新。

在内容上,苏轼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樽前”引向了人间社会。

苏轼胆创新,将词诗化(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

他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之前的词,大多是和音乐而作的歌词。

苏轼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实现词与诗的互通,苏轼的词语言吸收了不少诗赋词汇。

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词气势豪迈和笔力劲拔,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联想丰富,在传统的词风外,自成一家,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丰富了词的意境。

苏轼成为豪放派词的开拓者。

最能反映苏轼词的豪放特性的主要有二种:一是抒写自己的志向或理想,体现豪迈气概的词,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二是抒发自己感怀与感受,体现旷达胸襟和乐观人生的,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

代表作品:《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至于辛弃疾,则是南宋时期宋词豪放派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谁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 苏轼(这个看个人了)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 柳岸晓风 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中国古代十位大诗人都有谁?

(1) 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

主要诗作《离骚》、《九歌》、《九章》。

(2) 曹植: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现存诗约80首,其中“七步诗”广有影响。

(3) 陶渊明:东晋在诗人,名潜,字元亮。

所作诗文多描写农村景色,以《归田园居》、《桃花源诗》为代表作。

(4) 王维:唐朝山水田园诗人,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 李白: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功居士,存诗990余首,有《李太白文集》。

(6) 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后人称杜工部,其诗歌被称为“诗史”,有《杜少陵集》。

(7) 白居易:唐朝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

(8) 李商隐:唐末诗人,字义山,以七言律诗见长,有《李义山诗集》。

(9)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清新雄放,诗文有《东坡七集》。

(10)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存诗9000多首,诗风激昂豪放,有《剑南诗稿》等。

中国古代诗词有哪些成就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要搞这样一个排行榜确实很难,搞出来也只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我的这个排行榜主要根据三个标准:一是这首诗词本身的艺术成就;二是该诗词对后世,乃至现在人们的文化、思想上的影响力,以及它的知名度;三是该诗词在中国该类作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题记-----(第1——第10)01.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

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有不同凡响的影响。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此诗排名第一应当之无愧。

02.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这是一篇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03. 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沁园春·雪》更是被柳亚子先生盛赞为千古绝唱。

毛泽东这首词是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

上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景像。

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

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

《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

这是诗中极品,只能梦寻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不可求。

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仑,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喻为太行,而《沁园春·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珠穆朗玛! 04. 白居易《长恨歌》 (节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

中国古代有哪些反映人叛逆、狂放、不羁的诗词歌赋?

中国古代叛逆、狂放、不羁、反体制的诗词歌赋灿若星辰,不计其数。

不能说媲美今天摇滚乐,而是远胜今天的摇滚乐,所以这个题目应该反过来。

事实上古代这些诗词很多都是有配乐和词牌曲牌的,在那个时代的风靡程度估计比现在摇滚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即使拿到今天重新配乐,其艺术魅力和震撼人心之处,丝毫不会比现在摇滚乐差。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作者:李白(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饮中八仙歌 杜甫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众所周知,杜甫一生坎坷,留下了大量描写苦难的血泪之作。

这首《饮中八仙歌》是杜诗少有的潇洒杰作。

杜甫曾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被称为"三朝遗老",学术界一般将他的一生划为四个阶段:读书和宦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十载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五到四十八岁);弃官及以后的漂泊时期(四十八到五十九)。

杜甫刚刚进入长安的时候,满怀理想,裘马轻狂,碰巧结识了李白等恃才傲物的性情中人,于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和半谐谑、半写实的笔调创作了这首《饮中八仙歌》。

这首诗描述了当时长安市上"饮中八仙"的醉后之态,知章二句,汝阳三句,左相三句,宗之三句,苏晋二句,李白四句,张旭三句,焦遂二句,寥寥数笔,各显仙意。

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820~884年),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

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

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黄巢(820年~884年)唐曹州(山东曹县)人。

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

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苏东坡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此辑其代表作十首,以窥辛词之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

求古代写江湖的诗词,豪迈,抒情,恩怨等都可以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2、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侠客行》 释义:他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干里之行,无人可挡。

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释义: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释义: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5、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释义: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