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在中国姓氏排名中列第1位,而以禹诗为名的相对较少,所以全国名叫李禹诗的不会超过五个,谢谢。
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有什么特点?
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 。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柳永等所谓的“婉约”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如《虞美人》,《浪淘沙令》。
扩展资料:李煜的诗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
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煜...
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
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
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
“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
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
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
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出自哪首词
虞美人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铺就的台阶。
此泛指宫殿建筑。
〔导读〕宋代王銍《默记》卷上载:"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
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
"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唐圭璋《屈原与李后主》一文说:"问春花秋月何时了,正是求速死也。
"春花秋月无尽而人生有尽,这不仅是令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类之大悲哀。
俞平伯《读词偶得》评起句"奇语劈空而下"。
"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
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 "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
"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
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
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
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基情,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
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许多,但此句不仅新颖警辟,而且既贴切又富有力度。
遂为名句。
可与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刘禹锡"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秦少游"落红万点愁如海"等参读。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
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
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
李煜有一首词,词中有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这句,请问词的题目...
诗词小筑为您解答:《乌夜啼》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匆匆,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乌夜啼:词牌名。
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李煜的诗词真有那么好?
李煜的词,留传下来的虽仅仅三十余首,但首首脍炙人口,皆为文学创作的珍品。
他的词以风情旖旎,妩媚溢芳;抚心凝神,细微有致;深哀结郁,真率、真切、自然隽永见长。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这样描述李煜。
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他的词,虽缱绻幽凄,然婉约中尽显大气。
如他描写人的孤独,那种忧郁和悲愁别恨…… 他的一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道尽了人对往事、岁月的眷恋之情。
一曲《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 常恨水常东!”览尽光阴如梭,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心结。
此外,他对自然景致、美好风光的勾描亦达炉火纯青之境。
以他的一首《望江梅》为例:“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此景此境,又怎能不令人为之唏嘘惋叹!并由此而盼,至那南国胜地览游一番。
还有他那首《蝶恋花》“遥夜亭皐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暖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 那首《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那首《浪淘沙》“帘处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那首《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映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那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均将人不遂心愿的无奈及怅然凄清之痛,别离后悲切的挚血情衷和万千思绪,镌刻于心的深处。
无不叫人感而泣之。
资料来源网上
李煜有写过关于中秋或秋天的诗词吗、?
李煜写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有:《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创作背景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
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
李煜有哪些诗词,不要解释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书画 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
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
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
惜无书画传世于后。
词 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
刬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还有一类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的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
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
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
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
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
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 “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正如纳兰性德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
” (《渌水亭杂说》) 李煜本有集,已失传。
现存词四十四首。
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他的旧臣说他有《文集》30卷及“杂说”百篇。
《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
《直斋书录解题》中载《南唐二主词》1卷,现能见到的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墨华斋本,录李煜词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为二首。
后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为《南唐二主词》补遗,增加了9首,不过其中有问题的似不少。
据近代多数学者的意见,能确定为李煜词的不过32首。
其词集注本有清刘继增的《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等。
詹安...
李煜的诗词都有哪些?(注明是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
李煜部分诗词名如下: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长相思·一重山》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清平乐·别来春半》 《捣练子令·深院静》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喜迁莺·晓月坠》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为大周后作的所有诗词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 浣溪沙】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6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长相思】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6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书琵琶背】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7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7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浣溪纱》: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8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一斛珠》: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