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中华民族根文化的诗词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1、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4、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5、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二、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一、《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二、《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三、《悯农 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四、《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五、《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中华民族根文化的诗词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六、《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三、弘扬中华文化的诗词歌赋
——屈原恨秦皇十年吞八荒,志比鸿雁六国亡。南疆纵横九万里,视秦下吏如爹娘。书字同文歌同音,天下从此无侯王。昔年文王卧病榻,鬻熊亲奉始封疆。不愿天下尽归楚,但冀国祚万世长!颛顼传国八百年,何事空投汨罗江?战国方是好时光,男儿此时现锋芒。欲致国君尧舜上,奈何乌云掩圣光。中秋月圆人难圆,独酌杯酒愁思长。忽闻怀王意西去,三闾泣泪两鬓霜。
三元辞岁国途微,岂可以此祀三皇?中秋赏月重阳菊,把酒无须南山望。忠君岂知祸事酿,忍将洁躯付浊江?端午吃粽洗艾蒿,屈子益恨情愈伤。恨己不能挽狂澜,恨己不能逐虎狼。此志永存天地间,浩气汤汤正气张。——蝶恋花.念屈原一叶孤舟绝汨罗,形容单薄,罢黜犹忧国。少年豪气志蹉跎,两鬓微霜不堪说。从来忠骨多寂寞,一世风波,清衣怎堪浊。
铮魂化作江中土,江上留作渔父歌。——中华怀古开天辟地一甲子,东风送暖又国庆。曲殇流水亘古今,华夏雄传五千年。古今一脉相传承,灿烂文明先人传。清明倍感思先贤,登高拜祖意惆怅。杏花村外酒香飘,黄帝陵前万人祭。清风拂柳雨濛濛,轻烟浮动隐青山。
六、

中华民族根文化的诗词
惟愿先人在天灵,苍天赐福佑中华。汨罗江岸楚辞传,至今千里留楚风。应怜屈子亡国恨,从此江水不朝东。龙舟破浪千帆竞,风飘粽香拂两岸。千家万户插艾叶,五湖四海齐欢腾。正月十五月中秋,东风十里桂花香。人聚中庭共赏月,月隐清辉万点星。游子见此益思乡,手执月饼意彷徨。今昔风景更如昔,遥望明月寄相思。相思苦短情更长,爆竹声中庆团圆。欢聚只恨夜更短,高举金樽更迎春。门前对联红两边,龙飞凤舞喜气洋。祖国山川家更好,岁岁年年新气象。六十华诞家温馨,十三亿人齐欢腾。中华崛起龙飞舞,气贯长虹傲苍穹。——兰池宫夜谈幽灯暗点雨垂帘,冷月无言剑气寒。大秦铁军等闲去,不及兰池一夜谈。
兰池宫是秦王嬴政的水景园,嬴政曾多次在此与李斯夜谈,共商国是,奠定了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帝王之业。
四、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诗歌
[台湾]黄雍廉《唐人街》 呵呵这个不出名 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 风是历史的萧声 倾听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 饮霜雪的冰寒 绽东方的芬芳
四、

中华民族根文化的诗词
鲜明矗立的旗 像 黄河的浪 东流 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 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 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五千年 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 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五、弘扬中华文化的诗句帮帮我哪
一 中华世纪坛赋 作者:魏明伦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 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
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 ★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 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登坛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激发冲霄志。
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 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二、中华世纪坛赋 作者:雪川 ★设坛祭祖,乃尘海茫茫,意会圣贤、神通经典之盛事。古今异格,赋颂不已。且喜京华世纪之交,日融乎比,月裁乎兴。凡人间山水草木,潇潇然如卞子采玉,琢就长安街西令惊鸿游目骋怀之杰作,坛名中华世纪。 ★此坛也,非教化空动之吟咏情性。
森森万象,寓九州绵乎八极之道;冥冥造化,藏四海生于六经之名。岂肯淡忘文韬武略,长留阶前玉树临风;不为摹写雕龙画凤,重铸坛顶神眼照人。 ★昔者岁星由北而东,南巡西走,左行于地。 其率领诸神统正方位之状,天何言哉!后世凡筑墙垒垣,出师讨贼,开拓封疆,均祭祀于大荒之中,掐玄机以扣天门。今物示于极,民动于心,泱泱华夏鼎新革故之伟业,璨然若炬。天之人望如金声玉振。
负道义,垂华表,转国运,济沧桑!天下百姓再竭斯坛,莫不寄言盛世中华,披肝沥胆,以怀珞握瑜之妙笔,画衔才佩德之重彩也。 ★嗟乎神坛长在,盛世长在。区区辞约意简之赋,盖踯躅于阙伯难成岁首,改用实沈之意蕴美而成。笔路荒芜处,望披阅者视若写物图貌之省净文体也。是为辞缘。魏明伦的赋主要表现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跨度、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与前者相比,雪川的赋更多的是展示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厚度,文采飞扬。
五、

中华民族根文化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