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huguinan 坐标: 22813 目录:/zhu/

想知道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朱德最有名的是哪一首诗

朱德元帅一生酷爱兰花,视其为“国宝”。无论是在狼烟四起的井冈山,还是在庄重严整的北京城,抑或是在春意盎然的南国花都,兰花始终伴随着朱德栉风沐雨,同甘共苦。他曾把自己培育的兰花名品赠送给北京中山公园、成都杜甫草堂等单位,让国人共同分享。他养兰,咏兰,留下诸多诗文名篇,从1959年至1964年,朱德写下了近40首咏兰的诗词。这些诗词,大都即兴而作,不事修饰,情真意切,老幼皆懂。

1961年秋,朱德趁庐山会议的间隙,到仙人洞采兰,曾题下七绝一首: 仙人洞下产兰花, 觅得还依小道家。 采上新名三五棵, 洞前小憩看红霞。 1961年深秋,朱德曾赋《咏兰》一首,描写自己在辛勤劳作中获得的乐趣: 幽兰奕奕待冬开, 绿叶青葱映画台。 初放红英珠露坠, 香盈十步出庭来。 1961年3月3日朱德到广州视察,在越秀公园看见百花盛开,其中有许多兰花,即兴作诗一首: 越秀公园花木林, 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

朱德写过哪些诗

近代朱德的诗词有:


1、《无题》 百战余生者,群材可撑天。 从征凭两两,大将剩三三。 译文:艰难苦战后,生还者可以撑起一片天,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后,领兵打仗的将领只剩下参加合影的九个人。
2、《赠友人》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译文:华北大片国土的收复,靠的是根据地的广大抗日军民,他们才是英雄,是猛士,是保卫祖国、抗击日寇的坚强柱石。相信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抗战胜利的红旗必将插遍祖国的河山。


3、《出太行》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译文:太行山上群峰耸立、峰峰相联,站在太行山之巅,举目远眺,滔滔黄河宛如一条巨龙,尽收眼底。黄河两岸呈现出一派轰轰烈烈的抗战大好形势,此行虽未最终到达重庆,但深感此行对于团结抗战具有重大意义。
4、《游香山》 红叶满山坡,香山游子多。 少壮扶云上,峻岭唱高歌。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译文:秋末,满山的红枫叶把整个香山掩映在火霞之中,游客众多。青年们在向香山极顶迅捷地登攀,嘹亮高亢的歌声回荡在身后的空谷之间。 5、《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己饥己溺是吾忧,急济心怀几度秋。 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仍作棘荆游。 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 物色风尘谁作主, 唯看砥柱正中流。

译文:禹对待天下遭水害的人,就像自己被水淹了一样;稷对待天下受饥饿的人,就像自己受饥饿一样,也正是我所担忧的。没有真正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常常陷入苦闷和柏徨之中。正因为有护国军这支铁的队伍来承担挽救国家命运的历史重任,因而尽管国家处于混乱和残破的状况,人们也能够把祖国的山河收拾好。 自己的这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袁世凯的复辟,时刻都有亡国的危险,因此,自己所承担的拯救祖国的斗争,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刻也不能停息。

祖国的命运将由护国军的将士来作主,他们正是国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

朱德的诗词作品

太行春感(1939年春)寄语蜀中父老(1939年)出太行(1940年5月)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赠友人(1941年)游南泥湾(1942年7月10日)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步董必武同志原韵两首感事八首用杜《秋兴》韵·冀中战况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新农村十月战景攻克石门战局时局寄南征诸将寄东北诸将(1947年11月)贺董老六三大寿并步原韵(1948年2月)车过图们江怀朝战(1952年9月)过五指山(1957年1月18日)六连岭(1957年1月23日)昆明感怀(1957年2月23日)纪念八一(1957年7月)井冈山会师(1957年7月)登石门山(1959年1月23日)从化温泉(1959年1月27日)和何香凝主任《农村》原韵二首(1959年2月2日)和郭沫若同志《春节游广州花市》(1959年2月)游七星岩(1959年2月17日)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1959年7月7日)和同志《登庐山》原韵(1959年8月11日)花溪(1960年2月29日)上东山(1960年3月2日)登南高峰(1960年6月22日)飞过泰山(1960年6月28日)看西湖茶区(1961年1月26日)登西湖北高峰(1961年1月27日)游闽江(1961年2月2日)游鼓山(1961年2月4日立春日)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原韵(1961年2月8日)经闽西感怀(1961年2月9日)三明新市(1961年2月12日)南昌过春节(1961年2月15日)游越秀公园(1961年3月3日)辛亥革命杂咏(1961年10月7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五周年 。

朱德离家时候写的诗句

朱德元帅为兰花而写下的诗句很多,充分表达了他对兰花的热爱,也留给后人一段段难以忘怀的佳话。戎马一生的朱德,正像他栽培的兰花一样,不朽芳名留处处,永远绿遍中华大地,永远香留人民心中。兰花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传统名花之一,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历代文人吟咏兰花的诗歌代不绝传,佳作如林,美不胜收。朱德元帅一生酷爱兰花,视其为“国宝”。

无论是在狼烟四起的井冈山,还是在庄重严整的北京城,抑或是在春意盎然的南国花都,兰花始终伴随着朱德栉风沐雨,同甘共苦。他曾把自己培育的兰花名品赠送给北京中山公园、成都杜甫草堂等单位,让国人共同分享。他养兰,咏兰,留下诸多诗文名篇,从1959年至1964年,朱德写下了近40首咏兰的诗词。这些诗词,大都即兴而作,不事修饰,情真意切,老幼皆懂。

1961年秋,朱德趁庐山会议的间隙,到仙人洞采兰,曾题下七绝一首:仙人洞下产兰花,觅得还依小道家。采上新名三五棵,洞前小憩看红霞。1961年深秋,朱德曾赋《咏兰》一首,描写自己在辛勤劳作中获得的乐趣: 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初放红英珠露坠,香盈十步出庭来。1961年3月3日朱德到广州视察,在越秀公园看见百花盛开,其中有许多兰花,即兴作诗一首: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5、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稍后,他在四川彭县采兰后,为了歌颂辛勤采兰人的功绩,赋《鹤荫曲》词一首:觅得彭县名山住,知心同志问村父。披荆斩棘乐访君,哪里管得风和雨。求佳种“奋战”四天,果然满载归去。闻捷报喜煞大家,寄京都分栽百处。1962年,新年伊始,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的兰展后,赋诗三首,其中一首云: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1962年春,朱德在《杭州杂咏》中曾吟五绝一首,记下了他同身边人员一起植兰的趣事: 春日学栽兰,大家都喜欢。诸君亲动手,每人栽三盆。1963年1月,他在海南岛尖峰岭采兰后,又写下七绝一首,以表达喜悦心情:尖峰岭上产幽兰,古木林中朽树边。多费专家勤采掇,新种移出任人观。成都的杜甫草堂,名木不少,自从朱德赠送了名种兰花以后,园内植兰渐多。1963年,朱德再赴草堂,兴致盎然,赋有《草堂春兴》10余首。

其中咏兰的一首,思古颂兰,堪称绝唱:幽兰出谷弱袅袅,移到草堂愿折腰。通道芳姿不解意,陪同工部发新条。1963年4月20日,朱德回到四川,在考察之余曾登上峨眉山的石笋峰采兰,采得佳种后,当晚即乘兴写下了《鹦鹉曲·石笋峰采兰》一词:峨眉山上随缘住,石笋幽谷作仙父。松竹友朋常照映,同受雾云风雨。达人知遇来访寻,志愿随君前去。若得供献作国香,不朽芳名留处处。

1964年2月,面对解冻绽放的春兰,朱德托物言志,寄寓深情,写下了一首《春兰》诗: 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物华。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对井冈山的幽兰朱德元帅更是情有独钟。解放后第一次故地重游时,他停车崖岭拜访兰花,在山林深处采得一株,爱不释手,随即吟诵。诗中巧用寻香万重不辞远,反衬出井冈幽兰之珍贵,因为这里的兰花浸润过革命者的鲜血。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草蟠;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

朱德的诗词有似江南好

游南泥湾1942年7月10日一九四二年七月十日,与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四老同游南泥湾。纪念七七了,诸老各相邀。战局虽紧张,休养不可少。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行行卅里铺,炎热颇烦躁。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远望树森森,清风生林表。白浪满青山,绿叶栖黄鸟。登临万花岭,一览群山小。丛林蔽天日,人云多虎豹。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窖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小憩陶宝峪,青流在怀抱。诸老各尽欢,养生亦养脑。

薰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散步咏晚凉,明月挂树杪。

朱德离家时候写的诗句有哪些

1961年秋,朱德趁庐山会议的间隙,到仙人洞采兰,曾题下七绝一首:仙人洞下产兰花,觅得还依小道家。采上新名三五棵,洞前小憩看红霞。 1962年,新年伊始,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的兰展后,赋诗三首,其中一首云: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1962年春,朱德在《杭州杂咏》中曾吟五绝一首,记下了他同身边人员一起植兰的趣事: 春日学栽兰,大家都喜欢。

诸君亲动手,每人栽三盆。1963年1月,他在海南岛尖峰岭采兰后,又写下七绝一首,以表达喜悦心情:尖峰岭上产幽兰,古木林中朽树边。多费专家勤采掇,新种移出任人观。 对井冈山的幽兰朱德元帅更是情有独钟。解放后第一次故地重游时,他停车崖岭拜访兰花,在山林深处采得一株,爱不释手,随即吟诵。诗中巧用寻香万重不辞远,反衬出井冈幽兰之珍贵,因为这里的兰花浸润过革命者的鲜血。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朱德的最出名的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