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辉煌的今天

zhangjinao 坐标: 20323 目录:/zu/

20年前的今天,上海虹桥的奇迹迫降 拯救了137人

精选的20年前的今天,上海虹桥的奇迹迫降 拯救了137人

1998年9月10日,晚上7点多钟,暮色已经降临。上海繁忙的虹桥国际机场,一架客机正缓缓驶出停机坪。这架客机是中国东方航空的麦道-11型客机,航班号为MU586,执飞的任务是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中间经停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MU586航班“当事机”B-2173号麦道-11客机机长倪介祥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司机”。那一年他54岁,还有6年就可以光荣退休。这次领导安排他执飞麦道MD—11。就在8天前,瑞士航空111号班机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机场附近海域空中解体,那也是一架麦道MD-11型客机。换句话说,当时的麦道MD-11客机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连同机组人员在内,这个航班上一共有137人。他们怎么也没想到,10分钟后,自己也会遭遇一场空中惊魂。

19点38分,起飞顺利。可是,机长倪介祥很快注意到:飞机的前起落架指示灯一直亮着。(一般而言,作为飞机降落时关键部件,起落架均需由高强度合金钢制作而成,无论是强度,还是金属抗疲劳性,起落架的质量都足以保证它在整个飞行寿命内正常使用。)认识到问题严重的倪介祥立刻宣布“MAYDAY”(紧急情况),并向虹桥机场的塔台报告:“飞机前起落架发生严重故障,需要立即返航!

塔台回复:“同意!请保持通讯畅通,听候进一步指令。”此时飞机才刚刚爬升到900米。

△起落架收放原理图与此同时,机舱中的空乘人员也接到了电话“飞机的前起落架出现了问题,现在需要立即返航,请做好最坏的准备。”恐怕没有比迫降更坏的了。可是,在中国民航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宽体客机迫降的情况,任何机组都没有实操经验。更何况,迫降的风险系数太大了——迫降时与地面的剧烈撞击会导致飞机内乘客直接受伤甚至死亡;而且在降落时,两三百公里的时速,对150多吨重的飞机来说,任何一点颠簸都会导致飞机倾覆;除此之外,与地面剧烈摩擦,还可能导致大火

驾驶舱内,机长倪介祥将飞机的爬升坡度提到最大,然后再急转方向,希望通过这样的“甩放”动作将飞机的起落架正常放下。可是起落架警告灯仍亮着。机械师赵永亮钻到起落架的部位,他看到飞机前起落架锁连杆螺栓在回收过程中断裂了,所以起落架既放不下去,也收不上来。这不是人力能够解决的,除非有很大力量将起落架利用惯性“蹾下去”。

△现代飞机的起落架此时塔台给出了两条建议:一、可以利用飞机在机场跑道降落时的惯性进行尝试。二、如果仍无效果,就尽量在上空盘旋,等待地面救援力量全部到位后,耗尽燃油后,选择迫降。机场方面也立即启动了迫降预案。丨疏散清场——预定迫降时段,所有原定降落虹桥机场的飞机备降到其他机场,未起飞的也一律延迟起飞,跑道除了黄色指示灯发出耀眼的光芒,空空如也。

丨紧急派出救援力量——15辆机场的消防车倾巢而出,在黑夜中闪着警报灯向跑道疾驰而来,在第一时间向整个飞机跑道喷洒了阻燃泡沫。机场周边五家医院的救护车也拉着警报向虹桥机场赶来,每个医院都要预留三十多个病床,医院骨干医生被紧急从家中召回,等待救治伤员,瑞金医院的烧伤科顶尖专家也被邀请参与救治。21点39分,地面迫降工作准备完毕。


一、

△电影《紧急迫降》剧照该电影就是以此次事件为原型拍摄而成天上,机组人员开始准备迫降。23点07分,飞机在虹桥机场上空已经盘旋了3个多小时,在油量达到下限时,迫降开始了。500米高度对准跑道,300米高度放下后起落架和襟翼,200米调整姿态,100米选好角度,30米,20米,10米——“轰!”后轮最先着陆,紧接着机头擦地,跑道上瞬时拉起了一道道闪亮的火星。

飞机滑行几百米后,终于平稳降落在虹桥机场1号跑道,一匹烈马终于被驯服了。

机舱广播响起了机长倪介祥的声音:“旅客们,客机已经平稳着落,请立刻离开飞机,请立刻离开飞机!”与此同时,飞机的应急舱门也弹开了,气囊式滑梯瞬间构筑起通往地面的快速通道。跑道边等候多时的消防车呼啸着冲向飞机,高压水喷射出的泡沫瞬间将飞机的明火破灭,持续不断的水流也阻止了飞机再次着火的可能性,闻讯赶来的武警战士协助乘客和机组成员紧急撤离。

△被消防官兵泡沫喷射到的空姐137人,无一伤亡!MU586班机创造了奇迹,这是当时中国民航的首宗迫降事件。19年后,也就是去年的6月11日晚间,东方航空悉尼飞往上海的MU736航班,原定起飞时间为6月11日下午8:30,将于6月12日上午5:00抵达上海。在飞机刚刚离地几秒钟仅爬升到5000英尺,飞机的引擎整流罩便炸裂开了!当时安全员最先发现问题,并及时报告了机组,机组果断处置,经历了惊险的紧急迫降,最终人机均安全落地。

3月23:历史上的今天

精选的3月23:历史上的今天 展开全文

1885323日,晚清一代名将、民族英雄、67岁的冯子材率军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前隘一战歼灭入侵国境的法军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此后,冯子材调任云南、贵州提督。

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法安《顺化条约》,意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引起中国清朝政府朝野大哗,慈禧太后大为震怒,下诏向越南派兵,中法战争开始。188312月,清军在越南北部失败,影响所及,后来广西前线的清军军心涣散,全线瓦解,法国趁势占领镇南关。当时情势对清朝不利,在英国人调停下,在天津订立了《中法新约》,双方保证越南的独立地位,中国开放中越边境与法国通商。

但当时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没有接到朝廷命令,发生了十一起偷袭法国驻军的事件。法国公使震怒,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两江总督在上海拖延谈判,战争继续进行。法国派出舰队在中国东南沿海歼灭福建水师及部分南洋水师主力舰,同时占领澎湖及试图登陆占领台湾。法国陆军攻入中越边境镇南关(现名友谊关)。清朝正式向法国宣战。

1885323日晨,法军第2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进入镇南关,另以千余兵力屯于关外作预备队。法军主力在炮火掩护下,攻占东岭三座堡垒,并猛攻长墙。冯子材指挥所部顽强抵抗,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守卫清军在冯子材的爱国情感鼓舞下,英勇抗击,誓与长墙共存亡,阻止了法军的前进。经激战,法军接近长墙,冯子材持刀大呼,率先率领两个儿子跃出长墙,冲向法军。全军感奋,一齐出击,与其进行白刃格斗,战斗异常惨烈。战至中午,终将中路法军击退。与此同时,陈嘉部、蒋宗汉部在东岭与法军展开了激烈争夺战,傍晚时分,王德榜在击溃敌之增援部队及消灭其运输队后,从关外夹击法军右侧后,配合东岭守军夺回被占堡垒。这时,王孝祺也已击退沿西岭进攻之敌,并由西岭包抄敌后,使其腹背受敌。法军三面被围,法军死伤近300人,后援断绝,弹将尽,被迫败退,尼格里只得下令撤退,狼狈逃回文渊、谅山。冯子材抓紧有利战机,率部乘胜追击,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攻克谅山,宣称毙法军近千名,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后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重大胜利。

1885330日,赫本哲放弃谅山的消息传到法国本土,法国总理茹费理内阁以306149的票数否决了茹的“增拨军费案有先议权”提案。茹费理引咎辞职。然而茹刚一辞职法国就同意“应先前要求”给越南法军垫付五千万法郎“人们认为是法国战争计划的象征”表明法国丝毫也不打算停止战争。而在此役后清军已经精疲力尽。在英国调停下,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Patenotre)在天津会谈,于69日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为结局。中法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确认了1884年战局对中国不利时法国和越南之间签订的《第二次顺化条约》,其中否定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改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法国军队移交台湾,中国军队撤出越南,从此越南脱离中国,成为法国属地。

611日,天津条约签订。左宗棠对主和的李鸿章作出以下批评:“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1801323日,亚历山大一世继位,成为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17771223日-1825121日),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罗斯帝国皇帝,保罗一世之子。由于亚历山大一世于拿破仑战争中击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仑一世复兴欧洲各国王室,因此被欧洲各国和俄罗斯人民尊为神圣王、欧洲的救世主。

他在位期间改革俄罗斯兵制,设立军团制,改变了从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余年的贵族统兵制。他的统治前期主要在战争时期渡过,后半则沉迷于与宫廷仕女游玩,以及神秘主义的研究上,渐渐不理政事。最终在其承继者君士坦丁·帕夫洛维奇、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间,俄罗斯爆发了一连串人民起义。因此其评价往往是两极化的,而且直到现在,他的行为仍然不能被理解。因此被称为”北方的斯芬克斯”。

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保罗一世登基,亚历山大正式被立为皇储。1801311日夜,政变开始。反对冲进沙皇寝室,将保罗杀死。当夜,亚历山大躲在一个套间里,战战兢兢地守在妻子身旁。当父亲被杀的消息传来时,他嚎啕大哭。虽然父亲是死于他人之手,但自己是这样期望的,因而心里充满了负疚感。反对的首领进来对他说:“行了,别耍孩子气了,登基去吧!”就这样,亚历山大成了新的沙皇。

俄罗斯自1810年开始积极更新军队的装备,开始大规模修建军事设施。尽管由于当时制度缺陷,这些设施未能完全修建完毕,但对巩固俄罗斯国防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1812年,拿破仑率军攻入俄罗斯,俄罗斯开始了卫国战争。战争初期,俄军节节败退,亚历山大一世认识到自己无力指挥军队夺取胜利,于是就把指挥权转给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此后又再次任命库图佐夫为俄罗斯军队总司令。在库图佐夫指挥下,俄军一把火烧掉了莫斯科,俄军主力部队撤出了莫斯科。拿破仑的军队拿到手的只是一座残垣断壁,没有给养的空城,在俄罗斯的寒冬到来之际,饥寒交迫的法军被迫后撤。以逸待劳的俄军乘机追袭,拿破仑大败。

俄罗斯军队在同拿破仑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一路西进,攻陷巴黎,整个欧洲的命运都掌握在亚历山大一世的手中。在1813年至1814年间,亚历山大一世成为欧洲反法同盟的盟主,1814年更是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巴黎举行了的入城仪式。但是年轻的青年近卫军看到了巴黎的繁华和革命带来的自由,痛感俄国的落后,立志推翻俄国专制政府,这些人统称为十二月人。终于把亚历山大逼上了绝路。

尽管俄法战争结束,拿破仑遭到流放,但欧洲的君主专制体制已经遭受到了严重打击。为了稳定局势,亚历山大一世颁发了自由化色彩浓厚的波兰王国宪法,给予波兰高度的自治,并许诺在时机成熟后,给予其他并入俄罗斯版图的地区同样程度的自治。18259月,亚历山大一世得到密报,军队中正在准备政变,少数阴谋推翻他。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采取镇压措施,而是离开圣彼得堡,到气候适宜但位置偏僻的亚速海上小镇塔甘罗格疗养。起初,疗养的生活还算惬意,可过了不到两个月,俄国皇宫突然宣布,亚历山大一世于1119日在疗养地驾崩。亚历山大的突然死亡,引起人们的纷纷猜测。有人说,他的确是死于疾病;也有人说,他根本就没有死,而是看破红尘,借疗养之机遁入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亚历山大的死成了一桩悬案。亚历山大去世10年后的一天,在乌拉尔山区的一个村子出现了一位雍容高雅、仪表超俗、自称费道尔·库兹米奇的老人。由于他说不清自己的来历,被警察局驱逐到了西伯利亚。在那里,他居无定所,含辛茹苦,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学识渊博,待人宽厚,深得当地群众爱戴。人们慢慢发现,他对当代的政治事件了如指掌,对一些名人事迹如数家珍。他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俄军开进巴黎时的盛况,甚至能一个一个地说出当时沙皇身边的随员。有人说他在某段时间内经常收到一个名叫玛丽亚·费多罗芙娜(这是亚历山大一世母亲的名字)的女人寄来的钱和衣物。

1864120日,费道尔·库兹米奇以87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而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问:一位曾参与医治亚历山大疾病的医生,从不参加1119日纪念亚历山大之死的祷告仪式,而18641月的一天,他却亲自领着大家为亚历山大的亡灵祈祷。他流着泪说:“沙皇这下真是死了。”而在继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办公室的墙壁上,一直挂着费道尔·库兹米奇的画像。费道尔·库兹米奇死后,一位富商出资安葬了费道尔·库兹米奇,并在墓碑上刻上“上帝的选侯”,而“上帝的选侯”正是亚历山大一世战胜拿破仑后天主教教皇颁给他的。前苏联曾挖开沙皇时期的墓室,而亚历山大的墓穴里什么也没有。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