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hulundahu 坐标: 147744 目录:/ai/

精选的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①。凯风因时来②,回飙开我襟③。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④。园蔬有余滋⑤,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⑥。舂秫作美酒⑦,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⑧。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⑨。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⑩。【注释】①蔼蔼:茂盛的样子。中夏:夏季之中。贮:藏、留。这两句是说当前树林茂盛,虽在仲夏,仍很阴凉。 ②凯风:南风。因时来:应节吹来。 ③回飙:回风。开我襟:翻开我的衣襟。 ④息交:罢交往。游:驰心于其间。闲业:对正业而言,正业指儒家的《六经》等,闲业指诸子百家、“周王传”(《穆天子传》)、“山海图”(《山海经》)等。卧起:指夜间和白天。这两句是说停止了和朋友的交往,日夜驰心于读书弹琴的闲业之中。 ⑤园蔬:园里的蔬菜。滋:滋味,《礼记·檀弓》:“必有草木之滋焉。”郑注:“增以香味。”余滋:余味无穷。《礼记·乐记》:“太羹玄酒,有遗味者矣。”余滋、遗昧同义。这句和下句是说园里的蔬菜余味无穷,往年的粮食今天还储存着。 ⑥营己:为自己生活谋划。极:止境。过足:超过需要。钦:羡慕。这两句是说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有限,过多的东西不是我所羡慕的。 ⑦秫:黏稻。舂秫:黏稻,为了做酒。 ⑧未成音:发不出完整的声音。 ⑨真复乐:天真而且快乐。簪:古人用来插在冠和发上的饰物。华簪:华贵的发簪。这里指富贵。这两句是说这些事情天真而快乐,可以聊且忘掉富贵荣华。 ⑩这两句是说遥望白云,怀念古人高尚行迹的心情,不自觉地深重起来。

【赏析】诗题《和郭主簿》然郭氏姓名事迹均不详,“主簿”是州县主管簿书的属官。此诗作年众说纷纭,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根据其《命子》、《责子》二诗推算,系于义熙四年(408)渊明44岁时作,较为可信。在此之前,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辞序》),曾几度出仕,最后一次是四十一岁(405)时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在这十三年间,东晋内乱迭起,到处腥风血雨,官场,人心险恶,世风伪诈,哀鸿遍野。处在这样动乱、黑暗的时代,庶族出身、家道中衰的陶渊明,虽然有过“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宏图壮志,结果也必然是“有志不获骋”(《杂诗》之二)。于是,他便归隐浔阳,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和郭主簿》就是他归家二年后所作。这一首描写了夏日乡居的淳朴、悠闲生活,表现出摆脱官场牢笼之后那种轻松自得、怀安知足的乐趣。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平淡冲和,意境浑成,令人感到淳真亲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篇展现的都是人们习见熟知的日常生活,“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曾《诗谱》)虽如叙家常,然皆一一从胸中流出,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因而使人倍感亲切。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无不紧扣一个“乐”字。你看,堂前夏木荫荫,南风(凯风)清凉习习,这是乡村景物之乐;既无公衙之役,又无车马之喧,杜门谢客,读书弹琴,起卧自由,这是精神生活之乐;园地蔬菜有余,往年存粮犹储,维持生活之需其实有限,够吃即可,过分的富足并非诗人所钦羡,这是物质满足之乐;有粘稻舂捣酿酒,诗人尽可自斟自酌,比起官场玉液琼浆的虚伪应酬,更见淳朴实惠,这是嗜好满足之乐;与妻室儿女团聚,尤其有小儿子不时偎倚嬉戏身边,那呀呀学语的神态,真是天真可爱,这是天伦之乐。有此数乐,即可忘却那些仕宦富贵及其乌烟瘴气,这又是隐逸恬淡之乐。总之,景是乐景,事皆乐事,则情趣之乐不言而喻;这就构成了情景交融,物我浑成的意境。诗人襟怀坦率,无隐避,无虚浮,无夸张,纯以淳朴的真情动人。我们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那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那繁木林荫之下凉风吹襟的惬意,聆听那朗朗的书声和悠然的琴韵,看到小康和谐的农家、自斟自酌的酒翁和那父子嬉戏的乐趣,并体会到诗人那返朴归真、陶然自得的心态……

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和本色无华的语言。全诗未用典故,不施藻绘,既无比兴对偶,亦未渲染铺张,只用疏淡自然的笔调精炼地勾勒,形象却十分生动鲜明。正如唐顺之所评:“陶彭泽未尝较音律,雕文句,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答茅鹿门知县》)当然,这种“本色高”,并非率尔脱口而成,乃是千锤百炼之后,落尽芬华,方可归于本色自然。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只有“大匠运斤”,才能无斧凿痕迹。本色无华,并非质木浅陋。试看首二句写景,未用丽词奇语,但着一平常“贮”字,就仿佛仲夏清幽凉爽的林荫下贮存了一瓮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则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又如“卧起弄书琴”,“弄”字本亦寻常,但用在此处,却微妙地写出了那种悠然自得、逍遥无拘的乐趣,而又与上句“闲业”相应。再有,全诗虽未用比兴,几乎都是写实,但从意象上看,那蔼蔼的林荫,清凉的凯风,悠悠的白云,再联系结尾的“怀古”(怀念古人不慕名利的高尚行迹,亦自申己志),难道与诗人那纯真的品格,坦荡的襟怀,高洁的节操,全无相关、全无象征之类的联系么?这正是不工而工的艺术化境之奥妙所在。所以东坡评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刘克庄说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系灼见。 (熊笃)

一年级关于竹子的古诗词田字格


1、《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宋·蔡确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宋·苏辙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宋·黄庭坚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宋·惠洪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宋·范成大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宋·朱熹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宋·陆游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宋·杨万里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宋·辛弃疾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宋·刘克庄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元·孟宗献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金·郭长倩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现代·毛瑞卿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元·虞集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寒竹篇》元·傅若金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17、《徐竹隐》元·王冕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元·曹文晦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元·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唐·岑参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21、《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竹里馆》唐·裴迪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3、《慈姥竹》唐· 李白当涂县 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4、《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唐·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唐·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唐·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最爱返窗卧,秋...

蔼蔼堂前林_中夏贮清荫

译:蔼蔼堂前林 ,中夏贮清荫。

陌上桑(节选)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首乐府诗是从侧面描写的……

赞美松柏的诗句

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带有薇的古诗词

魏晋 陶潜 伤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 【感士不遇赋并序】 唐 白居易 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续古诗十首 其三】 李贺 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 【昌谷诗】 孟郊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 【长安羁旅行】 曹邺 中庭广寂寥,但见薇与蕨。 【下第寄知己】 宋 方大琮 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书生。 【寄题董宰读书轩】 朱翌 偶为樵牧知,遂与薇蕨偕。

【送山芥与徐稚山】 要之钟鼎饱,不及薇蕨饿。 【王承可有招隐黄龙之意】 许必胜 休心薇蕨内,庶免营旨蓄。 【除夕】 张耒 二年薇蕨苦不饱,长安裘马多辉光。 【秋风三首 其二】 李新 幡然归首阳,不厌薇蕨新①。 【元次山作友丐予乃谚之】 沈辽 种我十亩粟,中有薇与蕨。 【初耕东坡(在左山)】 苏洵 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