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观后感
展开全部 今天,打开电视看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看了之后很受启发。
以前听说过这个节目,但是没有认真看,今天看了,觉得节目很精彩。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经常教会儿童背唐诗宋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古诗小学生耳熟能祥。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古诗词走了学生,走进了人们,人们在吟诵古诗词中感受着韵律的美,情境的美,感受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乐趣。
参加古诗词大会来自于各个行业,有工人、有农民、有警察、有大学生。
在这里多数擂主都是大学生,今天看到一个女孩已经是连续三届的擂主。
在今天的挑战中,她再次蝉联成为第四届擂主。
其中,有一名同济大学的学生,能够背下近万首古诗词,真是了不起。
今天嘉宾点评也十分到位,对古诗的作者及作品解释得也十分到位。
让人更加热爱古诗词。
自从习同志任总书记以来,他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在多次场合谈到传统文化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发扬传统文化。
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把传统文化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之中。
实验小学自成立就把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校作为办学特色的主题,通过校园环境的创立,学生吟诵《弟子规》,教师学《论语》、欣赏中华古诗词、研发校本教材等形式使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营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一项每周一诗,效果也非常好。
虽然,我们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工作做得还不细,还不实。
有些工作还是在流于形式。
今天通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让我感到从小加强孩子诗词教学很是重要,让孩子从小背诵更多的古诗不只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熏陶,学生在吟诗作赋中能够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学生品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修养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在证明孩子书读多了,诗词背诵多了,自然从内往外的有所改变。
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古诗教学,从现在开始要制定出孩子小学六年级应该背诵的古诗的诗目,不能只满足于教材的那几首古诗,要扩展古诗内容,要求小学六年级要背诵不少于一百二十首古诗,开学初就要把要求背诵的诗目发给各班,一年二十首,要求学生不但会背,更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高年级要加强诗词的学习,要通过晨诵时间多诵读一些名家诗词,从而丰富阅读内容。
中华诗词大会是一个很好的节目,它给所有人一些启迪。
特别是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传统文化要从小学抓起,诗词要从小学背起,把这些诗词好好地传承下去,不但是增加了知识,更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是要时刻记住,诗词演读着历史,诗词传播着文明,诗词代表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更加认真学习古诗词,让传统文化成为复兴的一种力量,引领着我们大步向前。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60句古诗
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落入花丛皆不见!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歌声扇后出,妆影镜中轻。
未能令掩笑,何处欲障声。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
莫见双嚬敛,疑人含笑情。
斋佳人靓晚妆,清唱动兰 房。
影出含风扇,声飞照日梁。
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自有横陈会,应怜秋夜长。
”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鸟。
何处黄鹂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离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赛诗会: 瓜浮瓮水凉消暑,藕叠盘冰翠嚼寒。
斜石近阶穿笋密,小池舒叶出荷团。
” 凉回翠潭冰入齿,齿沁清泉露日寒。
香缈风清如缕,纸窗明月听鸣蝉。
” 暖惊梅,先传芳至,夜来万宝春随。
残冬雪,再遇和气,已是名园佳丽 春寒锁,于庭院,梅花几树怨东风,清蕊未吐暗香远 天嫌雪苍白,信手绣梅花。
来年冬日到,再与一处开 万岭千山携白首,天赐胭脂轻抹腮。
遥问兰竹春何在,玉骨冰肌暗香来 对酒不觉眠,落花沾青衣。
醉起看溪月,鸟还人亦稀 欲摘梨花新做酒,秦淮烟波雨不休。
晓妆镜前听风起,半遮脸来是离愁 飞雨吹枰近黄昏,轻衣缦舞做俗尘,玉箫吹断且共酒,幽轩坐隐月照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特意遥指杏花村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日月长;长月日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芙蓉作帐锦重重,比翼和鸣玉露中 人道瑶池春似海,月明飞下一双鸿 ---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永结连理枝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箫郎是路人 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
三干歌吹灯火上,五百缨缦烟云中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放眼皆美女,莲步玉颜霞 红唇腮边露 点点是梅花 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 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 躬车马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暮晓春来迟,先于百花知——岁岁种桃花,开在断肠时 与卿花一朵,蜀中两杜鹃 我愿洒下百万钱,买来一枝作春花。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人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双枝并为春,岁岁作年少 秦淮无语话斜阳,家家临水映红妆。
春风不知玉颜改,依旧欢歌绕画舫。
月明人断肠 大海啊你全是水,骏马啊你四条腿 当年顶风尿十丈, 今日顺风鞋尽湿 将军立城东, 壮士会挽弓。
旌旗迎风展, 大炮轰轰轰
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
展开全部 1、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杜甫《黄河二首 》)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十丈云帆拂斗勺, 星槎风急浪花飘。
夜深露冷银河近, 卧听天孙织绛绡。
(马祖常《黄河舟中月夜》 )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憧古渡头。
(罗邺 《黄河晓渡》) 泥沙宁不阻, 钓饵莫相逢。
激浪因成势, 纤鳞莫继踪。
若令摇尾去, 雨露此时浓。
(无名氏 《河鲤登龙门》 )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凌。
( 范云 《渡黄河》 )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
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卢忠道 《河曲游》 )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 李流芳《黄河夜泊》 )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
(成公绥《黄河赋》 )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凌。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 范云《渡黄河》 )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
棹唱临风断,樵讴入昕喧。
( 骆宾王 《晚渡黄河》) 黄河猛迅山亦避,独缺西面容滔滔。
(金德瑛《登云龙山见黄河北徙》 )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2、简介: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诗词大会第三季观后感600
展开全部 诗词能让人心变得安静,静静地阅读时,人的整个灵魂便处于一种静谧之中,人便有了一种身心经受彻底洗礼的神清气爽的感觉!让我们爱上诗词,去慢慢体会诗词的美,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乡之情,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亡国之恨,感悟……唐诗宋词就像巍峨挺拔的五岳山一样屹立在我们心头,等待着我们去挑战,去感受成功的喜悦。
今年春天,中央电视台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如期而至。
这个节目主要以打擂台的形式为主,节目组从各地选出了热爱古诗词的达人,这不论年龄不论职业,只要爱古诗词敢于挑战自己的都可以来报名,从中选出一百多人,由他们组成百人团和预备团真可谓势不可挡,挑战选手和百人团、预备团同时听题答题,最后以击败百人团的人数为选手分数,从而选出擂主。
百人团里那是卧虎藏龙,人才辈出呀!像彭敏、陈珏如、王天睿、陈更 、雷海为、任自豪那都是百人团里冲出来的 佼佼者,在个人争夺赛里他们的表现真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个人争夺赛有8题,他们总是全答满并且是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他们把诗句分析的很透彻,讲的头头是道,就连点评老师都赞不绝口。
在飞花令环节中,是个人争夺赛中得分最高的和百人团里答题最快答对最多的选手进行的比赛,他们要围绕主题字轮流说出不同的诗句,每一场的飞花令是最激烈的,因为那是强者与强者间的对决,每次围绕主题字我只能说几句有时甚至说不出来一句,他们可真是“麒麟阁内真神仙,龙虎山下真英雄”让我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
最后一个环节是擂主争霸赛,是本场擂主与上一场擂主间的对决,这个环节最考验答题技巧和反应速度。
在几场的的比赛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卿熙容,她是一个和我同龄的女孩子,她能背几千首古诗还能把诗词当做朋友,在比赛中三次登场,而且对诗词的理解十分准确就连关于诗词的典故或背景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再想想自己,在班里的成绩还算不错但和他一比简直是差远了,再加上我从小就对古诗有着很大的抵触心理,能背下来的古诗还不足一百首,唉!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所以我们永远也不能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
正如古人所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现在的时光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学习但同时也要多积累古诗,把我们中国的古诗词文化传承下去。
...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分为哪三部分???
展开全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
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
“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
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古诗新唱
邓丽君《在水一方》——《诗经》中的《蒹葭》展开全部王力宏《盖世英雄》中的《花田错》——选自《花田错》刘德华最近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元素,曲风悲怆雅致,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
《新鸳鸯蝴蝶梦》——部分选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徐小凤的《别亦难》《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
千山的诗词
展开全部 丁令威[东晋]陶渊明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
据《隋书.经籍记》记载,《搜神后记》计117篇系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撰著,但后人对此尚有怀疑和争议。
陶渊明遗有《陶渊明集》等。
辽城望月[唐]李世民玄莬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影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作者简介:李世民(599-649),史称唐太宗,擅长武功,韬略过人,劝说并协助其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王朝,即帝位改元贞观,626-649年在位,鼓励大臣犯颜直谏,重视农业生产,倡导诗文,曾撰《帝范》12篇。
他的“水可载船,水可覆船,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之说,为后志所称道。
沁园春.有感[宋]陆游孤鹤归来,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垒垒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栽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有鱼翁共醉,溪友为邻。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大诗人,今存诗歌九千余首,风格雄浑豪放,悲愤激昂,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游先后任镇江、隆兴通判,投身军旅,后官至宝章阁待制,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
入千山[金]王寂我来连日苦风霾,不见千峰剑戟排。
要识玉山真面目。
雪晴明月射苍崖。
作者简介:王寂(1128-1149年),字元老,蓟州(今河北)玉田人,金天德年间进士,先后任太原祁县令、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中都转运史,遗有《拙轩集》、《辽东行部志》、《鸭江行部志》等。
他是金代一位著名作家,清人评价“寂诗境清刻馋露,有戛戛独造之风”。
祖越寺[明]张鏊使节约山灵,征鏖斩尔亭。
龙宫翠山谳,鸟道上青冥。
夜宿莲花嶂,朝看贝叶经。
酒醒啼鸟缓,花雨满禅庭。
孤亭不忍别,更上翠微间。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
杯前云出岫,檐下鸟知还。
天远何须问,征人正度关。
作者简介:张鏊,字济甫,江西南昌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历任浙江提学副使,南京兵部尚书。
现今千山正门有书法家启功所书“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即出自此诗。
罗汉洞[明]薛廷宠罗汉洞天一径遁,烟丛林杪放行踪。
海螺捧出云千叠,锡杖飞来阁几重。
石涧长鸣昙雨落,香风不动法门空。
蓬莱未必能胜此,缥缈笙歌绕梵宫。
作者简介:薛廷宠,福建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工科左给事中。
《辽东志》序言撰写者,并参与修订志。
千山温泉[明]徐景嵩万世温泉水,百年几度酉。
炎流从地发,暖气蹴天浮。
风过亭台爽,山环景致幽。
自怜多病客,不是濯缨俦。
作者简介:徐嵩,字伯瞻,辽阳人,明正德年间进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
遗有《沙州稿》四卷。
游千山祖越寺登莲花峰[清]爱新觉罗.高塞七岭行初尽,千岩宿雾开。
路回青嶂底,寺隐白云隈。
洞口闻清籁,碑文暗绿苔。
莲花天际出,顿觉绝尘埃。
作者简介:爱新觉罗.高塞,又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清太宗皇太极第六子,顺治皇帝庶兄,初封辅国公,后封镇国公,久居盛京,工诗词曲,善书画,遗有《恭寿堂集》。
游香岩寺[清]函可千峰顶上香岩寺,积雪何年道古堙。
航海尚传元学士,登台空拜石仙人。
宝幢雨洗灯还亮,禅榻云封草渐新。
伫望双飞天外锡,寒山早布几分春。
作者简介:函可(1612-1660年),字祖心,号剩人,人称剩和尚、千山剩人。
明末广东博罗人,其父韩缵,官至礼部尚书。
崇祯末年,国事日非,函可二十九岁削发为僧,清兵进入南京后,他写有私史《再变记》,被清兵发现,幸免一死,流放沈阳。
函可倡导成立了“冰天诗社”。
系辽沈文坛活动的中心,受到文人的欢迎和响应,函可四十九岁圆寂,葬于千山,遗有《千山诗集》二十卷,以及《千山剩人禅师语录》。
清太宗第六子镇国公爱新觉罗.高塞,曾写有《悼剩和尚》诗。
悼剩公[清]陈之遴朔雪萧萧只树林,紫衣长掩石龛深。
公真圣果身如寄,我自凡情涕不禁。
电火难留方外友,风霜偏集客中心。
千尚有莲花座,夜夜松涛想法音。
作者简介:陈之遴(1605-1666年),字彦升,号素庵,浙江人,明崇祯进士,清顺治官至礼部尚书,授弘文院大学士,后被流放。
游千山登璎珞观[清]郝浴照海一千峰,参差如泼翠。
我行一玩心,也谓养神智。
烟霞入衣裙,庶用清寤寐。
瞥看云生处,翻身若摩翅。
斯须款其间,乃是高明位。
精庐架九霄,天可揖而至。
不怪挂瓢人,凭将轩冕弃。
推窗远岫来,一一如拥彗。
青霭诸峰和,白飞万壑肆。
犹记客秋来,红紫纷如醉。
霜风日夕生,潇然本色出。
历落见茅庵,仿佛开十地。
琅琅梵声发,谡谡松涛沸。
世道在神州,悠然兴远思。
得无有救拯,巨细争一臂。
常恐遮人伦,于此成逊避。
泉壑虽幽暇,安忍极深邃。
寄语爱山人,斯言无不意。
作者简介:郝浴(1623-16...
关于古诗的来源
古诗古诗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 诗词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机的插入古诗词有时会 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 利用古诗词创设物理情境、导入物理概念 利用古诗词创设物理情境,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物理概念,这样可谓是水到渠成。
例如,讲授分子运动论的概念时,可引用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知雪,为有暗香来. 在问学生为什么会有“暗香来”后,学生会引起浓厚的兴趣,稍作讨论 后可顺水推舟引入分子动理论. 再如,讲授相对运动、参照物的知识前可引用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 道中》: 飞花两岸照晚虹,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后两句可用相对运动的知识来解释,因为船与云运动速度相同,以船为 参照物,云是静止的,在此基础上又可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为例,要学生指出白日依山尽的参照物,黄河入海流的参照物。
一些古诗词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脍炙人口、生动形象而有趣,通过古诗词引入物理概念,可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课堂气氛活跃,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二利用古诗词帮助理解记忆概念 物理概念繁多且表述严密,有相当多的概念不太好理解,学生因对物理 概念理解困难故而对物理望而生畏.若借助于对相关古诗词的分析,可使 学生针对具体问题中的概念,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逐渐接受和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分析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可引 用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以及《敕勒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以及《秋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这些古诗词词义浅显,学生易理解,理解了古诗词含义的同时亦即理解了相应的物理概念. 再如讲授平面镜成象特点时引入高骈的《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也可引入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样可加深对平面镜成象特点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平面镜成象特点在自 然界中存在的涉及,可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又如,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分解现象时,分析风筝为什么能浮 在空中的原因,可将清代吴有水的《风筝》介绍给学生.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同时进行受力分析,讲清其道理,效果很好.而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时,用苏轼的《花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重重迭迭上遥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三 利用古诗词深化和应用物理概念 学牛对物理概念的掌握不是靠死记硬背,不是靠生吞活剥,而是靠深刻 理解,靠有机吸收。
如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 是地上霜.”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再如引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可使学生在文学欣赏中对参照物、光的反射、力的作用效果等概念得到 深化和升华。
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气势磅礴的瀑布化作熠熠生辉的银河落下神州,如果没有一定的光学知 识,就不会有对诗中意境的深刻领悟,反过来,在欣赏和领会诗中意境的同 时也是光学知识、力的作用效果知识,能的转化知识在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再如,学习物理后,同学们知道了一些时空概念,再重温李白的《朝发 自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说的是作者和船在空间运动,西辞自帝城,东抵江陵府,乘船顺 流而下,在阵阵猿鸣声中,身处轻舟,但见群山万壑,千姿百态,迎面扑来。
好一幅人舟共融于大自然的山水画,岂不令人心驰神往。
在这幅画中,我们 可以领悟时空概念,相对运动概念、声的概念、力的概念.诗仙未曾想到会 给后人留下一部绝妙的物理教科书. 四 利用古诗词进行素质化教学 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物理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古诗词在这些方面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学习物态变化时可利用郑板桥的《江晴》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可先要求学生归纳诗中出现的一些物态变化,再要求学生比较区分它们的异同。
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当学生学习了凝华概念后,对凝华现象及其形成原因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后,可要求学生用批判的态度去欣赏鉴别,并说明文学毕竟不是科学,它可 使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这对强化物理概念,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再如,学习了机械运动知识后,可引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后两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