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汪中《别母》
细雨春灯夜欲分,白头闲坐话艰辛。
出门便是天涯路,明日思亲梦里人。
补充: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作者:(明)文天祥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村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塘边。
谷丝久倍灵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过湖北山家
施闰章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
钱谦益
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
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
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我欲傍余生。
补充:
湘月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 ,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秋心三首
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补充:
踏莎行·初春——[清]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探问:为什么明朝诗词不那么名气呢?
“明清八大家”依次为明代刘基(明代开国文臣,道德文章第一)、归有光(唐宋派之旗帜,韩、欧阳之后继)、王世贞(后七子派巨子,饱学兼擅诗文),清代顾炎武(清代学术开山,古文雄厚无敌)、姚鼐(桐城文派代表,义理、考据、文章)、张惠言(阳湖文派领袖,经术辞赋俱工)、龚自珍(不立文派大家,震撼晚清文坛)、曾国藩(开创湘乡文派,拓宽桐城堂庑)。
此八大家的散文创作代表了明清不同时期、不同文派的最高水平,亦反映了明清两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丛书汇集了明清文派的各体佳作,也展现了明清散文的多元风格,足以开阔读者的眼界。
唐宋元明清这5个朝代为什么唐朝的诗歌最多
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
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
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
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
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
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 究。
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
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
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
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
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 四、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
唐代君主,很重视诗歌,也大都能诗。
太宗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与之唱和吟咏。
高宗、武皇常自制新词以入乐。
玄宗本人就是诗人,自述每运笔赋诗,辄“乐以忘忧”。
文宗特制诗学士七十二人。
武皇宴集群臣,宋之问赋诗最佳,曾获御赐锦袍。
帝王的爱好、倡导提高了诗人的声誉,有助于形成全社会重视诗歌的风气。
五、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
文学艺术的高峰,总是出现在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
唐朝统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贤纳谏。
唐太宗能用直言敢谏的魏征;武则天重用贤臣狄仁杰;唐玄宗对于那些直刺自己的诗歌也不犯禁。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唐代诗人在一个较为自由的思想空间里直抒己见。
李白:“臣欲位,树自成群。
”杜甫:“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这些大胆揭露权贵的不朽诗篇,只有在文禁松驰的社会环境里,才能一经问世就得以广泛流传。
文禁松驰的政治气氛,使民族艺术的创造力得到解放,使诗人无所顾及地追求艺术的创造力得到解放,使诗人无所顾及地追求艺术的创造与完美。
六、“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
杜甫、元结、顾况等诗人对黑暗现实做了痛苦的观察与冷静的思考,从而创作了大量揭露阶级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诗作。
七、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唐帝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水陆交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给传统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新鲜的活力。
做为诗歌姐妹艺术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也受到了其它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从杜甫的《画鹰》、高适的《画马篇》、白居易的《胡旋舞》、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描写音乐、舞蹈、绘画方面的诗歌,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很善于吸收其它艺术的养料滋补自己,也可以看出唐代诗人们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时代精神。
八、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
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一方面有对以往文学艺术的继承,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变革和发展,唐诗也是这样。
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远的历史发展的过程。
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诗、绝句也基本上跨越了试验阶段,无论是创作方法、文体特征、艺术技巧,还是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财富。
唐朝的诗人们博采众长,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从先秦到六朝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而且发展了各种形式和技巧的艺术传统。
难能可贵的是唐代诗人对待文学艺术遗产,并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采取了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科学态度。
初唐诗坛是齐梁浮艳诗风的延续,“绮丽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占据着统治地位。
初唐四杰用实践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
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
陈子昂痛斥诗坛“彩丽竞繁...
“秦淮八艳”中谁会作诗写词?都有什么佳作传世?
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
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
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顾横波通晓文史,工于诗词,作有《海月楼夜坐》、《花深深·闺坐》、《虞美人·答远山夫人寄梦》、《千秋岁·送远山夫人南归》等诗词,收入所著《柳花阁集》。
“咏醉杨妃菊”: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沉醉倚三郎。
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年),字小宛,一字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
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董小宛的词一柄象牙彩蝶诗词独坐枫林下,云峰映落辉。
松径丹霞染,幽壑白云归。
卞玉京(约1623年——1665年)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变身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
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也是善于诗文,但是我没找到又名李香,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南都寄侯公子书》寇白门又名寇湄,金陵人,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历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怀称她“风姿绰约,容貌冶艳”,传世作品不详。
马湘兰,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
善画墨兰,诗文不详柳如是,女诗人,浙江嘉兴人。
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著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麽。
安排无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陈圆圆本姓邢,名沅,字畹芬。
明末清初苏州名妓。
没找到传世诗文作品!
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淫诗词
先秦:先秦最高的文学成就便是诗经。
诗经作为古代文学的发源,不乏各种与性相关的描写,如诗经中《褰裳》:子惠思我,褰裴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李敖在《中国性研究》一书中写道,其中“狂童之狂也且”的意思,应该是女子对男子说的一句粗话:“你不想我,我也不愁没人想,你这小子狂个屌!”。
句中“且”字的本义就是指男子的性器官。
这句话本意是否如此,无人知道。
但可以从中得知,性话题在古代诗词中并没有太多禁忌。
有了诗经作为古代性文学的发源,涉及性爱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汉朝:汉朝时流行赋,在流传下来的《全汉赋》中能看到许多或直白或隐晦的对性爱的描写,其中最为出众的当属东汉蔡邕所作的《协和婚赋》。
在描写新婚男女洞房时,赋中写道“粉黛弛落,发乱钗脱”,香艳之景立马就被勾勒出来,让人浮想联翩,甚至使“钗脱”景象成为后代绮艳诗词常套。
魏晋南北朝及隋: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陷入战乱纷争,政权几经更迭。
在四分五裂的情况下,自然无法统一推行封建礼法,且受到相对落后的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影响,使得这时候的人们对于性更加是持以开放的态度。
朝野放纵奢靡,其中最风流的当属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王妃徐昭佩,“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就是她的情人对她的描写(但其实最后下场凄凉)。
这样的社会风气使得当时出现了许多艳丽诗词,比如晋朝时孙绰所作乐府诗歌《情人碧玉歌》中写道: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破瓜”也即“破处”。
诗中描写了少女第一次性生活,一番云雨后为情颠倒,且性爱后“就郎抱”抚摸爱郎以增进情感的情景(古人也懂得后戏很重要啊)隋朝统一之后,封建礼法依然没有深入人心。
甚至是当时的女性诗作《十索》中都明目张胆地写有性爱内容:为性爱风光,偏憎良夜促。
曼眼腕中娇,相看无足厌。
欢情不耐眠,从郎索花烛。
唐朝及五代:唐朝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中最为强盛的时期,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开明带动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
文学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诗赋,而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少不了性爱,因此出现大量描写男欢女爱且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作的《天地阴阳大乐赋》因为描写细致、涉猎广泛成为了分析当时性文化的重要资料。
描写新婚之夜的性生活:乃出朱省,揽红褌,抬素足,抚玉臀。
女握男茎,而女心忒忒;男含女舌,而男意昏昏。
纵嘤嘤之声,每闻气促;举摇摇之足,时觉香风。
高潮时反应: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漫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自,摊垂四肢,精透子宫之内,津流丹穴之池。
甚至有性爱技巧:然更纵枕上之淫,用房中之术,行九浅而一深,待十候而方毕,既恣情而乍疾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唐朝后期,部分爱情诗逐渐发展为香艳轻浮的艳情诗,因以韩偓的《香奁集》为代表作,故称为“香奁体”。
两宋及元朝:宋朝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对社会实行严密控制,使得主流的诗文创作受到诸多限制,不可再露骨艳丽,因此文人大多转向对词的创作,加上风气依旧宽容,因此出现了不少艳情词。
宋代皇帝宋微宗偷出宫嫖妓,甚至还为那位女子谱写了艳词: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
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明清:明清时封建理学发展到极致,对人们思想和生活缚束最为严厉。
但性爱作为人性本质又如何能被抑制得住?不仅无法压抑,反而更加流行,表现在以《金瓶梅》、《肉蒲团》等为代表作的大量文学作品中,《红楼梦》里也有不少和性相关的描写,如用比兴手法写的性交的曲:豆蔻花开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钻不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
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肉蒲团》中,未央生为了激起妻子性欲,给妻子看春宫画,并读出上面的题跋:(一共五幅,我节选第四幅)第四幅乃饿马奔槽之势:跋云,女子正眠榻上,两手缠抱男子,有如束缚之形。
男子以肩取她双足,玉麈尽入阴中,不得纤毫余地。
此时男子妇人俱在将丢未丢之时,眼半闭而尚睁,舌将吞而复吐,两种面目,一样神情,真化工之笔也。
当然,除了书籍,明清时期在民间也有很多描写性爱内容的诗词作品,许多被明朝的冯梦龙收集编录至民间小曲集《桂枝儿》、《山歌》、《夹竹桃》等中。
《夹竹桃》中摘抄一例:为有源头 郎多容貌中奴怀,抱住子中间脚便开,擘开花瓣,轻笼慢挨,酥胸汗经,春意满怀,(郎道:姐呀,)你好像石皮上青衣那介能样滑,为有源头活水来。
明清散文特点
明初散文以朱元璋开国功臣宋濂,刘基为代表.宋濂论文力主宗经其散文以传记文成就较高.刘基则是诗文兼善的作家,他的散文以寓言杂文最有特点.明中叶散文和诗歌的发展一样,出现了前后七子与反前后七子的激烈论争,此期散文流派众多.“前后七子”主张复古,独倡秦汉古文,由于模拟过甚,被后人斥为“伪体”,仅“后七子”之宗臣以散文名,他的《报刘一丈书》是明代散文中少有的一篇好文章.明嘉靖年间,“唐宋派”兴起,他们继承南宋以来尊崇“八大家”,(韩柳欧曾王三苏)古文的既成传统,自觉提倡唐宋散文,与“前后七子”相抗衡,故有“唐宋派”名之.其散文使明代散文出现了转机,最有成就的作家是归有光.万历年间的“公安”,“竟陵”两派散文,抒写“性灵”.各有特点,二者文学革新运动的直接产物是散文创作中,出现了的小品散文,这是对传统散文的一个发展,代表了两派散文的创作成就.明末散文上承明中叶余绪,出现了大量的小品散文.张岱散文汲诸家之长,兼“公安派”之清新和“竟陵派”之冷隽又独具风貌,成为晚明散文大家.同时主张复古的“复社”,“几社”,由于使古学务为现实所用,故其散文于拟古之中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现实性很强,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等均是明道散文中很有思想容易的佳作.清代散文,初承明代“唐宋派”一脉,代表作家有候方域,魏禧等人.候方域散文被时人推为第一.清中叶以后“桐城派”古文一统天下,势力极大,蔚然成为清代古文正宗.“桐城派”古文一布局严谨语言雅洁著称.这是唐宋八大家古文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影响达远至于民国初年.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管同,梅曾亮等人,骈文在清代也十分流行.清初的陈维崧便是骈文名家.清中叶以后骈文屡与古文争胜,出现了著名的骈文作家汪中,他的《哀盐船文》,“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是一篇十分动人的佳作.明清两代,不以文名的思想家的散文值得注意.明代有嘉靖万历年间的李挚,其散文思想性强,极富鼓动性,揭露假道学最见功力.清代则有清初的黄宗羲,唐甄(?)等人,其散文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封建帝王,封建君主专制进行猛烈的抨击,对于开通民智,进行思想启蒙起到很大的作用.
淡淡你对诗歌的认识的作文300字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会为人类做很多事,比如:给人类做成纸张,挡泥石流,提供新鲜的空气等等,可是人类却不给我回报,只会做坏事,在我身上乱画图、乱摘叶子……可是,我喜欢小朋友围着我玩;热了就到树荫下乘凉,大家都很开心。
小鸟、无尾熊都是我的好朋友,啄木鸟是我的医生,帮我吃小虫,让我有健康的身体,我生长大一片大草原上,常常望着青天的小鸟,等它们带来消息,我梦想着如果我能飞,那该有多好,我总是喜欢作白日梦!不过有时候孤伶伶的,很孤单。
冬天一来风一吹,我的叶子纷纷掉落,花儿枯了!冬天令我好孤单,没人陪我玩!等到春天来时,有很多被载过来的树,朋友跟我一起住,我们变成一片茂密的森林了!我再也不会寂寞了!但愿有一天,小朋友还会来爬树,而且我不希望人类再对我那样不友善,应该对我友善一点才对吧!
明清时代在贵州诗歌文学评价最高的是哪三人?
明清以来,地处边省地域的贵州诗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仅《黔诗纪略》就收录了明代贵州的241位诗人的2406首诗作。
到了清代,诗歌佳作可谓汗牛充栋,如,郑珍撰写的的《巢经巢诗钞》就收录诗歌900余首;莫友芝撰写的《部亭遗诗》八卷、《部亭诗抄》六卷共收录诗歌1000余首,此外,还有大量民间诗人的优秀诗作。
诗歌园地也人才辈出,出现了孙应螯、周渔璜、陈蘷龙、郑知同等备受世人推崇的杰出诗人。
这些贵州籍地方诗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他们因特定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格素养,对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
他们新颖的诗学理论或散见于诗人诗作的序、跋中,或散见于诗人的作品中,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学理论价值。
供参考。
...
毛泽东诗词鉴赏的论文1500字以上
2006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
主席生前有大量的诗词发表,有律诗,有词,有骈文,气势雄浑,想象瑰丽。
俗话说,诗言志,歌咏言。
我力图把毛主席作为一个普通人,按照时间顺序,体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思考他当时的心态,结合该历史环境下的作品,揣摩他的心路历程。
毛泽东的诗作跨越大半个世纪(1915-1973),而其本人的神奇经历就是一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建设史。
我的论文以其诗词为线索,点评某些重要历史事件,当然,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诗词本身,历史只是作为环境因素,解释作者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中国古体诗词可以粗划为写实和写意两种,也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杜甫和李白分别是其杰出的代表。
写实者忧国忧民,有不少叙事诗流传于世,而写意者多歌颂祖国伟大山川,李白更是做了个梦都能写出《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个人认为,毛主席的诗词作品很难简单划归其中某一类。
首先,毛窒息的诗词基本都是基于其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背景;然而,诗人思想丰富,言辞华丽,豪气冲天,又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征。
比如说,解放战争中,我军攻占南京后(49年4月),诗人一定很为自己一手指挥的这部交响曲而自豪,信笔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类似作品很多。
我认为,毛主席的诗词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乐观向上,气势磅礴,对应于“写实”和“写意”,毛可以称为“写势”,当然,这“势”不是空的,唬人的,而是多基于现实历史事件。
比如《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可以说,诗人本身就是伟大的历史制造者,然后用诗歌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豪情。
按照历史顺序读毛窒息的诗词,就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甚至觉得,毛窒息是一个性格十分率真、秉性大大咧咧的人,很难与国家元首的严谨、刻板、循规蹈矩联系起来,这一点在诗词中表现尤其强烈。
而贯穿这几十年的一个骨干精神,就是乐观与自信,或许这也是其能成就伟大事业的必备素质。
总之,诗词中的毛泽东,有时性格细腻(但从不伤感),有时豪放甚至霸道,反映了其性格中丰富、多侧面的特点。
下面我分三个历史时期,来剖析毛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东西。
(—)遵义会议以前 1923年4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时年毛30岁。
大凡伟人,多少都有点儿“前科”,比如列宁就曾三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又三次越狱跑了出来。
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
当时已经与杨开慧结婚,跟妻子分别的时候,“热泪欲零还住”,“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注意,这在毛的诗词中是绝对的儿女情长了,从那之后,我只记得另一次流泪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竟然也是为了杨开慧!(“我失骄杨君失柳”)可见结发夫妻感情深厚。
毛泽东的一生,自从杨开慧被杀,就注定他再也寻找不到那种纯洁的爱情,因为他已经确立了在内的领导地位,后来的妻子很难说有多少其他的或者崇拜或者功利的因素。
毛的一生,从个人和家庭角度,无疑是巨大的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但是,他以个人的悲剧,成就了中国多少家庭的圆满,这就是伟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
索萨有一篇作品,《为历史负重的人》,抄录如下: 有一类人,他们注定是要为历史负重的。
在他们自己的时代,这一类人是最痛苦的人。
他们多半是些有信仰的人,而且“过于”真诚,“过于”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善引导他们超越历史,接近了真,他们因此与时代格格不入。
这一切酿成了他们个人的悲剧,却挽救了历史。
由于他们的出现,历史才没有成为一条肮脏的河,历史才成为一首久远的歌。
毛泽东脍炙人口的佳作《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年他32岁。
在一个怎么说也不算特别年轻的阶段,他竟“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我倒宁愿把这理解成是诗人的战斗宣言。
毛的一生,正是凭借着这种书生意气和四射的基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
这首沁园春是典型的比兴的手法,上阙写景充分烘托气氛,下阙言志表明心迹。
其实,《沁园春雪》也是这个套路,更早期的著名作品当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沁园春这个词牌写了几百年,恐怕找不出超越这两首的。
毛的不少作品,即使放在唐宋时期也绝对是洛阳纸贵的佳作;在明清之后的古体诗词成就中,我认为毛主席当属第一人。
在上下阙的过渡上,毛主席匠心独具。
在几句瑰丽的景色描写后,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诘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然后自然通过百侣曾游过渡到同学少年。
相比之下,《沁园春雪》的衔接恐怕更出色一些。
读毛的诗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他在前行的道路上是否徘徊犹豫过,是...
谁知道关于嘉兴的诗词歌赋?
《嘉禾百咏》 宋张尧同(嘉兴) 《秀州百咏》 明许恂如(嘉兴) 《梅家荡棹歌》 明朱国祚(嘉兴) 《武塘揽胜》八十八首 明孙东溪(嘉善) 《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朱彝尊(秀水) 和《鸳鸯湖棹歌》八十八首 清谭吉璁(嘉兴) 续和《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清谭吉璁(嘉兴) 《鸳鸯湖棹歌》 清钮世楷(秀水) 《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李震 续《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朱麟应(秀水) 《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清姚晋锡(嘉兴) 《鸳鸯湖竹枝词》五十章 清沈宗良(嘉兴) 《嘉禾续古百咏》 清徐发(嘉兴) 《禾中杂吟》 清周宣猷 《禾事杂吟》 清褚凤祥(嘉兴) 《双湖杂咏》 清俞汝言(秀水) 《汉塘棹歌》一卷 清沈宗道(嘉兴) 《龙山棹歌》百十首 清徐昭(嘉兴) 《鸳湖棹歌》一卷 清吴高增辑(嘉兴) 《钟溪竹枝词》 清盛宗楷(嘉兴) 《钟溪棹歌》 清沈步青(嘉兴) 《菱塘棹歌》百首 清张千里(嘉兴) 《幽湖百咏》 清沈涛(嘉兴) 《海上竹枝词》 清朱文炳(嘉兴) 《闻川怀古诗杂咏》 清王明福(嘉兴) 《梅花溪棹歌》百首 清姚驾鳌(嘉兴) 《玉溪渔唱百咏》 清朱岳宗(嘉兴) 《南湖百咏》 清吴萃恩(嘉兴) 《闻川缀旧诗》 清唐佩金(嘉兴) 《魏塘百咏》 清陆跃庵(嘉善) 《魏塘纪胜》(正续二卷) 清曹慈山(嘉善) 《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钱云帆(嘉善) 《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周野东(嘉善) 《风泾竹枝词》 清蔡秋澄(嘉善) 《魏塘竹枝词》百二十首 清孙燕昌(嘉善) 《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曹信贤(嘉善) 《城南樵唱》百首 清顾福仁(嘉善) 《平川棹歌》五十八首 清徐涵(嘉善) 《斜塘竹枝词》百 清柯兰锜(嘉善) 《斜塘竹枝词》百 清柯万源(嘉善) 《斜塘竹枝词》百 清倪以埴(嘉善) 《平川棹歌》百二十首 陆炳琦(嘉善) 和《鸳鸯湖棹歌》一卷 清曹伟谟(平湖) 《鹦鹉湖棹歌》百咏 清陆增(平湖) 《盐溪渔唱》 清周光瑞(平湖) 《当湖百咏》 清释源衍(平湖) 《当湖竹枝词》百首 清陆拱斗(平湖) 《东湖棹歌》百首 清冯应泰(平湖) 《乍浦竹枝词》百首 清王文海(平湖) 《乍浦纪事诗》 清卢奕春(平湖) 《泖水乡歌》 清俞金鼎(平湖) 《清溪竹枝词》 清张嘉钰(平湖) 和《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陆以諴(海盐) 和《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张燕昌(海盐) 《海上竹枝词》百首 清黄钖蕃(海盐) 《武原竹枝词》 清朱恒(海盐) 《冶塘棹歌》百首 清陈沄(桐乡) 《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吕坤(桐乡) 《新溪棹歌》百二十首 清郑镰(桐乡) 《双溪棹歌》百首 清岑徐熺(桐乡) 《语溪棹歌》二十四首 清胡漟(桐乡) 《乌青两镇新竹枝词》(三卷稿本) 清王选青(桐乡) 《双溪竹枝词》 清施曾锡(桐乡) 《明清竹枝词》 清倪大宗(桐乡) 《嘉禾百咏》 清濮启元(桐乡) 《谷湖百咏》 清张凤纶(海宁) 《花溪竹枝词》一卷 清董皓(海宁) 《黄湾竹枝词》 清王霖(海宁) 《金坛竹枝词》一卷 清沈之(海宁) 补谭吉璁和《鸳鸯湖棹歌》二十六首 (稿本) 现代朱大可(嘉兴) 《洲东杂咏》 现代陶元镛(嘉兴) 《蔬果百咏》 现代郑之章(嘉兴) 《新溪棹歌》(稿本) 现代郑之章(嘉兴) 《塘东樵唱》百首 现代李正墀(嘉善) 《柳溪竹枝词》百五十首 现代周斌 (嘉善) 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庄一拂(嘉兴) 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沈如菘(嘉兴) 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吴藕汀(嘉兴) 《乍浦纪事诗》百十四首(稿本) 当代许白凤(平湖) 《平川棹歌》百首 当代李钟奇(嘉善) 最著名一首: 鸳鸯湖棹歌 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 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 夕阳沟水响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