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纳兰容若的所有诗词

Carolina 坐标: 162842 目录:/na/

木兰词

作者: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词·金缕曲

作者:清·纳兰容若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词·卜算子 新柳

作者:清·纳兰性德

娇软不胜垂,

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

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

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

即渐迷行处。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白衣裳凭朱栏立

凉月趖西

点鬓霜微

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

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

准拟相看似旧时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拨灯书尽红笺也,

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

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

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

莫误双鱼到谢桥。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而今才道当时错

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

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

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

落尽犁花月又西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

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

漂泊天涯。

寒月悲笳,

万里西风瀚海沙。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冷香萦遍红桥梦,

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

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

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

一缕茶烟透碧纱。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凉生露气湘弦润

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

燕蹴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

檀粉慵调

朝泪如潮

昨夜香衾觉梦遥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

笑我如今,

孤负春心,

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

结编兰襟。

月浅灯深,

梦里云归何处寻?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

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

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

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

一片幽情冷处浓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

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

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

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

方响前头见玉箫。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谢家庭院残更立

燕宿雕粱

月度银墙

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

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

十一年前梦一场

词·采桑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严宵拥絮频惊起,

扑面霜空。

斜汗朦胧,

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

回首西风。

数盏残钟,

一穗灯花似梦中。

词·长相思

作者: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逾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词·点绛唇 咏风兰

作者:清·纳兰性德

别样幽芬,

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

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

怎耐秋如许?

还留取,

冷香半缕,

第一湘江雨。

词·点绛唇

作者:清·纳兰性德

小院新凉,

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

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

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

夕阳吹角,

一阵槐花落。

词·蝶恋花

作者: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距。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释】: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兴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

词·蝶恋花

作者:清·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

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词·蝶恋花

作者:清·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

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

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

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词·河传

作者:清·纳兰性德

春浅,红怨。

掩双环,微雨花间。

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

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

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忆当时,垂柳丝。

花枝,满庭蝴蝶儿。

词·画堂春

作者: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消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词·浣溪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莲漏三声烛半条,

杏花微鱼湿轻绡,

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

归期安得信如潮,

离魂入夜倩谁招?

词·浣溪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词·浣溪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杨柳千条送马蹄,

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

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注释】:

七绝·记征人语

作者:清·纳兰性德

边月无端照别离,

故园何处寄相思。

西风不解征人语,

一夕萧萧满大旗。

【注释】:

词·减字木兰花

作者: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词·酒泉子

作者:清·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

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

尤未睡

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

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

灯欲落

雁还飞

词·浪淘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红影湿幽窗

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

还惹思量

莫道不凄凉

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

瞥遇回廊

词·浪淘沙

作者:清·纳兰性德

夜雨做成秋

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

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

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

梦也须留

词·临江仙 寒柳

作者:清·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

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

柳枝词

作者:清·纳兰性德

池上闲房碧树围,

帘纹如彀上斜晖。

生憎飞絮吹难定,

一出红窗便不归。

鉴赏纳兰容若的诗词的文章???

问添衣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捣衣,添置寒服是古代女子秋季常做的事。

是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多于秋夜进行,所以制好的衣服也被称为寒服。

词调中有《捣练子》词牌,即其本意。

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诗词中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惆怅情绪,像王驾那句“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王诗之所以能够被人千载传颂,正是因为他如实如神的写出了思妇对远戍边关亲人的牵挂,道出关爱这种洁净如莲花的情感,文字也因此有了超越时间的力量。

千年以后的人读了一样很感动。

子夜秋歌里“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

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写捣衣写得风致楚楚。

月下捣衣虽是劳作也是人世风景殊胜。

更何况是为意中人制衣?果真到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时候,就更感觉不到落寞了。

自家的砧声合着别家的砧声,声声阵阵,想着不远处也有人在为亲人赶制寒衣,天下有情人这样多,砧声虽寒入耳也温暖。

针线自古是女人的活计,缝衣制服也相应成变了女性传达爱意的方式。

容若此词据考证,应是作于康熙十六年秋,卢氏新亡后不久。

小令所截取的,正是生活中“添衣”这么一件细节小事。

自从妻子逝去之后,再没有人为容若添置寒服,对他嘘寒问暖。

家里虽有仆役无数,然而所制的衣服却没有亲人间的温柔牵挂。

感情的付出是相互映衬的。

卢氏的离开亦使容若失去疼惜补偿她的机会。

无语问添衣,为何只惯性的理解为妻子对丈夫的慰问,而不能是丈夫对妻子的关爱? 李白《菩萨蛮》词有“寒山一带伤心碧”,指日暮之时,山色转深。

伤心是极言之辞。

伤心碧即山色深碧,伤心白即极白。

后人之词多类于此。

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

水晶帘内端坐的美人已然不在。

全词除却“云鬟香雾”的指代略露艳色之外,言语极平实。

如果知晓这指代是化自杜甫《月夜》,明白老杜藏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后面的相思凄苦,恐怕连仅有的一点艳色也褪色似的洇开来,变成了白月光似的惘然。

此词一说是塞上思情之作,一说是“悼亡”。

我细读词“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确似悼亡之音。

“欲”字更是用的恰倒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年年秋日,你为我添制寒衣,如斯似是习以为常,总觉得日久天长。

手中好光阴无从消磨。

你我似陌上戏春的孩童,看见花开花谢都惘然欢喜心无凄伤。

待得一日光阴流尽,才醒转过来,懊悔哀伤。

看得见吗?是一样的秋色。

秋风虫鸣月色深浓,我伫立在桐阴之下。

仍似去年秋,你知我为何泪欲流? 此阕是容若小令中的佳作,上下阕折转之间从容淡定,然而于小处极见真情。

凄婉动人之处,似是眼前梨花雪舞,宛转细碎散落一地,让人心意黯然。

这一阕的最后两句,我每次读到,心里都梗然。

外公是在秋天去世,去年秋时人尚在,今年秋时风景不改,人已不在。

擦身而过。

生死如河,悍然相隔。

渡河时辰未至,人,无力穿越,只能观望。

情萧索 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

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

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很多人知道顾贞观都是因为容若,其实顾贞观在清时,无论才气名望都不逊于容若,甚至隐隐有前辈的风范。

他是明代东林人顾宪成的曾孙,也算家学渊源。

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号梁汾。

生于崇祯十年(1637),幼习经史,尤好诗词。

少年时就和太仓吴伟业、宜兴陈维崧、无锡严绳孙、秦松龄等人交往,并加入他们的慎交社。

虽然年纪最小,但“飞觞赋诗,才气横溢”。

清廷慕其才学,于康熙三年(1664)任命他担任秘书院中书舍人。

康熙五年中举后改为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次年康熙南巡,他作为扈从随侍左右。

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返回故里。

之后一直沉沦下僚。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下令开设“博学鸿词科”,一批文坛精英诸如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英均被荐到京,顾贞观、纳兰性德广交文友,经常聚会唱和,清初词坛的振兴和他们的活跃是分不开的。

他还受容若所托编订了《饮水词》,可知容若对他的才华学识也极为放心佩服。

最为难得的是,除了才气,顾贞观还仗义,没有酸腐文人的琐碎和小心算计。

他曾为营救诗友吴兆骞,求助于容若,更不惜下求于明珠。

容若被他所填的《金缕曲》感动,不避嫌疑地借助父亲明珠之力帮他救助吴兆骞。

说起来,世态炎凉锦上添花的数不胜数,真正肯在危难关头为朋友出头的又有几个?容若和梁汾都难得,他们都不势力,愿意做雪中送碳的事。

也许正因为看到了梁汾身上的侠气,容若才会对他倾心相交,视他如师如友如兄长。

容若对梁汾的依恋,到了琐碎的地步,以至于《饮水词》中大部分唱和之作都和梁汾有关。

顾贞观的确也是容若的知己,他读纳兰的《饮水词》轻易就明白了容若难以明言的心事,相传他自己也曾有过和容若相似的感情经历,只是他的恋人入的是候门而不是宫门。

所...

纳兰容若的所有诗词

纳兰容若的诗词

数量太多,推荐两首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南乡子》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

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

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

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

多少英雄只废丘。

纳兰容若最著名的诗词是什么?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赤枣子 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忆王孙 西风一夜翦芭蕉。

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

读离骚。

愁似湘江日夜潮。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深情不寿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纳兰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词上。

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

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 纳兰性德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

有此为证:张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里,研究界只关注社会性而忽略艺术性,认为纳兰容若的词,或写爱情或写友情,根本没有哪一首批评上层建筑,也没有哪一首关心劳苦大众,就连他那些描写边塞风光的词,也因笼罩着思乡怀人之愁郁,套不上“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套子。

所以,当代每个选本在评论纳兰词时都要说些“内容单薄狭窄”、“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在当代人编的书里,纳兰与纳兰词成了文学史的花边,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抹闲笔。

这样的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后被重新审视,纳兰词的艺术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

尤其自1985年值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把纳兰研究推向一个高潮。

1997年8月由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交流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纳兰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创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

而对于普通大众,纳兰性德与纳兰词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与喜爱,甚至有人概括为“社会现象”之说。

“纳兰容若”的诗词都有哪些?

纳兰容若指纳兰性德。

1、《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代·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长相思·山一程 》 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清代·纳兰性德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4、《临江仙·寒柳 》清代·纳兰性德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5、《采桑子·当时错》清代·纳兰性德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求几首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诗词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我是人间惆怅客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容若有多少首诗词?

纳兰容若,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

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康熙十五年(进士。

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

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

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

有三子四女。

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纳兰容若写过比较经典一点的古诗词

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滴眼泪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纳兰词锦句: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人生若止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容若的的诗词属于什么派系

纳兰容若的词,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传统认为应该属于婉约派。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1]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

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