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性德《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_》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策马前途需努力 莫学龙终须叹息。----李涉《岳阳别张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诗》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二首》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 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乐府》
感慨,感情,的古诗词经典的
关于感情的诗,我个人认为唐代李商隐写的最好。
如下:无题(昨夜星辰)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关于感慨的诗词就多了,随便搜下唐诗宋词,里面都会有感慨的。
最让人有感触的诗句
这些我比较喜欢 不知你喜不喜欢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吹画扇。
——纳兰性德 b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c骨头里面镶红豆——刻骨相思 d山长水远嫦娥怨,鸿雁相烦,鸿雁相烦,眉间心上玉簟寒。
——《采桑子-春叶》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影埠於梗?牍窍嗨贾?恢?浚?峦ン蕖堆盍?Α?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豆词》67泪眼问花花...
形容感慨的诗词
描写感慨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坎坷挫折,历经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人生、对事物以及对社会都会发出一种或无奈,或遗憾,或怅恨的感慨。
人情世态 《鹧鸪天送人》是辛弃疾中年时期的一首词作,借送别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
词人把阳关曲唱彻,依旧止不住地流泪,如果仅仅是离别,不会带给作者这样的伤痛,他心中郁积的报国无门的苦闷,才是“泪未干”的真正原因。
他说“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意思是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有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言外之意还有比离别更让人伤痛的,那就是“别有人间行路难”。
行人踏上旅途,江头风波多险恶,词人认为这还不是最险恶的,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无形的“风波”,才是最令人畏惧的,正所谓“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这两句托意深刻,正应辛弃疾的身世遭遇,说明悲愤的原因和实质。
唐朝的刘禹锡对此夜发过感慨,他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诗人面对着这有天下之险的瞿塘峡,不由得由江峡之险联想到世态和人情,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千万道险滩,惊涛拍岸;而人世间的事物,云谲波诡,平白无故之间都会引起汹涌波涛,使人事瞬间颠覆沉没,而这一切的作俑者都来自“人心”,人心险恶。
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也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得出的结论。
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
痛苦的遭遇,使诗人深感世事艰难,人生凶险异常,所以才会有如此愤世嫉俗之言,激愤之中满是对卑鄙小人的痛恨和讽刺。
对此,诗人方岳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便道出了人们生活中最真实普遍的感受:人生种不如意的事很多,十之八九,但可以向人倾诉的却无二三。
“不如意事常八九”,表现出一种人生艰难之叹,又含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可与语人无二三”,则表现出一种人情隔膜,知音难觅的感慨,因为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一些矛盾纠葛,这就造成了许多不便与人说的现象。
知音难求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
”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非常惊喜,说“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琴。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或者知己的朋友。
晏殊在一首赠别词中写道:“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说知音离去,自己也不愿再抚琴弹歌;这种离愁真是令人哀伤,若苍天有情,也会被感动而哀伤衰老。
“天若有情应老”句,化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句意,表现了难以抑止的离别哀伤。
岳飞说“欲将心事付瑶琴”,想好好地弹奏一曲,来发泄烦恼的心事,可是,却不能够这样做。
因为“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知音太少,就是弹断了琴弦,又有谁来听呢?词人引用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明自己处境孤危,缺少支持者和理解者,心情十分孤寂。
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所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两句,感叹的不是一般人的世无知己之悲,而是没有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
词人满腔的报国热忱无处诉说,心事无人理解,多么的无奈和无助。
晏殊在《山亭柳赠歌者》中,描写了一个昔日风光无限,而如今因年老色衰而遭遗弃的歌女。
她“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靠着自己的一身本领,敢与任何人竞争。
她的技艺出类拔萃,“花柳上,斗尖新”,不但才艺比任何人都好,并且比别人高超,新颖独创,绝不流俗。
她偶尔一唱当年念奴娇唱过的歌,能让天上的行云停住。
“有时高遏行云”之“高遏行云”,语出《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她的歌声十分美妙,自然博得无数赏赐,“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描写的是女子受人冷落后的生活。
古代女子没有地位,必须依附男子才可安身立命,因此,她感慨“衷肠事,托何人?”甚至说,“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假如有一个知我心的人能够理解我,那么我将唱尽高雅美好的《阳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他。
如今想起过往之事,不禁“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在中国旧伦理中,君臣的关系和夫妻的关系是相近的。
所以,此词虽写一个歌女的遭遇,其实也与作者的经历有密切联系。
从词里的“西秦”、“咸京道”地点上看,这首词当是晏殊由宰相而被贬知永兴时,慨叹自己的不平境遇而写的。
前面说歌女技艺如何好,暗指词人满腹才华,曾受重用;后面说歌女被弃,生活艰辛,暗指晏殊被贬,心中抑郁不平。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中的“知音”,并不局限于音乐方面的知音,而是指一个真正了解自己、欣赏自己,在别人误解你时却认识到你优点的人。
这里是说有一个人以国士待我,我一定把我一生最好的东西都报答于他,一生无憾,正所谓“人生...
有哪些感叹人生的经典诗句
感叹人生的诗句很多,但是从不同的方面,比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感叹人生顺遂,人生不如意等等。
举个例子: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比如第一句就是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意思含义解释大概是: “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 这里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
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
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它是在感叹人与人之间初次见面的那种美好的感觉难以长久,情人的心容易改变。
在怀念当初见面时的美好感觉。
说白了就是感叹事过境迁,物是人非。
古代有哪些感叹“人生”的诗句
感叹人生的诗有:1.《虞美人》纳兰容若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2.《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浣溪沙》纳兰性德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古人爱写诗的原因: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和歌的不同之处是:诗以诵为主.歌以唱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诗多为有感而作.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 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古人感叹人生的诗句有哪些?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逆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古今。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纸上悲欢难堪月,轴尽待收浮生卷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最让人有感触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自古英雄多孤单,命运难济随人好,花照开,人不见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样的可以么?
有什么诗词令人感触很深且回味无穷
每个人的感触都不同,其实我觉得是很难和别人产生共鸣的,要我说当属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素以委婉、含蓄、清丽著称。
女词人常常流连于山川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秀美的大自然陶冶了这位女词人的丁操,赋予了她灵气。
因此,李清照在这期间的词轻快活泼、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感受,且看下面的一首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一《如梦令》。
词人当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一幅无忧无虑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李清照是热爱大自然的,这首词便是最好不过的证明。
当“不知归路”时,词人竟发起“争渡”的雅兴。
李清照少女时代生活在历城,大明湖的美丽秋景,不禁使李清照感受到“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感单纯明快,年轻女词人的心灵敏感与大自然“心有灵犀”,词活泼向上,又如“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表现了少女的天真、活泼,极有情趣。
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任。
此时她的词充满离愁别绪,反映了女词人孤寂的生活。
有词为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读罢此词,淡淡的凄凉袭上心头。
红花残时,秋凉席也凉;独坐小船,凭舷眺望,看鸿雁是否带来家信,由此我们可感受到词人对远在异地的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思夫之情挥之不去。
这首词不像《如梦令》那样欢快,显得凝重,流露着淡淡的哀愁。
宋徽宗大观元年,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政治失意,郁郁而死,蔡京徒旋即下令兴狱,拘捕赵挺之亲属,赵明诚在京师任鸿胪少卿仅二年,自然在劫难逃,祸从天降,对李清照的心灵自然是重大打击,“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是她此时最好的内心独白。
后来,赵明诚病死,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李清照在浙东亲历变乱,从此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度过晚年。
此时的词流露着对社会的不满,含有悲凉之意。
有词为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起来都令人厂感触很深且回味无穷。
个人见解,供参考。
抒发对人生的感慨的诗词曲
这首是一时间想到的最贴切的了:《虞美人》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下面是别人的分析,冒昧引用一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雨是教人止不住思念的雨。
蒋捷的雨是湿淋淋的雨,冷冷的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蒋捷出身世家,有着极好的家境。
蒋捷的青春是歌舞的青春。
摇曳的红烛,青春的脸,罗帐里荡漾着燕语莺喃,荡漾着基情,荡漾着浪漫,还有几许愤青。
窗外的雨,是青春的雨,是基情的雨,也是那“少年不识愁滋味”强说“愁”的雨。
雨,准确忠实见证了蒋捷的欢乐青春,多愁善感的青春。
壮年听雨客舟中。
蒋家与岳家是世交,蒋捷和岳飞一样,也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报国热心。
但命运捉弄了他,虽说咸淳十年中了进士,却也是南宋帝国的末代进士。
几年后,南宋灭亡了,鸿图未展,江山却变了色。
那顶进士帽还没戴稳,蒋捷失去了报国的目标。
屹立在舟头,四顾茫茫,唯见浩浩渺渺的江面,低垂的暮云,撕裂的西风,蒋捷是那只离群的孤雁,江山之大,却无他栖息之林。
壮年的雨,是一种沉默的隐忍,一种从内心深处淌出来的叹息,一首无可奈何的,无望的挣扎的歌。
那雨洒落着清澈和晶莹剔亮的灵魂,雨中一定有很多生命,一定有很多泪痕,一定有很多难舍的别离,一定有很多破碎的心灵,一定有很多绝望的爱恋...... 而今听雨僧庐下。
白了少年头,冷了一颗滚烫的红尘的心。
基情不再的蒋捷,怀着覆灭了的南宋帝国的残梦,寄居在太湖的一方孤岛,一片竹林中。
从此“竹山”成了他的商标。
他要像竹子一样宁折不弯,他要把南宋的残梦做到底。
元成宗的诏书可以撼山动地,就是没法叩开蒋捷的柴门。
但他真能听着木鱼声禅定吗?悲欢离合总无情吗? 雨,凄凄秋雨弥漫在整个竹林,空寂的夜里,滴答的雨声回响分外真切,分外清越。
本以为多年的心思都已沉入湖底,没想空寂的夜里,滴滴答答的清越的雨声,塞满心头,激起巨浪,把那沉入湖底心思掀了起来。
诗人的蒋捷怎能抵挡生命之神发出“滴答”声的诱惑? “点滴到天明”,是首唱给太湖的歌,唱给月亮的歌,唱给心灵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