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果实成熟的诗句有那些

Ann 坐标: 162072 目录:/guo/

  1.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唐代:李白《襄阳歌》

    译文:遥看汉水像鸭头的颜色一样绿,好像是刚刚酿好还未曾滤过的绿葡萄酒。

  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代: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

    译文: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3.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宋代:苏轼《荔枝叹》

    译文: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杂重叠,百姓都知道,这是荔枝龙眼经过。

  4.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译文: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5.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唐代:张籍《成都曲》

    译文: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6.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译文: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7.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明代:杨基《天平山中》

    译文: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8.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宋代: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译文: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9.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唐代: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译文: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

  10.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宋代:苏轼《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译文:橘树何时与山楂、山梨一起长到雪霜来时?一旦经过品评之后,便增添光彩。橘子能在什么地方避开人们的议论?

诗歌 荔枝 陈辉全诗

《荔枝》—— 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1、诗歌赏析:陈辉的《荔枝》诗,着力突出一个“丹”字,布局谋篇十分讲究。

全诗从远景写笔,以近景作结;对荔枝,有整体泼墨写意,又有局部精工细描;既写绚丽热烈的一面,又写静谧闲适的一面;既写色,又写味;既写外表美,又写内在美。

所写各点,在诗中揉合成一个和谐整体,大大增强了荔熟图的立体感和鲜明度。

这是一首写得十分出色的咏物诗。

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盛赞荔枝成熟时绚丽动人的景色。

描绘荔枝芳名美味为历代传颂的情形。

2、作者简介:诗作者陈辉,生卒年亦不详,明代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字伯炜。

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年间进士,先任贵州按察司佥事,后调任广西按察司副使,参与管理任职省份司法政务。

为官清正、廉洁,才识高远。

长于诗,善于鼓琴,著有《琴边清唱》。

但诗名不高,所作之诗,在历代诗歌选本中,入选不多。

3、译文:诗的第一句,以写实手法,简洁点明荔枝生长地域、成熟时节,以及成熟时的颜色。

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丹,朱红色。

贾祖璋同志以这一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既鲜明,又醒目。

第二句仍以写实手法,描述荔枝果实之丰硕。

万颗累累,极言果实之多。

族更团,将荔枝果实浓浓密密,团团簇簇的情状具体描述出来,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第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以浓重的笔墨,状写荔枝果实和荔枝林雄奇壮美的景观,气氛十分热烈。

绛雪,丹丸名,诗中用来比喻荔枝果实。

烂,明亮。

全句意思是,荔枝象绛雪丹丸似的长满在荔枝树上,浮动着一片艳丽华贵的色彩,荔枝林像一匹匹巨型的红绛,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第四句转写荔枝果肉的形状与色泽。

玉壶,用玉制作的壶,诗中用以比喻果肉象玉一样白净光洁。

水晶,比喻果肉晶莹透明。

此句用的仍是比喻手法,但诗人运笔,与上句已大不一样。

它笔法精巧细腻,作喻之物纤小玲珑,一个“寒”字,更与上句热烈场景形成鲜明对照。

上下两句对荔枝的描绘,真可谓大小皆美,表里均优,冷热俱佳,达到了各臻其妙,相得益彰的境地。

在尽写荔枝绚丽景色之后,五、六两句变换角度,从汉唐史话中撷取两个掌故,更把荔枝高名芳味推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许,赞许。

新曲,诗中指《荔枝香》。

相传杨贵妃过生日,命乐队作新曲献上庆贺,适逢驿马送来南国荔枝,因而用《荔枝香》作曲名。

荐,献。

大官,汉朝官名,也称太官,主管皇帝饮食。

此句甚于表明汉代以来,荔枝已由大官升入皇帝食谱。

七、八两句,诗人转写眼前景色。

乌府,《汉书·朱博传》记载:“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

果实成熟的诗句有那些

果实累累 压枝头的诗句

秋天果实丰收的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3、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4、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5、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6、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9、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10、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1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3、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14、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15、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16、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17、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

形容秋天果实丰收的诗

1、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宋代: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

甚时名作锦薰笼。

译文 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

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山简晚上回来时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红,气如熏香。

2、初夏即事 宋代: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译文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

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

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3、画堂春·寄子由 宋代: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

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

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译文 陈州城内美景多,柳花纷飞的地方,麦子随风摇摆,如金色的波浪一般。

风平浪静之后,夜晚的大明湖犹如新磨的镜子一般明亮照人。

湖上的小舟双棹齐飞,就好比织衣服的梭子那般在湖面上飞快来去。

船上的采菱女们一齐唱着采菱歌,歌声悦耳动听。

平原之上,水云相接之处,水天一色,碧波荡漾。

小楼之外,风和日丽,天气晴好。

济南风光如此大好,但依然难解心中的相思之情。

归去,为何就这般难呢? 4、荆州歌 唐代: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译文 白帝城边的江面上满是狂风掀起的惊涛骇浪,五月的瞿塘峡,有谁敢行船而过呢?荆州麦子时节,茧已出蛾,蚕事已成,家家都在煮茧缫丝。

我一边缫丝,一边思念你,我对你的思念比一团乱丝的头绪还要多。

布谷鸟在哀鸣的时候,更加引起了我对你的思念,这叫我怎么办呢? 5、江陵使至汝州 唐代: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译文 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一直向前蜿蜓伸展,最后渐渐隐入云间天际。

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

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了几座青得象染过一样的峰峦。

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附近的山了。

...

形容果实累累压枝头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果实累累压枝头的诗句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

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翻译为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

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

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

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

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

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参考资料 白居易.《全唐诗》.未知:未知,中唐

诗歌 荔枝 陈辉全诗

一、赏析:诗的首联,以写实手法,先简洁点明荔枝生长地域、成熟时节,以及成熟时的颜色,然后描述荔枝果实之丰硕。

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丹,朱红色。

万颗累累,极言果实之多。

簇更团,将荔枝果实浓浓密密,团团簇簇的情状具体描述出来,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颔联,上句采用比喻手法,以浓重的笔墨,状写荔枝果实和荔枝林雄奇壮美的景观,气氛十分热烈。

绛雪,丹丸名,诗中用来比喻荔枝果实。

烂,明亮。

全句意思是,荔枝象绛雪丹丸似的长满在荔枝树上,浮动着一片艳丽华贵的色彩,荔枝林像一匹匹巨型的红绛,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下句转写荔枝果肉的形状与色泽。

玉壶,用以比喻果肉象玉一样白净光洁。

水晶,比喻果肉晶莹透明。

此句用的仍是比喻手法,但诗人运笔,与上句已大不一样。

它笔法精巧细腻,作喻之物纤小玲珑,一个“寒”字,更与上句热烈场景形成鲜明对照。

上下两句对荔枝的描绘,真可谓大小皆美,表里均优,冷热俱佳,达到了各臻其妙,相得益彰的境地。

在尽写荔枝绚丽景色之后,颈联变换角度,从汉唐史话中撷取两个掌故,更把荔枝高名芳味推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许,赞许。

新曲,诗中指《荔枝香》。

相传杨贵妃过生日,命乐队作新曲献上庆贺,适逢驿马送来南国荔枝,因而用《荔枝香》作曲名。

荐,献。

大官,汉朝官名,也称太官,主管皇帝饮食。

此句表明汉代以来,荔枝已进入皇帝食谱。

尾联诗人转写眼前景色。

“乌府”、“霜署”是御史府的别称。

诗人当时在按察司任职,所以诗中乌府、霜署均指按察司衙署。

阑干,亦即栏干。

“几株斜覆石阑干”,指的是诗人任职衙署院里几株荔枝树被累累果实压弯了腰,在太阳映照下,树影斜斜地覆盖在石栏干上。

从远处绚丽热烈的荔枝林,到眼前静谧恬淡的官府庭院,各具情趣,相映生辉。

诗人呈献给读者的,是一幅多姿多彩、百看不厌的荔熟图。

三、诗句:荔枝[明]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栏杆。

...

果实累累这个词让我仿佛看到什么?

1、竞渡歌 [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2、 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年代:【宋】 作者:【黄庚】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

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

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

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3、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4、端午东湖观竞渡年代:【宋】 作者:【黎廷瑞】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5、 湖亭观竞渡年代:【宋】 作者:【楼钥】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

闰月风光三月景,二分烟水八分人。

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

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

6、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

描写果实丰收的四字词语

1、果实累累:果实累累,此处读léi。

累累:连续成串。

2、五谷飘香:五谷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秋天粮食成熟了,飘着香味。

3、年丰时稔:稔:庄稼成熟。

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4、丰收季节:秋天粮食等都成熟了,因此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5、一丛金黄:描写秋天果稻谷成熟了。

6、五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同“五谷丰登”。

7、麦穗两歧:一根麦长两个穗。

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8、稻谷飘香:秋天稻谷成熟了,飘着阵阵香味。

9、硕果累累:累累:连续成串。

秋天果实成熟了,一串一串的。

10、黄澄澄:具有金子般颜色的。

如:黄澄澄的麦穗。

11、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

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

在:马上。

望:预料、希望。

描写春天果实丰收的赞美词句

无意偏教岭外生.俱有乱离终日恨,赏啖之馀,下逮吏卒,行客潜窥眼亦痴.)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食荔支二首(并引)》——宋·苏轼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红袍千颗画难成、儒酸风味.谁记,几听南园烂熟时.《荔枝诗》——五代·梁崇露湿胭脂点眼明.《赋枣》——宋·王安石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白樱桃》——唐·于邺(一作韦庄诗)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岐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