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的诗句
展开全部 事事人前妙矣呼,朝朝缘木有求乎.铗边冯谖鱼歌晚,花底秦宫蝶梦蘧.犁彼穴庭鼠焉往,相君颜貌虎何殊.何因鲁迅竿驱后,叟女张皇竞画渠.天生灵物在尘间,柔声律足若女仙。
星眸炯炯残更守,腰细软软树上窜。
痴念鱼香总断魂,见得鼠影扑向前。
玉女怀中身儿卧,须眉心里醋海翻。
少年英雄老去闲,弄花扑蝶度余年;偶有鼠辈入我目,依旧利爪毙君前.生就虎威娇弱身,弄花扑蝶巧怡人谁言岁月摧心老,两撇银须似铁针。
看星观月照此仙 弄花扑蝶度余年;若有鼠辈捋虎须,利爪毙敌一瞬间。
油趾猫油趾猫儿最为优脚掌润滑似涂油脚掌透发猫骚味老鼠闻到没命逃 九坎猫猫咀上颚酒坎牙一年四季把鼠查七坎只抓三季鼠坎数越少猫越差《画猫图》——元·王冕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
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
坐卧青毡旁,优游度寒暑。
岂无尺寸功?卫我书籍圃。
去年我移家,流离不宁处。
孤怀聚幽郁,睹尔心亦苦。
时序忽代谢,世事无足语。
花林蜂如枭,禾田鼠如虎。
腥风正摇撼,利器安可举?形影自相吊,卷舒忘尔汝。
尸素慎勿惭,策勋或逢怒。
《嘲畜猫》——宋·陆游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
欲骋衔蝉快,先怜上树轻。
朐山在何许?此族最知名。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宋·陆游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赠猫》——宋·陆游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赠猫》——宋·陆游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赠猫》——宋·陆游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乞猫》——宋·黄庭坚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谢周文之送猫儿》——宋·黄庭坚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
一箪未厌鱼餐薄,四壁当令鼠穴空。
《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宋·陆游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
书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闻漏鼓长。
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
鱼餮虽薄真无愧,不向花间捕蝶忙。
《赠粉鼻》——宋·陆游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
问渠何似朱门里,日饱鱼餐睡锦茵?《又判争猫儿状》——唐·裴谞猫儿不识主,傍家搦老鼠。
两家不须争,将来与裴谞。
《画猫图》——元·王冕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
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
坐卧青毡旁,优游度寒暑。
岂无尺寸功?卫我书籍圃。
去年我移家,流离不宁处。
孤怀聚幽郁,睹尔心亦苦。
时序忽代谢,世事无足语。
花林蜂如枭,禾田鼠如虎。
腥风正摇撼,利器安可举?形影自相吊,卷舒忘尔汝。
尸素慎勿惭,策勋或逢怒。
《嘲畜猫》——宋·陆游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
欲骋衔蝉快,先怜上树轻。
朐山在何许?此族最知名。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宋·陆游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赠猫》——宋·陆游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赠猫》——宋·陆游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赠猫》——宋·陆游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乞猫》——宋·黄庭坚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谢周文之送猫儿》——宋·黄庭坚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
一箪未厌鱼餐薄,四壁当令鼠穴空。
《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宋·陆游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
书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闻漏鼓长。
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
鱼餮虽薄真无愧,不向花间捕蝶忙。
《赠粉鼻》——宋·陆游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
问渠何似朱门里,日饱鱼餐睡锦茵?《又判争猫儿状》——唐·裴谞猫儿不识主,傍家搦老鼠。
两家不须争,将来与裴谞。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宠物猫咏叹调山中王者是同亲,斗室囚身终此生。
血食肉鱼非我事,搏禽杀鼠叹无能。
家猫插须豁口直鼻弓,环眼竖眉一线瞳。
豹爪虎斑狮子面,转耳辩听八方声。
小猫小猫真可爱,鸿林改诗人人爱.无忧无虑生活好,鸿林喜欢不奇怪.《咏猫》:独坐客厅如虎踞,桌子底下养精神。
夜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老鼠敢作声?毛的原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诗作于1909年秋,16岁。
此诗托物寄兴,自然成趣,颇有豪气;夸张点说,已萌发了领袖群伦的英雄意识。
这种豪气,在他后来的诗词中,诸多体现,读来颇能振奋人心、激荡心胸,——我是比较喜爱的。
我女儿也特别喜爱,今年10月,只教她读两三遍,即能成诵不忘。
一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她突然...
关于中秋的诗文和寄语
中秋的诗文 辞别诗句: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中秋佳节诗句:《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边塞诗句: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塞下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儿童诗怎么写啊?
展开全部 你是要方法还是要诗歌啊?诗歌,方法这里都有: 一、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甲〃好象〃乙〃 直接比喻 例如: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猴子》 猴子像个顽皮的小丑 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 一会儿拉拉榕树公公的胡子 一会拔掉桃树阿姨的装饰品 二、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 例: 《妈妈 》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三、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爸爸》 爸爸高兴的时候 说话特别大声 天花板都会震动 爸爸伤心的时候 眼睛呆呆的 好像一个木头人 爸爸生气的时候 好像火山爆发 谁碰到了 谁就倒霉 四、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 例: 《风》 风儿 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在+地方+事情) (微笑+名词+名词) (微笑比更) 五、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 例: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 就高兴的笑了。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六、摹声法—增加趣味 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 例: 《风 》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老祖母的牙齿》 时间真是恶作剧 爱在祖母的牙齿开山洞 风儿更顽皮 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 嘘!嘘!嘘! 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 去!去!去! 逗得我们笑嘻嘻 七、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 例:如果我变了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如果》 如果我是老师 我要常常上体育课 免得学生失望 如果我是爸爸 我一定要戒酒 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 如果我是上帝 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 因为 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八、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九、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正在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 妈妈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皱纹》 老人的脸上, 有一条一条的皱纹; 大海的脸上, 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十、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 白鹭鸶 飞 飞 飞 飞到牛背上 , 歇歇脚 风来了! 飞 飞 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 飞 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扇子》 祖母手上的扇子, 画了一只鸟 祖母搧呀搧! 鸟也飞呀飞! 祖母睡着了, 鸟也睡着了。
十一、故事诗—将故事写成诗 例: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 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 个的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 跳了半天钩不到。
靠不到,心不甘, 不说自己笨, 倒说葡萄酸。
十二、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例: 《换新装》 妈! 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 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十三、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例: 《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十四、对比法—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 《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 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 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钱, 藏在肚子里。
《路灯》 白天 路灯是一棵棵的树 晚上 就变成一朵朵的花。
《6和9》 6和9玩踩气球游戏, 一不小心, 9把6的气球踩爆了。
6不服气地说, 你怎么能把气球系在头上!
李白3000字论文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
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李太白全集》做的注本,以及薛仲邕做的《李太白年谱》等,到了近代,也只有郭沫若先生曾系统地研究过。
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
其实,更多的研究者却是,隐藏或者回避了更深的内涵和问题不谈,或者只是考证了一下诗的某句出典或者创作的年代,实在是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李白是中国这块汉语言文字沃土上滋生的特殊文化现象。
其长期存在而且具有恒久的艺术和人性魅力,一定有自己不可复制和逆转的深层次原因。
这当然需要我们对李白以及浪漫主义诗歌乃至文学进行本体上的考虑,这种考虑或者应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这就是李白的价值重估的问题,我对李白的认识,在接近的程度上永远不敢说真正理解李白的精神神韵。
加上我现在只有20岁的小小年龄,不敢也不可能陷入那细节上的研究,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我在玩味李白作品的时候,始终告诫自己一点:做人要做真诚的人,依照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世俗的理念,浪漫只能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浪漫。
下面就将自己的三个妄自菲薄的观点和体会谈一谈: 第一, 诗歌与人生合一。
人生应该是诗意的人生。
所以浪漫主义诗人始终追思人生的诗意,把人的本真情感纯化,力图把人类从各种“非人化境遇”中拉出来,启迪异化现象日趋严重情况下芸芸众生那沉重的心灵。
表现在李白身上,他是一个强烈的“以天下为一己之私”的人。
与李白同时代的其它诗人,根本无法将个人的主体意识摆到李白这样的高度上。
而其它诗人则是以天下为他人之私或以天下为天下共同之私。
李白是皇室宗亲,使他能够摆脱一个穷酸读书人的孜孜以求的“暮登天子堂”的“田舍郎”梦想,他直到四十岁才应诏入朝,不是由于科举,而是玄宗的下诏相请。
达芬奇一生最大的预言就是:人类定有飞翼!而且一生在致力研究飞行器。
李白则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他就是人类性灵得以飞升之翼。
李白在二十岁时就做《大鹏赋》,在临终前又写了《临路歌》,以及其它一些诗中始终以生有巨大翅膀的大鹏自比,以寄托他那“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以迅征”之志!他是以道家的天地人合一为目标和准则的,正因为如此,他能展开“无往不到的想象之翼”。
正是出于这种心态,足以使他把人的本真情感化,追思人生的诗意而不被异化。
其他诗人则认为天下是皇帝的,自己只不过是天地间的过客,人生旅途看到什么景色就赞美两句,多献媚之词,而少由衷之意,即使偶而言由衷了,也缺乏李白那种以主人翁姿态吟唱出的“天地动、鬼神惊”之语?而李白是主人,他赞美时,自然而且放达,只是由于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和钟爱。
下面我们就一道去看一看,李白是怎样以整个生命的神奇力量,振动想象之翼飞翔的: 1、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之宏大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
他鄙视蓬间雀,没有凡夫俗子那种垂涎欲滴的权利欲,他政治视野开阔,正如大鹏的个性。
正如陈胜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但他又不想一步步脚踏实地登上事业的顶峰,却想平交王候,一步凌云。
他一生都怀有侥幸成功的心理,一举定邦,一言问鼎,西入长安,从永王嶙以及晚年想当一普通士兵进而建功立业的想法都是这“侥幸心理”的直接反映。
这一点,正与大鹏捕捉猎物的方式相似,它在云端远远地看着猎物,一个俯冲便轻而易举地用爪子抓在手里。
2、在处世上,道家的思想支配他,他自由自在,毫无拘检,无为而达。
他在茶楼酒肆“天子呼来不上马,自言臣是酒中仙”,他在金銮殿,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都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大鹏在飞翔之中,总是看似漫不经心,自由自在,但自有服不可撼动的活泼与强硬。
3、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人情世态,有时异常敏锐地看出本质的东西。
但总的说来,未免失之浪漫。
大鹏在云端向下俯啄,不再象在平地上看世界时那样孤立的静止的,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在动态中把握,而抛开了颜色、声音、形状的干扰,更能抓住本质。
4、在艺术上,他继承了庄周、屈原以来的优秀浪漫主义传统,以囊括宇宙、席卷八荒的气概,以“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姿表现出恢弘的志气和飘逸的风格。
所谓“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在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中,有“我志在删述,绝笔于获鳞”的诗句,俨然以新一代知识分子领袖自居。
大鹏展翅飞翔眼天低,放眼天下时,飘逸正是大鹏飞翔的神态和风格。
5、李白正是因为以脱离现实的“以天下为一已之私”的想象之翼翱翔时,远离了社会的价值判断,这是造成其人生悲喜剧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又给他浪漫主义诗作注入超越时代的魅力。
与一般诗人相比,太白诗几乎是用孤傲的自我串连起来的。
“羞于世人同”,使他一生“傲岸苦不谐”...
描写大海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 3、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潘阆《酒泉子》 4、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6、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7、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12、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苏轼《望海楼观景》 1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6、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柳永《煮海歌》 17、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灵隐寺》 1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9、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李梦阳《泰山》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 2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 24、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韩愈《精卫填海》 25、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 26、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灵隐寺 》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柳永《煮海歌》
有关黄河的古诗词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黄河,你是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黄河颂》的歌词,道出了黄河的悠久历史,唱出了黄河的不朽功绩。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
——摘自《黄河颂》与尔同消万古愁黄河夜泊〔明〕李流芳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渡黄河〔明〕谢榛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过黄河〔明〕李东阳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描写大海古诗词
展开全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李梦阳《泰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韩愈《精卫填海》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灵隐寺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柳永《煮海歌》 有关大海的古诗词_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xRt-6esPFieJEIQBTVuWElf7RJ2CHlL6PnY9w1Ygiimqd2RegxH3Z9g0VaU0sPJIcBw4Y4A-j4RFL-3yC7dUDGfindUuehW0cGg9lcMEa
丝绸之路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 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但使边关磐若石,丝绸古道漾箫笙。
如今落雁尘埃远,不尽天山万古情。
荒滩大漠鬼难行,鹏鸟欲飞终未能。
但见巨龙呼啸过,丝霞万匹映天红。
朗朗神洲,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
敕勒张骞博望侯,中华古烁惠西欧。
班超远大携珍宝,浩猎寒风舞缎绸。
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
异域驼铃风雨路,汉唐气象大胸怀。
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
古道西风今又现,葡萄美酒话缠绵。
长安望断丝绸路。
夕照里,残红吐。
阳关丘岭驭驮疏,风雪祁连横簇。
长安西郊据考为汉丝绸之路起点,有丝绸群雕以志纪念。
夕阳下看之尤其苍凉。
雕戎西北去,风劲谷粱香。
嘱咐驼肠饱,将军此路长。
一路驼铃响到西,万匹丝绸济美眉。
大漠越沙迷,昆仑踏细,历险辟商机。
...
【关于描写沙漠的古诗词】作业帮
咏雪诗(梁·裴子野)飘洒千里雪。
倏忽度龙沙。
从云合且散。
因风卷复斜。
拂草如连蝶。
落树似飞花。
若赠离居者。
折以代瑶华。
逢雪宿芙蓉山(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雪(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对雪(唐·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李花二首(唐·韩愈)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 苦寒吟(唐·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冬日归旧山(唐·李白)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夷门雪赠主人(唐·孟郊)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
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
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苑中遇雪应制(唐·宋之问)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苑中遇雪应制(唐·刘宪)龙骖晓入望春宫,正逢春雪舞东风。
花光并洒天文上,寒气行消御酒中。
早春咏雪(唐·王初)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望雪(唐·王初)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唐·王初)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雪 (唐·李峤)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雪晴晚望 (唐·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雪诗 (唐·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对雪 (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书斋雪后 (唐·赵嘏)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
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
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
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
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
欲静又未能,东山负芝术。
春雪(唐·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咏雪(唐·李世民)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菩萨蛮(宋·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雪梅》(二首) (南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鹧鸪天(雪)(南宋·韩元吉)山绕江城腊又残。
朔风垂地雪成团。
莫将带雨梨花认,且作临风柳絮看。
烟杳渺,路弥漫。
千林犹待月争寒。
凭君细酌羔儿酒,倚遍琼楼十二阑。
水调歌头(雪)(南宋·袁去华)云冻鸟飞灭,春意著林峦。
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