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参军的诗词文章?
知识青年从军歌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载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 破浪楼船出辽海,遮天铁鸟扑东京! 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归来夹道万人迎,朵朵鲜花掷马前, 门楣生辉笑白发,堂内腾欢骄红颜。
国史标明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共沐大汉风!
纪念已故亲人的诗句纪念已故亲人的诗词名句.
毛泽东:祭文·祭母文 (1919年)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 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受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 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 赴目。
予九岁,憩书齌,汝梳只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适先生?L户入,闻两童子音琅 琅然,不觉莞尔,连迷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
予弱冠粤行,汝掎 裳悲恸。
逾二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 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
旧事 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悔当时不将??銮樽矗蘼萍痛妫蝗欢暌巡辉谌? 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时;家中文墨,顺汝办治。
尝谓女流中最少明 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
予又 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世。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
后虽小差,犹尚??炸,无所娱遣。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 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及至□?芬鸭⒛? 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
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 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
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 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
然则抱此无 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 。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
其旁葬汝女阿印,其 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
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 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 死后,才周??耳。
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 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汝死我葬,吾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朔风 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回忆在山西当兵的诗词
展开全部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译文: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蜀相》 译文: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译文: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译文: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译文:白发将军虎老雄心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写怀》 译文: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
纪念鲁迅先生的诗词
展开全部 《有的人》——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毛泽东 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二 鉴湖越台名士多,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假如鲁迅还活着》 章玉安 假如他还活着,我不知道 人们将对他怎样称呼? 假如他还活着,我不知道 他会怎样向后辈嘱咐? 他也许正身居高位, 但也许——不过是普通一卒。
官高,他不忘甘为孺牛之诺, 位卑,他绝无丝毫奴颜媚骨。
他也许已经得到了种种荣誉, 但也许——才刚刚从狱中放出。
荣誉中,他感受到新的呐喊、彷徨, 狱里,他会写出新的《准风月谈》、《伪自由书》…… 他也许不再用那张印花包裹去装他的讲义, 但决不会盛气凌人地昂首阔步; 他也许要出席一些重要会议, 但不会跟着三个警卫,两个秘书。
他也许坐上了现代化的轿车, 但决不用窗帘把路边的一切挡住, 他会把手伸向每一个流浪者, 他要静听读了很多书的待业青年的倾诉…… 他也许时时在洒墨讴歌“新的生活”, 但也许——正在弹毫针砭时弊世痼。
他也许有了较多的欢愉和喜笑, 但也许——正在经历着新的不安与愤怒……...
纪念屈原的诗词
唐·杜甫:祠南夕望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毛泽东:屈 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顷涛。
郭沫若:过汨罗江感怀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
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
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集句题屈子祠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屈原)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写屈原)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
(董必武)清·李元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
清·李元度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
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汨罗江屈原祠 清·李次青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湖南长沙屈贾祠: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
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纪念陈潭秋诗词
于谦的《岳武忠王祠》。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于谦《岳忠武王祠》赵孟畹摹对蓝跬跄埂贰